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和中国文豪一起吃茶去
字数: 9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商品条码: 978754079173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3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民国大师的散文,历来为中国文坛所推崇。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 这些响亮的名字,熠熠闪耀在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大时代。这些文豪著作等身,但他们的生活小品,以同一主题结集却不多。茶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声名甚至远扬海外。民国大师来写茶,独具韵味。因着特殊时代的文化冲击,文豪们对茶文化有了独特的理解。通过这些大师的小作,我们能体味到那个年代的情趣,触摸到大师精神之丰盈。时代记忆,大师精选。
内容简介
喝的是茶汤,品的是学问,看的是世事。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汪曾祺、顾颉刚等大师的喝茶人生。胡适,他是名副其实的茶博士;鲁迅,文坛差评师,喝茶有深意;周作人,文人中的茶人,茶人中的文人;闻一多,喝茶是过日子的大力度优惠标准;郁达夫,人间有茶便销魂…… 本书借由民国大师的笔写茶与他们的故事,视角独特,通过茶与大师生活的密切关系,点明茶与文化、与人生、与世态的因缘。本书顺着茶和大师的文字,进入到了民国大师生活的细部,以茶为核心词汇,串联起交往、品位以及时代风范,在大师美文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大师的文字魅力与风范。
作者简介
魏韶华 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兼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第一章 茶之雅韵
喝茶/鲁迅
喝茶/周作人
茶汤/周作人
《茶之书》序/周作人
喝茶/顾仲彝
品茶/圭梵
喝茶/金受申
第二章 茶事茶俗
煎茶/周作人
茶馆/张恨水
茶馆/繆崇群
茶话/周瘦鹃
茶坊哲学/范烟桥
茶食店/萧红
上海的茶楼/郁达夫
广东的茶馆/英弟
广州的茶点/王文元
洞庭碧螺春/周瘦鹃
茶馆/金受申
苏州的茶食店/莲影
英茶小史/华吟水
第三章 茶语闲谈
关于苦茶/周作人
吃茶/周作人
再论吃茶/周作人
碗底有沧桑/张恨水
成都的特景——茶铺/李劼人
从吃茶漫谈重庆的忙——旅渝随笔/李劼人
路旁卖茶人/张恨水
《茶话》小引/周作人
北京的茶食/周作人
第四章 茶里人生
戒茶/老舍
茶肆卧饮之趣/张恨水
说茶/曙山
茶包/周文
摘要
喝茶 /鲁迅 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所谓“秋思”,其实也是这样的,骚人墨客,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风雨阴晴,都给他一种刺戟,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但在老农,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就要割稻而已。 于是有人以为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当然不属于粗人,这是上等人的牌号。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我们有痛觉,一方面是使我们受苦的,而一方面也使我们能够自卫。假如没有,则即使背上被人刺了一尖刀,也将茫无知觉,直到血尽倒地,自己还不明白为什么倒地。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则不但衣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倘不穿“无缝天衣”,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活不下去了。但假装锐敏的,自然不在此例。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较之麻木,那当然算是进步的,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如果不相干,甚而至于有碍,那就是进化中的病态,不久就要收梢。我们试将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喝过茶,望着秋天,我于是想: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 (原载于1933年10月2日《申报·自由谈》) 喝茶 /周作人 前回徐志摩先生在平民中学讲“吃茶”——并不是胡适之先生所说的“吃讲茶”——我没有工夫去听,又可惜没有见到他精心结构的讲稿,但我推想他是在讲日本的“茶道”,而且一定说的很好。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接近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较为,在日本之“象征的文化”里的—种代表艺术。关于这一件事,徐先生一定已有透彻巧妙的解说,不必再来多嘴,我现在所想说的,只是我个人的很平常的喝茶罢了。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何况文加糖——与牛奶?葛辛(George Gissing)①的《草堂随笔》(原名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确是很有趣味的书,但《冬之卷》里说及饮茶,以为英国家庭里下午的红茶与黄油面包是一日中优选的乐事,支那饮茶已历千百年,未必能领略此种乐趣与实益的万分之一,则我殊不以为然,红茶带“吐斯”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在赏鉴其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果腹了。中国古昔曾吃过煎茶及抹茶,现在所用的都是泡茶,冈仓觉三在《茶之书》(Book of Tea,1919)里很巧妙的称之曰“自然主义的茶”,所以我们所重的即在这自然之妙味。中国人上茶馆去,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颇合于我的喝茶的意思(听说闽粤有所谓吃工夫茶者自然也有道理),只可惜近来太是洋场化,失了本意,其结果成为饭馆子之流,只在乡村间还保存一点古风,惟是屋宇器具简陋万分,或者但可称为颇有喝茶之意,而未可许为已得喝茶之道也。 P2-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