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童年

童年

  • 字数: 2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苏)马克西姆·高尔基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商品条码: 97875702075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童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年幼的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在外祖母的疼爱和呵护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目睹家人在家庭琐事中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在生活苦难的磨砺中,在爱与恨、善与恶的交织中,阿廖沙度过了自己的童年。《童年》入选小学六年级语文书目,是一部儿童成长经典励志读物。生活的磨砺和苦难,终将锻造钢铁般的意志,带来充满希望的人生!
作者简介
郭家申,笔名禾人,南中等。河南南阳人,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学语言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编审、编审。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文学的研究、编辑和翻译工作。主要译著:赫尔岑的《谁之罪?》,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化身》等,柯罗连科的《马卡尔的梦》,索尔仁尼琴的《马特辽娜家》,A.盖尔曼的《戏剧选》,雅洪托娃等的《法国文学简史》,卢纳察尔斯基的《艺术及其近期新形式》,A.利洛夫的《艺术创造的本性》,以及文学回忆录《我的父亲列夫·托尔斯泰》《导弹与危机——儿子眼中的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目录
《童年》无目录
摘要
     在昏暗狭小的房间内,我父亲躺在窗前的地板上,全身素白,显得身子特别长。他光着双脚,脚趾头怪模怪样地向外翻着,一双亲切的手平静地放在胸前,手指头也是弯曲的。他双目紧闭,可以看见铜钱在上面留下的黑色圆圈俄民间旧习俗:人死后在其眼睛上放置两枚铜钱。;和善的面孔乌青发黑,龇牙咧嘴,挺吓人的。 母亲半光着上身,穿一条红裙子,跪在地上,正在用那把我常用来锯西瓜皮的小黑梳子,将父亲那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向脑后梳去。母亲一直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嘶哑而低沉,她那双浅灰色的眼睛已经浮肿,仿佛融化了似的,眼泪大滴大滴地直往下落。 外婆拽着我的手,她长得圆滚滚的,大脑袋、大眼睛和一只滑稽可笑的松弛的鼻子。她穿一身黑衣服,身上软乎乎的,特别好玩。她也在哭,但哭得有些特别,和母亲的哭声交相呼应。她全身都在颤抖,而且老是把我往父亲跟前推。我扭动身子,直往她身后躲,我感到害怕,浑身不自在。 我还从没有见过大人们哭,而且不明白外婆老说的那些话的意思: “跟你爹告个别吧,以后你再也看不到他啦,他死了,乖孩子,还不到年纪,不是时候啊……” 我得过一场大病1871年夏天,三岁的高尔基(即阿廖沙·彼什科夫)在阿斯特拉罕得了霍乱。父亲在照料他时不幸被感染,不治身亡。喀山教堂的登记册上记载的日期是1871年7月29日,31岁。7月30日在一个公墓里安葬(见《关于高尔基父亲的新的材料》,苏联《文学报》1951年9月6日)。,这时刚刚能下地。生病期间——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照看我时显得很高兴,后来他突然就不见了,换成了外婆这个怪里怪气的人。 “你从哪儿走过来的?”我问她。 她回答说: “由上头,从下——下诺夫戈罗德1932年改为高尔基市,苏联解体后名字又改了回去。高尔基的外婆是1871年夏天从下诺夫戈罗德来到阿斯特拉罕女儿家的。过来的,不过不是走过来的,是坐船来的。水上是不能步行的,小傻瓜!” 这话听起来很好笑,叫人感到莫名其妙:屋内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发的大胡子波斯人,地下室里住着一个做羊皮生意的黄种人——一个卡尔梅克族老头。从这儿可以骑着栏杆沿楼梯顺势而下,不过一旦摔下来,便一溜跟斗地往下滚——这事儿我最清楚不过了。这和水有什么关系呢?真是乱弹琴,实在可笑。 “干吗说我是小傻瓜?” “因为你的话太多了。”外婆说着,也在笑。 外婆说话亲切、快乐、有条不紊、顺理成章。从见面头一天起,我就跟她好上了,现在我只想让她赶快带我离开这个房间。 母亲使我的心情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哭号使我心里有一种新的惶惑不安的感觉。我头一次看见她这副样子——她一向很严厉,很少说话;她清洁、整齐、人高马大、身体结实强壮、两只手非常有力。可是不知怎么搞的,现在她整个人好像都浮肿了,头发披散着,衣服凌乱不堪;平时端端正正盘在头上,像戴了一顶漂亮大帽子似的满头秀发,如今却披散在裸露的肩头,遮住了面孔,而她的另一半头发则编成了辫子,在父亲沉睡的脸前一直摇来摆去。我在屋子里已经站了很长时间,但母亲甚至一次都没有看我——她一直在给父亲梳头,边梳边哭,泣不成声。 几个粗壮的农民和一名巡警在向门内张望。巡警气鼓鼓地嚷道: “赶紧抬走!” 窗上挂着一块深颜色的披肩,被风一吹,很像是一面扬起的风帆。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划一条带帆的船。忽然一声雷响,父亲笑了,他用腿紧紧地把我夹住,喊道: “没关系,洋葱头,不用怕!” 这时母亲忽然从地上艰难地站起来,但立马又一屁股坐了下去,仰面朝天地倒下,头发披散在地板上。她双目紧闭,煞白的面孔开始变青,而且像父亲那样龇着牙,用可怕的声音说: “把门关上……让阿列克谢——走开!” 外婆一把将我推开,直奔到门口,喊道: “乡亲们,不用害怕,看在基督的份上,不要瞎动!这不是霍乱,是要生孩子了瓦尔瓦拉·瓦西利耶维奇·彼什科娃是在1871年7月29日丈夫马克西姆死去的那天生下儿子的,喀山教堂的登记册里是这样记载的。,乡亲们,你们请便吧!”(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