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触即发 现代恐怖主义的起源

一触即发 现代恐怖主义的起源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约翰·梅里曼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070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894年2月的一个晚上,一个青年激进知识分子在巴黎的一家高档餐厅喝了两杯啤酒,并留下一颗炸弹作为临别赠礼。这个震撼法国首都的事件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写作过程中,梅里曼查阅大量档案和报刊资料,为读者讲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埃米尔·亨利短暂的一生。梅里曼细致地回溯了埃米尔的家庭、童年和求学、工作经历,也追踪了埃米尔在犯案前在巴黎的行踪,复盘了案件的所有细节,揭开了令人费解的谜团。区别于板正厚重的历史学探讨,本书切入视角独特,文笔流畅,故事可读性强,既能为专业读者提供研究新思路,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非虚构作品。
内容简介
现代恐怖主义源于巴黎的一家小餐馆,始于世纪末的那个阴冷雨夜。《一触即发:现代恐怖主义的起源》把人们拉回真实的历史现场,跟随法国青年埃米尔·亨利在世纪末巴黎的行踪。1894年,埃米尔·亨利在一家餐馆投放炸弹,无辜民众受伤死去,这是现代目前第一起恐怖主义袭击。权威历史学家约翰·梅里曼搜集详尽史料,重审恐怖主义,反思暴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
作者简介
约翰·梅里曼,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耶鲁大学历史学杰出讲席教授,布兰福德学院前院长。曾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波兰教育部颁发的荣誉勋章、耶鲁大学杰出教学奖,是美国最为权威的欧洲史专家之一。著述甚丰,其两卷本的《文艺复兴以来的近现代欧洲史》广获赞誉,中文版即将推出。其教授的两门课程被收入有名的耶鲁大学在线课程。
目录
1894年巴黎地图
中译本序
恐怖主义的前世今生
前言:终点站餐馆
第一章 欧洲之都的光与影
第二章 流放者的次子
第三章 “因爱生恨”
第四章 爆炸案
第五章 喋血警察局
第六章 两枚炸弹
第七章 审判
第八章 反响
巴黎补记
致谢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摘要
     第一章欧洲之都的光与影 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早期,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曾经召见过乔治·奥斯曼(Georges Haussmann),后者时任塞纳区(departement of the Seine)的行政长官。拿破仑三世指示奥斯曼在城市道路的丛林中铺设更宽的大街。显然,皇帝的用心是让物资运送和其他商业活动更方便,并且带来更好的采光和通风,于是也可以让光荣的法国首都的卫生条件更有益健康。但其实这么做另有用心。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日益兴起,几乎让整个时代被冠以“叛乱世纪”①的称号,欧洲的君主们则绝望地试图与这些运动对抗,以便维护他们的权威。而巴黎正是一座革命之都。拿破仑三世希望奥斯曼修筑更多大街,可以穿过和环绕那些具有革命传统的街区。那些街区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1830年的7月革命和1848年6月的巴黎内战中兴起的。最近,有很多街垒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louis Napoleon Bonaparte)这位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本人在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之后才搭建起来的。在共和体制被摧毁之后,他在翌年宣布自己为皇帝,一如他的伯父拿破仑·波拿巴15年之前的所作所为。 巴黎的叛乱分子早就利用贫民窟地区狭窄的街道在历次暴乱中占尽优势。现在,在奥斯曼的仔细规划下,巴黎新建了120英里长的新道路,而奥斯曼这个名字最终变成了一个法语动词(奥斯曼[to Haussmann]的意思就是用推土机推平)。由于奥斯曼出生在东部省份以及他在城市拆迁方面的强烈嗜欲,他得了一个“阿尔萨斯的阿提拉”①的诨号。而他贯彻了帝国主义的上令下达,让新修的道路从成千上万平民所居住的巴黎市中心街区穿过。许多人不得不因重建和随后飞涨的房租而搬到城市的周边,所得的补偿仅仅相当于每户十美元。新建的道路两侧新修了34000幢建筑,包括215000间公寓,而被拆迁的人口中绝大部分根本住不起这里。对于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来说,拔地而起的新建筑“看上去冷冰冰地,像士兵般阵列于大街两侧”②。“凯旋路”(Triumphal Way)有时候用于称呼香榭丽舍(Champs-Elysées)那条街,也可以用来命名其他大街。(奥斯曼时代留下一个笑话,说一个上了岁数的士兵估摸着塞纳河以后肯定会被拉得笔直笔直,因为它不规则的弯曲实在是太扎眼了。)③ 1871年,巴黎又迎来叛乱,奥斯曼修建的宽阔大街于是充分地发挥了它的主要作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军队一败涂地。战败之后,在接下来的2月8号选举中,保守派大获全胜,选举出了一个强大的君主派议会。巴黎人民感到了背叛。因为毕竟在面对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时,一切资源都被调动起来用于首都的防御,而现在,他们却正面临激增的失业和因食物短缺造成的物价飞涨。房东又要求把之前因为巴黎惨遭围困达四个月而没法收的房租收回来。 1871年3月18日,临时政府的首脑阿道夫·提埃尔(Adolphe 9Thiers)要求他所辖军队在蒙马特地区①的国民护卫队停止开炮。作为回应,当地人逼迫两位将军背对一面墙并将两人处决。3月26日,巴黎人民——至少是男人们——选举出了他们自己的政府,史称巴黎公社。公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受压迫者的节日”,因为许多普通的巴黎民众第一次成为他们自己命运的主人。此时,理想主义和乐观情绪在城市上空飘扬。巴黎公社运动开启了社会革命的壮丽篇章——比如说,运动废止了夜里烤面包的制度(这让所有面包师苦不堪言),为工作的母亲创办了很多托儿所,组织了妇女的工会。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②,他创作的表现普通农民和工人的现实主义画作不仅震动了资产阶级批评家,也让他转向社会主义并且在巴黎公社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在他的建议之下,人们用了很多的滑轮来拉倒万多莫纪念碑(Vendome Column),纪念碑上是一座巨大的拿破仑一世的雕像。在当时的一些照片上,来自城市周边的民众站立在这座被摧毁的帝国纪念碑附近,而这里曾经是巴黎西部很优雅的街区。来自东部和东北部街区的工人及其家庭都走在这些高档街区上,这里的经济现实和治安偏见曾经让这些人望而却步。 然而,巴黎公社很快遭到了政府当局的反扑。3月22号,凡尔赛的部队穿过巴黎的西城墙倾泻而来,他们恰恰利用了新建不久的宽阔大街来镇压巴黎公社。有两万五千多名巴黎人葬身凡尔赛部队的枪口之下,或者战死,或者被俘遭到处决。对于社会精英而言,巴黎公社代表了社会革命天启式的前景。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