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伟大也要有人懂 一起来读毛泽东

伟大也要有人懂 一起来读毛泽东

  • 字数: 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韩毓海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48297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比起将其捧上神坛,让万人膜拜,毛泽东可能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够真正走近他。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和新的切入角度,让我们能从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出发,去真正了解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想与追求,他的苦闷与彷徨,他的爱与恨、生与恋、满腔的热情与透彻的智慧。合上这本书的那一瞬间,我们才能说,我们真正读过毛泽东。
目录
第一章毛泽东心中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毛泽东为何不认同《物种起源》?
第三章是什么把毛泽东从一个温和的改良派推向了革命派?
第四章毛泽东与蒋介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第五章为什么毛泽东没有被派往苏联学习?
第六章为什么毛泽东被视为“土包子”?
第七章毛泽东与马克思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第八章毛泽东如何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真理?
第九章为什么说毛泽东不仅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更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武德?
第十章红军仅以打仗来彰显“存在感”是正确的战略吗?
第十一章毛泽东的经济学是什么?
第十二章从何时起,长征方才由无目的的逃跑,变成了一部史诗,变成了一部传奇?
第十三章为什么说毛泽东的著作是鲜血铸成的经典?
第十四章远藤三郎为何把祖传的宝刀献给了毛泽东?
第十五章为什么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在近代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困局?
第十六章毛泽东说作家解决了什么问题,创作就生动了?
第十七章毛泽东如何带领4个连“散步”在陕北,吸引了蒋介石的全盘战略?
后记
摘要
    第一章毛泽东心中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公元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毛泽东的生辰应为甲辰时(即当日上午7点~9点),因此,日本学者竹内实在《毛泽东》一书中说:“那是太阳在东方升起的时刻。”
     毛泽东生肖属蛇。他在世的时候,人们称他为天才,而毛泽东则针锋相对地把自己称作“地才”。拥抱大地是蛇的本性,毛泽东把“大地”比作中国和人民。
     1973年6月,毛泽东会见马里国家元首兼政府总理特拉奥雷,特拉奥雷说,我们非洲的人都认为毛主席是天才,而且是有史以来唯一的天才。法国人教导我,拿破仑是有史以来唯一的天才,但我认为同毛主席对世界的贡献相比,拿破仑不及毛主席的三分之一。毛泽东摇头说,你把我吹得太高了。我是地才,地就是土地吧。都是人民群众的经验,我做的总结,没有人民,啥事都干不成啊!
     一方水土一方人。毛泽东就诞生在中国湖南的大地上。这里山高流急,民性倔强,“吃得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这四句话,是对湖南民风的经典概括。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学思想的核心是,通过读书和学习,人人皆可成为圣贤,而圣人不过是肯用功学习的常人。毛泽东毕生提倡学习和“改造我们的学习”,他正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湖南人。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为两事。”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主张“六经皆史”,史即“事”也,人只有通过劳动、行动和做事才能表现他自己,空谈误人,空谈误国。毛泽东的《实践论》继承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他毕生倡导“实事求是”,他是个辛勤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息的湖南人。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是个勤劳节俭的富裕农民。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素勤,她善良、宽厚、美丽、智慧。哲学家梁漱溟初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即为他俊美的形象所震动,称其“貌如妇人好女”。的确,毛泽东长得更像母亲。
     毛泽东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虔诚的信仰对毛泽东影响巨大。毛泽东少年时代,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于是,虔诚的儿子便一步一叩首,上南岳拜佛以求母亲平安。
     毛泽东在中国深刻的传统中诞生,这种传统包括在湖南兴起的新儒学,而且这种新儒学中更融合进了强烈的佛学因素。众生平等,卑贱者最聪明,劳动者是最高贵的人,“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后来对埃德加?斯诺这样说,我成为一个革命者,就是受到我母亲的影响。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挑着简单的行李,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远行,从韶山出发,去邻县湘乡,就读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临行前,毛泽东改写了一首日本僧人的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必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写了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
     在这篇作文中,毛泽东讨论了法律、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毛泽东认为,中国之衰落,乃是因为执政者与人民之间缺乏信任,这就集中表现为人民不相信法律,因为法律建立在社会不平等的基础上,而那样的法律,只是分裂国家与社会、人民与执政者的工具。
     根据这样的观点,毛泽东高度评价了商鞅的“农战”法令,他认为商君法的实质,就是“农战”面前的人人平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之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其法惩奸尻以保国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后来,哲学家南怀瑾说,毛泽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所未有、人类历史上所未见的三大奇迹:一是看病不要钱;二是上学不要钱;三是干部与老百姓“共穷”。尤其是第三条,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想象。干部不但以身作则参加劳动,且生活方式与劳动者几无不同――这是空前的平等。
     毛泽东把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改造为平等社会,他把一个腐败丛生的社会,改造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清廉社会,他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1976年的67岁。P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