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三角铁路革命史话

长三角铁路革命史话

  • 字数: 30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21-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31912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有几个特色:第一,反映的内容范围很有特色;第二,挖掘的历史内涵很有特色;第三,全书的表现形式也很有特色。
目录
第一篇红色轨迹
长三角铁路革命概述
第二篇风雷激荡的热土
初显身手
上海北站:见证宏达伟业的开启
声援五四爱国运动
"八号门事件"引发陇海铁路大罢工
铜山站党支部:江苏境内最早的党支部
闸口机厂:工人夜校和俱乐部是前沿阵地
成立浙江省第一个党小组
浦镇机厂:成立南京地区第一个党组织
蚌埠铁路工会:安徽省第一个产业工人赤色工会组织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经受五卅运动的洗礼
工人夜校点燃革命的火种
参加上海工人第一、二次武装起义
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中显神威
……
摘要
     长三角铁路革命概述 上海曾被称为旧中国的“经济首都”,是中国现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1876年,中国最早的营运铁路吴淞铁路在沪修建。此后,随着沪宁、沪杭、津浦、浙赣、淮南、江南等铁路建成通车,长三角地区铁路交通连为一体。 火车作为崭新的交通工具,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陆路运输的主力军,不仅催生了城市,也推动了铁路产业大军的形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在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铁路地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带领工人群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里,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书写了恢宏壮阔的英雄史诗。 长三角铁路发展波澜壮阔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铁路运输经营和建设管理任务。从1876年我国有了第一条营运铁路算起,长三角铁路建设发展走过了140多年的历程。 1876年7月3日,我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吴淞铁路开通试运营。吴淞铁路,从上海市区经江湾到吴淞镇,全长14.5公里,为窄轨轻便铁路。这条铁路的修筑,遭到了清政府的极力反对,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于是清政府出面与洋商交涉,以28.5万两白银于1877年“赎回”,并于当年10月拆除。随着1881年唐胥铁路修筑,在上海重建铁路又为舆论所关注。1897年,吴淞铁路开工重建,次年竣工并举行通车典礼,全线自上海至吴淞炮台,全长16.09公里,采用1.435米标准轨距,并更名为淞沪铁路。到1904年,淞沪铁路被并入即将开工修建的沪宁铁路,改名为淞沪支线,年发送旅客12.24万人。 自我国第一条营运铁路在上海诞生后,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和军事的目的,在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境内,或由政府向外国贷款,或由民间集资商办,或由政府投资建设,长三角铁路建设艰难起步。 甲午战争后,1905年动工建设的沪宁铁路东起上海(北)站,西至南京(下关)站,于1908年建成通车,沿途经过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重要城市,由英国提供贷款修建,是中国早期丧失路权的代表。 1905年,浙江绅商成立商办铁路公司,奏准招股兴筑全浙铁路,1906年9月开工先筑苏杭段。江苏也组成商办铁路公司,1907年3月开工建设上海至枫泾段,1908年11月竣工。浙路于1909年修至枫泾,与苏路接轨。自上海至杭州闸口,全长186.15公里。1913年宁波至曹娥江78公里通车。杭州至曹娥江段1937年完工。至此沪杭雨铁路全线建成。 1908年6月动工建设的津浦铁路北起天津,南至南京浦口,于1911年12月建成,由清政府以途经各省税收作为担保,向德、英贷款修建,实现贷款与路权的分离,是当时中国维护路权的成功尝试。 1912年,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订《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以晚晴时期汴洛铁路(开封至洛阳)为基础向东西方向延展修筑陇海铁路。1923年修至海州,1935年通达至连云港码头。陇海铁路艰难修筑,是旧中国危难时局的反映。 1930年3月,浙江省政府为发展浙江南部和西部经济,开工修筑自萧山西兴钱塘江边至江西玉山的杭江轻便铁路,1934年1月全线通车。1936年,杭江铁路向西延展至南昌,1937年9月筑到萍乡。此时钱塘江大桥亦也建成,由杭州站为起点至株洲称浙赣线。 1930年12月,为克服长江天堑阻隔,连接沪宁、津浦铁路干线,南京铁路轮渡动工建设,1933年10月正式通航,是我国第一条铁路火车轮渡线。 1933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静江等发起成立商办中国铁路公司(后改为商办江南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分段修筑江南铁路,自南京中华门至安徽宣城孙家埠。1935年5月江南铁路全段通车,南京尧化门至中华门段1936年4月修通,至此江南铁路与沪宁铁路接轨通车。 1934年12月,为抵御日军侵略和方便战时部队调动,国民政府开工修建苏嘉铁路,1936年7月通车。苏嘉铁路为保卫上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成为日军重点轰炸目标,1944年被日军拆除。 1934年,为提升淮南煤炭对外运输能力,国民政府开展修筑由淮南田家庵经九龙岗至合肥再到巢县,最后抵达长江北岸裕溪口的淮南铁路,1936年1月正式通车。这是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设、自己运营的煤矿铁路专用线,被称为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造价大力度优惠、建造速度最快的铁路之一”。 1949年8月1日,上海铁路局在百废待兴中诞生。当时,上海局管内的营业铁路仅仅1400余公里,基本都是单线,设备陈旧落后。沪宁、津浦、沪杭、浙赣、杭甬、江南(宁芜)、淮南等铁路,技术标准较低,采用木枕、杂型轨和非标准道岔,一些区段因屡遭兵燹之灾,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列车平均时速仅30公里左右。面对落后的铁路现状,上海铁路局在各省、市人民政府和铁道部的关怀领导下,带领广大铁路职工迅速恢复运输,开展建设。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