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淮南子》中的儒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中的儒学思想研究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学伟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635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阐发《淮南子》书中所蕴含的儒学思想,并探究这种学术转向对汉代治国理政思想转型所产生的影响。核心观点:《淮南子》界定“儒者之学”,尊孔子为“素王”,对儒家六艺经典征引甚多并有意义上的发明;进行了“仁以为经,义以为纪”的带有制度化色彩的理论探索,并对儒家礼学思想、君子小人之辨、民本思想、为学修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复归和拓展。可以说,《淮南子》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在理论上,对汉代的学术转型和治国理政的思想转向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
代序:《淮南子》儒学研究100年
绪论
第一章论引"六艺"、尊孔子为"素王"
第一节论说"六艺":"异科而皆同道"
第二节征引和发明"六艺"
第三节尊孔子为"素王"
第二章"仁以为经,义以为纪":儒学制度化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仁者爱其类":"仁"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循理而行宜:"义"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仁以为经,义以为纪":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发展
第三章"体情制文,因时循变":礼学思想的复归与拓展
第一节"体情而制文":对"礼"的界定
第二节因时变而制礼乐
第四章"性"同"事"异,各得其宜:君子小人之辨的推进
第一节以仁、义为准绳
第二节"性"同"事"异,各得其宜
第五章《淮南子》的"贵智""喻道"精神
第一节贵智:"修务"与"为学"的追求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