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文雄画杰 中西文坛艺坛人物
字数: 233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冯骥才
出版日期: 2020-05-01
商品条码: 978752120812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冯骥才深入剖析数十位文艺大家的精神世界用画家的眼睛看作家,用作家的心灵感知画家泰斗光环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内容简介
本书为随笔集。本书为作者对中外现当代作家与艺术家的印象记,既有亲身接触过的,也有只能在其故居、美术馆或墓地中流连的。作者身为作家兼画家,写起同行的他们来视角便分外新颖而独特。他关心他们的艺术,更关心他们的性格、气质、命运、家庭、生活,乃至习惯、嗜好,种种人的细节与小节,深入挖掘他们艺术独特性的内因,因此文字中感性多于理性,读来意味深长。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 25岁时,开始经历“十年”的磨难,生活及工作颠簸多变,做过工人、产品推销员和美术教师等。生活事业豁然开阔,曲折艰辛亦增见识,人生百味俱得心尝。由于深感于千万人命运的苦乐,遂立志于文学。主要著作有《珍珠鸟》《俗世奇人》《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等。
目录
壹
茅盾老人
致大海
文坛的节日
致哀曹禺
爱在文章外
留得清气满乾坤
记韦君宜
草婴先生
双倍的悼念
话说王蒙
怀念老陆
爱荷华的生活
四君子图
莫言书法说
平凹的画
贰
大话美林
进天堂的吴冠中
老鬼宋雨桂
送谢晋
在雅典的戴先生
丁聪写意
永恒的震撼
一生都付母亲河
在摩耶精舍看明白了张大千
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
叁
但丁故居
绿色的手杖
托尔斯泰从这里出走
谁把托尔斯泰留了下来?
普希金为什么决斗?
梅里霍沃契诃夫的写作小屋
医生契诃夫
儒勒·凡尔纳故居
在莎翁故居看到了什么?
勃朗特三姐妹
关于简·奥斯汀
剪纸与安徒生
天才的悲剧
别把高尔基放错地方
神奇的左手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
为李福清院士祈福
司格林教授
肆
朝圣,去乌尔比诺
最后的梵·高
燃烧的石头
孤独者的自由
列宾故居探访记
在俄罗斯,谁更接近大自然的灵魂?
短命的天才
平山郁夫的境界
神童·巨匠·上帝
看望老柴
天上的摄影家
法国人肚子里的中国画家
摘要
茅盾老人 刚刚茅公亲属来告,久病的茅公于昨日凌晨遽然长逝。初闻时心中怦然一动,随之潸潸泪下而全不自知。哀痛未尽时,却不由得想起两件小事来。 第一件事是在1977年。我和李定兴同志所著的长篇小说《义和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定稿待发。茅公从他亲属那里得知这部《义和拳》是出自两个青年人之手的处女作,欣然给我们题了书名。初题时是用繁体字,而出版社规定要用简体。我觉得为了一个字(“义”字)再去麻烦老人很不合适。经出版社研究,只好由总编辑韦君宜同志出面去请茅公改写。没过几天,负责封面的编辑来找我,给我一张纸,上面写了十多条“义和拳”三字,都用了简体,字迹清劲,俊逸洒脱,笔笔又着意而不苟,一望而知,这是茅公的手迹。这位编辑说:“茅盾同志说,多写了几条,叫你们看哪条好,用哪条,随你们挑。”我听罢深受感动……茅公于三 十年代就在文坛享有盛名,我们此时还都是默默无闻的文学青年;据我知道茅公右眼患眼疾,写这样的桃核大小的字颇为吃力。他何以这样认真和尊重我们?我于此间感受到的,除去老前辈的爱护与鼓励之外,还有一种伟大的文学家都具有的平等待人的高尚品德,如同璀璨的光照透我的心灵,使我学到了对于一个人民的作家来说比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由此,我便生出要拜识茅公一面的渴望。 第二件事是1979年。我见到了茅公。 那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全国部分中长篇作者座谈会”上,茅公来讲话。 当时,新旧观念激烈抗争,多年来“左”的思潮正在受到“拨乱反正”的时代新潮流的猛烈冲击。出版社收到了三部中篇小说,其中包括我的《铺花的歧路》。这三部以十年动乱为题材的小说,都涉及当时尚未明朗化的对“”的评价问题,故此众说纷纭。出版社为了促进出版和创作两方面解放思想,事先把这三部中篇的梗概打印出来,请文艺界的领导同志发表意见。那天,在北京友谊宾馆大会议厅,茅公在讲话中再次热情和率直地肯定了这三部中篇的创作倾向和立意。由于我的中篇的结尾部分尚未定局,韦君宜同志叫我上台讲讲这部中篇,以求教于茅公。我到台上,严文井同志引我到茅公身前说: “这就是您给题书名的《义和拳》的作者冯骥才。” 我终于见到这位渴慕已久的当代文学大师。在台上大灯的强光里,看到了他苍老而慈祥的面容,连颗颗老年痣与一脸皱痕都看得清清楚楚。头顶上那历尽沧桑而稀疏的发丝银白闪亮。老人和我握手,让我坐在他身旁,叫我面对大厅内在座的人们讲话。我一口气说了二十分钟。说话间,我时而扭头看看身旁的茅公,他却一直把目光凝聚在我脸上,仿佛要把他衰老的并不旺盛的精力全部集中在我所讲的内容里。偶然间偏过耳朵,为了听清我的每一句话,待我讲过,他肯定了我的创作意图,并即刻给我小说的结尾一个在艺术上颇有见地的修改意见。就这样我改好了小说。小说出版后,在我收到许许多多读者来信时,就想起了茅公。在当时“左”的思潮仍在禁锢人们的大脑、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时,这位风烛残年、体弱神衰的老人的思想锋芒仍然是犀利的;他像怀着一颗童心那样,直截了当、无所顾忌地打开自己的心扉。青年们勇敢的尝试多么希望得到老一辈这样鲜明有力的支持呀! 此后,我去过茅公家几次。他总是在待客。听说老人正在写回忆录,整理旧作和旧稿,每日来访者又是接踵不绝。为此,我一直未去打搅他,怕侵占老人宝贵而有限的时光。在我与他的亲属谈话时,隔窗见到老人踩着蹒跚的步子,穿过那花木繁茂的小院,忙忙碌碌地迎客送客。想到他的为人,看到他的为人,感受过他的为人,我那心中便盈满了对老人的敬重之情…… 以他的成就,人们接近可以用“中国文坛的明星”“当代文学巨人”去称呼他。而我此时感受到的,却又是一位宽厚可亲的长者,一个慈爱、平和、通达的老人离开了我们。他带去了多少宝贵的东西,他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东西,谁能计量? 在此悼念茅公之际,这两件小事重现眼前。重温往事,想到从此再不能见到老人,聆听教诲,痛切万分。但转而又想,自己一个才刚开端写作不久的青年,有幸接触到与我年龄相隔半个世纪的文坛巨匠,受过他的关切,仅见一面,却留下了这两桩值得记下的事情,也算是一种慰安吧。 作此小文时,想到茅公,年高八旬之上,在经历了十年劫难过后,于辞世之前,已然眼见自己为之奋斗的文学事业正在复兴昌盛,也是他老人家最后的福分了。写到这里,心中感慨万端,不由得住笔。默默祈望老人在九泉之下,宽心而含笑地长眠吧! 1981.3.28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