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生十论

人生十论

  • 字数: 15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书海出版社
  • 作者: 钱穆
  • 出版日期: 202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71012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大师,原来如此亲切:有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的19封“人生书信”人生苦痛之解脱、心的安放、人生的目的、自由、死亡……在那个动荡不安、生活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年代,年过六十的钱穆一路走来,提笔写下自己对这些人生问题的体会。时代变迁、生活历练、史学智慧、对年轻心灵的真挚关切,熔铸成了这本兼具哲学智慧与生活实感的《人生十论》,读来仿佛一场亲切的围炉夜话,力量深沉,抚慰人心。2.为学之道,出自为人之道。钱穆从小喜读《曾文正公家训》一类的书,后来回望,感慨这些教人做人的书,正是他学问的入门。在琐碎的日常小事中,《论语》《曾文正公家训》中句子一次次地浮现在他的生活里,教他面对浮躁,面对害怕,使他不得不一次次切己体察这些句子。“我从这一门里跑进学问的”,至于这些小文,用意决不在教训人,“我只想告诉人,我自己学问的入门。”3.从联经版增补《人之三品类》《身生活与心生活》《人学与心学》《谈谈人生》四篇。所增四篇中,钱穆分享了自己关于“何为良好生活”的心得。在《人之三品类》中,钱穆将人分为“时代人”“社会人”“文化人”三品类,提出对立身之道的斟酌选择问题;在《身生活与心生活》中,指出在物质占有之外,“心生活”的重要性;在《人学与心学》中,解释了“在人群中为人”与“养心”与如何互相助益;在《谈谈人生》中,分享了自我教育、培养性情的心得。五十多年过去,这些文章不仅不过时,反而愈显先生慧眼,他所关心的问题,是时代的真问题,也是人性的真问题。
内容简介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人生的目的、如何获得自由、如何面对死亡……这本书是钱穆讨论人生问题文稿之结集。读者浅求之,可得当前个人立身处世之要;深求之,则可由此进窥中国传统学问,知其入门。钱穆认为自己的学问从生活为人中来,他从小喜读《曾文正公家训》一类的书,后来回望,感慨这些教人做人的书,正是他学问的入门。无论做人、为学,《人生十论》皆可启其端绪,为一切近之入门书,可于日常生活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七岁入私塾。曾就读常州府中学堂、南京私立钟英中学,高中肄业后,辗转任教于无锡、厦门、苏州等地小学、中学,并励志苦读,精研学问。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问世,为学界推重,转入大学执教。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北,任教于台湾中国文化书院。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一生著述,广涉经史子集,后辑为《钱宾四先生全集》甲乙丙三编,凡一千七百万字。
目录
自序/i
新版序/vii
一人生三路向/1
二适与神/9
三人生目的和自由/22
四物与心/34
五如何探究人生真理/50
六如何完成一个我/65
七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77
八如何安放我们的心/90
九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104
一〇道与命/117
一一人生三步骤/122
一二中国人生哲学(第一讲)/136
一三中国人生哲学(第二讲)/154
一四中国人生哲学(第三讲)/177
一五中国人生哲学(第四讲)/192
一六人之三品类(桴楼闲话之一)/209
一七身生活与心生活(桴楼闲话之二)/215
一八人学与心学(桴楼闲话之三)/220
一九谈谈人生/2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