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斋耕书录

明斋耕书录

  • 字数: 16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马向阳
  • 出版日期: 2018-09-01
  • 商品条码: 978753479839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品评今古典籍,畅论中外名家,犹如叙话桑麻瓜豆,交流稼穑技艺也。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马向阳先生的第四本文化随笔文集,内容所述多为实录,间有抒怀。涵盖了作者访书、淘书、读书之心得以及日常生活中、与友交流时的切身体会。作者于公务劳顿中忙里偷闲读书思考。每日耕书数页,详加圈点,精心耙梳。于节期假日时寄情文字笔耕不辍,春华秋实,积少成多,快意知足。借阅读,作者既与历史对话亦同现实交流,借写作,作者将从书中得到的内容取其精华后又融入书中。本书记录描摹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生活实景,借此抒发作者内心嗜书的真性情。书名 “明斋”源于作者书舍斋号。
目录
耕书琐谈 去明斋喝茶 丙申年阅读计划 情人节得《书衣文录》略记 “庾信文章老 成” 孙犁先生与《中国小说史略》 云卷云舒任去来 《金陵琐事》之琐事 《劫中得书记》之得书记 流沙河先生的“病中之吟” 《买书记历》阅读札记 岂止“一锅白菜”而已…… 青山在远,秋风欲狂…… 《我来晴好》题识 不妨养草 俺也说《聊斋》 《笑我贩书》读后 大师首先是通才 淳厚而美好的人际关系 懂教育的“军阀” 民国教育的魅力 考试与人性完善 贵在持恒 钱穆笔下的 读《秋风背影》 读《失乐园》(附记一则) 读《行囊有书》 再读《行囊有书》 读《香港寻书》 购《徐懋庸杂文集》随记 题台湾版《中国历代战争史》书后 题魏明伦《巴山鬼话》扉页 伍立杨先生馈书略记 沪上访书随记:《孤灯夜话》 访书不遇随记 行走是阅读的延伸 何妨吟啸 家族之责任 鲁迅撰写的售书广告 董桥的怀旧文童 董桥《一纸平安》读后 漂亮 “天下一高” 吴昌硕先生逸事 后的贵族 《百年心事·卢作孚传》题识 游鲁迅博物馆并得《品味书简》略记 方宽烈:“与时间抢书”的人 怪僻之人,则多有惊世之举 《笺注——二十作家书简》读后 京剧唱词 读《蔡其矫书信集》随记 钱君匋先生 签名 周末理书札记 书札一束 读《崖州志》 邂逅郑愁予先生 读《张充和题字选集》 在异兰堂谈溥雪斋贝子 耕读,吾之家风也 家庭阅读:“成全人”的教育活动(代跋)
摘要
    去明斋喝茶 近日,在椰城的小众圈子里,流行着几句近似玩笑的话: “去明斋喝茶了吗?” “没有。”“噢,你还不是一位文化人。” 或问:“何谓明斋?” 答曰:“余之书房也。耸乎高楼之上,层在十八有一,虽然难接地气,但也清幽可嘉。概括言之,其快活之趣者有六焉:一无车马之喧,二少叩门之扰,三可游目骋怀,四无湿气浸床,五有好鸟鸣啭,六多云霞浮窗。” 又问:“此处喝茶有何妙处?”答曰:“清风丽日,临窗而坐,清茶一壶,闲书数册,老友三五,颔首相向,思接千载,海阔天空。如此,不啻诗意人生也。或皓月当空,清辉铺地,斜坐阳台,红茶盈盏,近闻香茗馥郁,远观车水马龙,对面高楼霓虹闪烁,隔壁邻家音响动地,更显得明斋幽静深邃也。于是,书虫数只,好书一案,品茶品书,谈事谈人,口无遮拦,心无忌,思路畅通,胸襟阔然,口舌生香,妙语连珠,真琅嬛福地,佳妙之时也。” 古人有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吾人则谓:喝茶之趣不在茶,在于心境恬适焉。 余非圣贤,俗态难免,即喝茶一事,亦有因缘存在。初识茶趣,约在卅年之前的一个暑期。斯时也,余年仅冠龄,意气纵横,供职于豫北古城,执教于三尺讲坛,毫无处世经验,徒有满腔热情。假日闲暇,呼朋唤友,随学校参访团游赏杭城。漫步苏堤白堤,流连花港观鱼,探访柳浪闻莺,问趣九溪曲水,然后乘车又至虎跑寺边,一路走来,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似可冒烟矣。闷热难耐之际,忽见寺旁有一茶室,便直奔而去,询问价格,云五角钱一杯,热水随时可续,龙井不再添加;确实物美价廉,大有所值焉。于是,不再客套,择席而坐,喝下三杯热茶,直至口舌生津,齿留清香。时骄阳西坠,树影散乱,同伴催行,方依依别去。临行之际,付人民币一元以作茶资,茶官小哥云多出五角,稍等找回。闻听之下,慨然作答道:“龙井村茶,虎跑泉水,天下绝配,罕有其匹,五毛一杯,实属价廉,已心存感念矣;且饮茶之时,窗外美景映我眼帘,树上鸟鸣悦我双耳,仙境仙乐,天趣天籁,值钱两角;赏景之间,弘一法师于此剃度之往事忽然奔至脑海,遂忆及杭城千年历史故事,百年风云人物,又忆及西湖美妙风景,钱塘塔影水色,不默然吟咏香山华章,咀嚼柳耆妙词,文辞之美伴随龙井茶香,润肺沁心,其乐陶陶,值钱两角;茶官小哥待客热情,口齿伶010俐,迎来送往,服务周到,添茶续水,忙而不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喊哥喊姐,暖人心怀,可见涵养深厚,功夫老到,在此小坐,恍若仙人,仅加钱一角,似乎委曲茶官小哥不少矣。如此算来,恰好一元之数,不亦宜乎。” 余话音甫落,同行诸君一时错愕,呆立原地,趁其言行迟滞之时,便捡起挎包,闪身钻进车里,心中窃窃自喜焉。从此以后,与茶结缘。 而今年过知命,阅尽沧桑,鬓生华发,满面沟壑;绚烂之后,趋于平淡,心境恬静,品茶自娱,沟壑之内均写满了品茶交友的故事。同声相应,人以群分,品茶之余,间以品书,知己知音,闲坐明斋,观书观云,诚有妙趣焉。然世事如棋,顺逆难料,奢谈多事,传闻失真,不多时间,坊间便有明斋藏书繁富,且多有珍本善本之说;亦有座中几多文士,且所谈皆为雅言之誉;更有甚者,竟云明斋香茗华美,所饮皆为仙品之谈;并说不到明斋喝茶,算不得文化之人云云。实则无稽之谈也。近日,又有好事者屡发信息问询:“明斋阔否?藏书富否?环境清幽否?有红袖添香否?”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余在此可一并作答,曰:“明斋虽狭而雅静,藏书不多仅万册,饮品普通亦飘香,主人虽寝仍热情。至于秘籍几部,何人添香,谁来侍茶等,则套用一句外交辞令,曰无可奉告也。若好奇之心依然浓烈,则不妨前来茶叙小休,君等慧眼一望,则一切风景均展露无遗矣,何必令余在此鼓噪聒耳,若长舌男耶?” 信笔至此,又忆及去年秋季,一位挚友也曾微信于余,道:“秋凉将至,某已到荣休年龄,办完手续之后,大把的时间均属于自我,周末闲暇,品茶明斋,谈书聊天,不见不散,何如?”当时,余慨然允诺。孰料天不作美,命运弄人,周末竟有领导视察工作一事发生,需要前往作陪。分身无术,失约失信,有负挚友,很为懊恼。而今又至周末,偶有小闲,只想邀约挚友,品茶观书,弥补亏欠,增益身心,但挚友已于月前驾鹤西去,撒手人寰,音容难寻,天路阻隔,即便冲泡纯品精品,茶香溢满书柜书案,于挚友又有何益焉?念之怅然,怅然。 于是,只想对诸位友人言说:趁着腿脚灵便,且喝一杯茶去,莫负韶华时光,如若不嫌鄙陋,明斋便是*去处。诸君倘能有些耐心,待余退隐林下,营造书斋数楹,环以竹篱,杂植花草;旁侧溪流潺潺,奔竞而下,溪旁青山巍巍,曲径蜿蜒;柴门常开,佳友时来,春暖秋凉之日,可观书观鱼;风清月白之夜,可品酒品茗,如此则大妙矣。诸君等待之,向往之,梦寐之,均可也。只要心存梦想,就好。 丙申年正月初七,草于杭州萧山靠前机场候机大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