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天雍大篆 大克鼎

韩天雍大篆 大克鼎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811216257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7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是西周孝王时铸造的一件青铜器。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套七件的小克鼎,一套六枚克钟,两件克盈,一件克镈。1951年,潘祖荫后人潘达于将大克鼎捐献给国家,1952年始至今,大克鼎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千克。鼎腹内壁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重文二)。其铭文主要记载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这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等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
“大克鼎”“大盂鼎”“毛公鼎”被誉为“海内青铜器三宝”。“大克鼎”铭文的格式、体例以及铸刻方法,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这在中国书法目前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此铭文字体规范大方,字迹优美、端正质朴,笔画圆润、均匀遒劲,结构和谐,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体之一。此铭文字体规范大方,字迹优美、端正质朴,笔画圆润、均匀遒劲,结构和谐,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体之一。
目录
第一章“大克鼎”(附“小克鼎”)简介
第二章“大克鼎”(附“小克鼎”)笔法原理和动态示范
第三章“大克鼎”(附“小克鼎”)的l临摹和创作
第一节局部临摹
第二节创作示范
第三节作品示例
附录一“大克鼎”铭文拓片
附录二“小克鼎”铭文拓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