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幸福的底层逻辑

幸福的底层逻辑

  • 字数: 1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小播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5735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生死、自由、道德、权力、成功、财富,6大主题厘清幸福感缺失的底层逻辑●关于自由:自由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我们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关于生死:正是因为对死亡的畏惧,才把我们逼回到本真的自己●关于道德:“道德不是让人获得幸福,而是让人配得上幸福”就今天的社会而言,理性的力量已经超过了情感的力量●关于权力: 权力的本质,是他人对你的依赖程度你获得权力的时候,就是行将失去权力的时候●关于成功: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会经历两次失败,一次是无知,一次是膨胀我们不仅对成功和失败有偏见,还会用自己的偏见指导自己下一步行动●关于财富:不要去碰运气,靠运气赚来的钱,也会凭实力亏掉做那些可以产生复利价值的事情★哲学领域头部自媒体“小播讲哲学”主理人 刘小播激情开讲,1000篇哲学文章、500期哲学视频内容精华,浏览量超1亿次。线下公开课及企业培训火爆,涵盖众多科技公司及年轻社团,课程内容都来源于本书★为每个人构建强大、坚韧的精神世界,用哲学疏通思想的底层观念,找到缓解迷茫、困惑、焦虑的哲学方法★理解一个人的行为和感受背后的根本,梳通那些我们在精神层面所做的思考,观念的高度决定了内在的舒适度身体不健康了,可以吃药;心理不健康了,可以看心理医生;但精神是不是健康,我们很难知晓。★附赠“思想通透导图”,助力阅读
内容简介
哲学领域头部自媒体主理人刘小播激情开讲,有深度、无压力的人生7堂哲学课,解读自由、爱与精神,年轻人的不“丧”指南。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去追问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本质又是什么?生死、自由、道德、权力、成功、财富,6大主题厘清幸福感缺失的底层逻辑。我们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判断?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直觉的还是经验的?引领你去分析自己观念系统的结构,然后自行剔除掉其中的一些错误连接和理解上偏差。把人类历史上代表性哲学家的思考成果,代入到当下社会与当代人精神困境的讨论中,进而理解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底层逻辑,在形形色色的观念世界中找到幸福感缺失的根本。
作者简介
刘小播:自媒体品牌“小播读书”、“小播讲哲学”主理人。小播文化创始人。专栏《哲学与人生》《批判性思维》《王阳明心学思想》作者。今日头条、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网易、知乎等平台签约作者。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网易年度“超新星”奖获得者。创作有1000多篇哲学文章,500多期哲学视频。
目录
推荐序
序言
总述 观念与价值
从庄子的一个故事讲起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人的四种欲望
你的“三观”正不正?
没有价值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人生一定要有意义吗?
人类的终极追求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第一堂 幸福观
幸福到底是什么?
快乐等于幸福吗?
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两个错误
请让开一点,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幸福的生活,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生活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
第二堂 自由观
你真的自由吗?
自由到底是什么?
悲观的自由观
自律即自由
人优选的不自由,就是永远都无法摆脱自由
庄子的逍遥与自由
你可能对自由有误解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第三堂 道德观
人类道德感是怎么产生的?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没有道德,世界会怎样?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私人的恶性带来了公共的美德
你为什么会无私帮助其他人?
优选幸福原则
康德走出了一条“哲学家之路”
怎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仁者,爱人
美德即知识,还是美德即良知?
第四堂 生死观
向死而生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
死亡在生命之外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第五堂 权力观
如果有可能,人人都想成为上帝
权力的本质是一种依赖关系
权力的悖论
第六堂 财富与成功
财富就像海水,越喝越渴
“幸运的傻子”
如果成功有原则
第七堂 人生观
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无为”才是优选的选择
大自然才是我们优选的老师
婴儿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后记
摘要
     从庄子的一个故事讲起 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三观”,那么“三观”究竟是什么?《庄子·秋水》里讲了一个有名的故事。有一天,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了两位大臣来请他做官。 两位大臣说:“楚王希望把国家大事交托于您。” 庄子手里拿着钓鱼竿,头都没有回,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它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用锦衣玉帛把它包好,供奉在宗庙里。你们说这只神龟是愿意死去,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玩耍?” 两位大臣说:“当然是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了。” 庄子说:“那你们走吧!我还想拖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呢!” 庄子拒绝了楚王的盛情邀约,他宁愿做一个普通人也不愿去做官。这是庄子的人生选择,也是他的人生观。其中当然也有庄子的价值选择,他认为相较于逍遥自在的生活,名誉、地位和权势这些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通常说的“三观”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其实,人生观和世界观中都包含了价值判断,它们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所以,相较于传统的“三观”,我更认可刘擎老师说的,“三观”应该是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那价值观呢?其实道德观和人生观中都包括价值观,因为它们都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世界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关于“真假、对错、好坏”的观念,这个怎么理解呢? 首先是世界观,这是一种事实判断,有“真与假”之分。比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地球不仅是宇宙的中心,还是静止不动的,这种后来都被证明是“假”的世界观,影响了西方上千年。世界观是一种事实判断,有确定的“真与假”之分。 其次是道德观,这是一种判断“对与错”的观念,它决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尊老爱幼是有道德的,被认为是一种“对”的行为,而恃强凌弱是不道德的,是“不对的”。道德观有“对与错”之分,但并没有“真与假”之别。 最后是人生观,这是一种判断“好与坏”的观念,并没有真假或者对错之分。比如有人认为人活着应该享受当下、及时行乐,但也有人认为应当牺牲当下的享受以求长远的满足。这些人生都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并没有对与错、真与假之分,只有好和不好之分。 那么什么是“人生观”呢?从定义上讲,人生观就是对自己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生活态度的观念集合。换句话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其实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你追求的人生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第二,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的生活? 一个关于目的,一个关于过程,而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人生的目的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而这两种选择其实都带有某种价值取向。 假如你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那么你的生活态度就会倾向于享受当下、及时行乐,因为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人生就是虚度。 如果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要实现自我的价值,成就自我,那么你的生活态度就会更加积极,你会更在乎成就感,更在意名誉和声望。 再比如,你认为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终有一死,那么你对生活的态度就可能是消极和悲观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还会陷入虚无主义。 其实,无论人生观、价值观还是道德观,这些“观”的底层都是一系列观念,或者说都是一个观念网络,那我们就从“观念”讲起。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