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熊玲,王舒鹤,贺培科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520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发展阶段、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能级、经济腹地的地均生产总值、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这是发展不充分的外在表现。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两大中心城市重庆与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国前列,但是其经济腹地的发展还不成熟,远未建立起合理的城镇规模体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尚未实现协调发展,从而制约了整个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基于以上因素,本书重点讨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空间以及协调机制 “三维一体” 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书有一定学术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结合已有文献,确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演化做了六阶段梳理,从城市的扩展到成渝经济区的产生到城市群的孕育,做了完整的阶段划分,为客观认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历程,分析面临机遇与挑战奠定研究基础。本书从产业、空间、体制机制三个维度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本书还借鉴了已有关于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成果,从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市场机制、规划协调体系、国家政策引导等)、运行机制(高层级城市群协调机构、利益协调机制、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等)、保障机制(环境治理合作机制、基础设施保障机制、公共服务共享机制、法律法规保障机制等)等方面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研究框架。
作者简介
熊玲,四川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毕业,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在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王舒鹤,英国华威大学硕士毕业,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在读,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贺培科,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毕业,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研究结构与内容/3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概念辨析/6
第一节有关城市群的定义及发展内涵的研究/6
第二节都市圈与城市群的概念辨析/7
一、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城镇化形态各异/7
二、城市群与都市圈的不同特性/8
第三节有关城市群及都市圈空间结构的研究/10
一、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10
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的研究/13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经济活动的反作用的研究/14
第四节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动力研究/17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