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

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

  • 字数: 20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蒋家瑜 著
  • 出版日期: 201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5067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地中海被戏称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而随之相伴的是人类历史上的那些最古老的文明。如果以地中海为中心来叙述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似乎能看出这样的一条地理线索:人类的文明发端于河流,而后通过平原、高原以及沿海陆地等区域,一直走向了海洋。因此,“海纳百川”可谓是是整个地中海人类早期文明最为形象的“主题”。直至今日,即使我们的文明高度到达了太空,但依然还是在探索海洋,并未能摆脱海洋。
内容简介
古典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与摇篮,故而它也是地中海文明目前不可或缺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地中海的帝国时代则可谓是文明的“一体化”时期,它是地中海地区人类早期文明最为辉煌的时代。本书主要介绍了从公元前四千纪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一漫长历史时期在地中海沿岸所出现的古代文明,其中包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叙利亚文明、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文明等内容,层层揭开地中海古老而神秘的文明面纱,探索人类早期文明史。
作者简介
蒋家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博士毕业,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系教师,曾先后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古代东方研究所、慕尼黑大学亚述学与赫梯学研究所等地访学交流。目前主要从事世界上古史、古代近东文明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专业研究方向为古代安纳托利亚以及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史。在《世界历史》《历史教学》《光明日报》《古代文明》等杂志和报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相关作品。
目录
目录第一章 文明曙光——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第一节  历史始于苏美尔:苏尔美人的城邦…………003第二节  天下四方之王:阿卡德人的王国…………007第三节  苏美尔人的复兴:乌尔第三王朝…………011第四节  众神之门:古巴比伦王国…………017第五节  外交与商贸:中巴比伦王国…………023第六节  血腥狮穴:亚述王国…………028第七节  巴比伦之囚:新巴比伦王国…………041第二章 日月同辉——古代埃及文明第一节  鹰与蛇的结合:早王朝…………046第二节  金字塔时代:古王国…………051第三节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第一中间期和中王国…………057第四节  异族统治与法老的荣耀:第二中间期和新王国…………062第五节  独立与被奴役之间的斗争:第三中间期与后埃及时代…………075第三章 文明走廊——古代叙利亚文明第一节  文明中转站:埃卜拉王国与延哈德王国…………085第二节  海上的商人:腓尼基文明…………089第三节  生于忧患:犹太文明…………093第四章 百花齐放——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第一节  铁血骑士:赫梯王国…………101第二节  虽败犹荣:米坦尼王国…………118第三节  列国纷争:赫人诸国、弗里吉亚王国、乌拉尔图王国    和吕底亚王国…………123第五章 典范与楷模——西方古典文明第一节  神话魅力: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133第二节  城邦与民主的典范:希腊古典文明…………142第三节  共和与法制的楷模:古代罗马文明…………158第六章 终极辉煌——地中海的帝国时代第一节  欧亚非是一家:波斯帝国…………175第二节  昙花一现: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们…………189第三节  由海变湖:罗马帝国…………201大事年表…………216参考文献…………218后记…………220
摘要
    整个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在地理上被分为北部的亚述和南部的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地区又以尼普尔城为中心,进一步细化为北部的阿卡德和南部的苏美尔。大约在公元前四千纪末期,人类最早的文明就诞生于最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因而创造这一文明的民族被称为苏美尔人,该文明也因此常常被称作苏美尔文明。
     苏美尔人是一支外来民族,他们使用的语言是苏美尔语,是一种用芦苇秆刻写在泥板上的文字,因其形状如楔,故而又名楔形文字,它是目前为止已知的人类最早的文字。根据苏美尔人流传下来的雕像来看,他们大多是圆颅直鼻,于是有些人便大胆地猜测他们可能来自遥远的东方。但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考古材料或者文字资料证明苏美尔人到底来自何方。
     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建立了诸多城市,它们通常被称为“乌鲁(URU)”,这些城市连同外围的一些村庄,发挥了国家的功能,所以我们常常称其为城邦。苏美尔人城市的兴起让人们聚集在一起,共用一种语言,控制特定的区域,其社会阶层也开始分化,贵族、祭司等人形成相对富有的统治者,商人、工匠、普通军人等构成了中层阶级,而农民和奴隶则构成了地位相对较低的阶层。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神庙以及人们所信奉的神祗。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一些相邻居住地所崇拜的神灵都会有所不同,不同人群的保护神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苏美尔人在宗教上是多神崇拜,上至天地、空气等自然事物,下至生活中的一些用具,例如火炉、门闩等都有可能成为被祭拜的神灵。
     祭拜神灵的场所一般都是神庙,苏美尔人的神庙可谓繁忙之地。苏美尔人相信,只有人类尽心地服侍神灵,神灵才会确保城邦的兴旺和人民的幸福。因此,神庙拥有大量的土地以及自己的神庙经济。神庙祭司负责经营神庙产业和维持神庙正常运转,其有男女之别,除此之外,神庙还有大批的服务人员,例如书吏、会计、乐者、舞者、厨师和牧者等。
     除了作为发挥宗教功能的神庙,城市之中另外的一个重要的机构则是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王官。宫殿通常被称为“大的房子”,这可能是与王宫比普通居民房屋高大有关。王宫是国王和王后的居所兼办公场所,为王宫服务的人员通常也就是为国王服务的人员。这些服务人员一开始可能只是单纯的服务性人员,例如侍卫、侍从等,他们有不同的职位名称,但是后来他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政治统治中的重要官吏,例如“持杯者”“持长矛者”等。
     在逐渐完备的国家统治机构之下,统治者们开始慢慢地构建各自的统治体系,而对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活动的记载既是他们当时统治的一种手段,也构成了后人了解他们历史活动的重要材料来源。每个民族在讲述其历史发展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以传说或者神话开头,苏美尔人自然也不例外。苏美尔人自己叙述的历史与大洪水的传说是不可分离的,在《苏美尔王表》中记载了大洪水之前“王权自天而降”的传说。在大洪水之前,共有五个城市的八位统治者执掌王权,这些城市的优选统治者通常被称为“恩”(苏美尔语EN),这一时期共持续了长达241200年之久,因此,这些“恩”的统治时间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在大洪水之后,基什城、乌鲁克城和乌尔城先后成为王权的所在城市。在基什城称霸时期,其诸位统治者依然是半神式的人物,但此时统治者开始自称为“王”(苏美尔语LUGAL,字面直译为“伟大的人”)。基什城的最后一位王是阿伽,他率兵征讨乌鲁克城,却因兵败而失去霸权。而此时乌鲁克城的国王正是目前有名的英雄人物――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最初只是乌鲁克城下属的一个部落首领“恩”,后来成为乌鲁克城的第五位王。在吉尔伽美什成为王之前,乌鲁克城还有四位国王,他们都被冠以神性,例如拥有“太阳神之子”的名头。吉尔伽美什在神话传说中也被描述为三分之二的神和三分之一的人,他的事迹被记述在目前世界已知最古老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之中。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