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京八景(精)

东京八景(精)

  • 字数: 14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 作者: [日]太宰治
  • 出版日期: 2020-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880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日本筑摩书房1985年出版的《太宰治全集》为底本, 收入太宰治的《盲人独笑》《蟋蟀》《清贫谭》《东京八景》《风之信》等9部中短篇小说及随笔。《东京八景》是太宰治的青春诀别辞。《盲人独笑》则通过一个盲乐师的日记,写出了他面对苦难人生的乐观。《蟋蟀》则通过一个艺术家妻子的口吻,申告了太宰治自己对艺术、成功与富有的独特看法。
作者简介
太宰治(Dazai Osamu ,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出生于日本东北地区的地主家庭,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旗手,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自幼体弱内心敏感,中学后迷上文学,崇拜泉镜花和芥川龙之介。后走上文学道路,创作高峰集中于他的生命后期,代表作《人间失格》《斜阳》等。太宰治一生几次自杀,最终于1948年6月投水而死,在痛苦沉沦与自我放逐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他的作品越发闪亮,越发受到读者的推崇。 朱航,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留学于日本大分大学,在喜马拉雅、荔枝FM等担任电台中日双语主播(账号@千秋的布丁酱),译有《东京八景》等。
目录
盲人独笑001蟋 蟀037清贫谭055东京八景 ——赠予苦难的人073猫头鹰通信107佐 渡119关于服装141千代女161风之信179
摘要
     让我得知《葛原勾当日记》的人,是剧作家伊马鹈平先生。这是一本近七百页的大部头。大正四年,由葛原勾当的长孙葛原兹编撰,好像甫一出版就震惊世人,但不用功的我,是最近才从友人伊马鹈平先生那里第一次知道的。对我个人来说,这是非常珍贵的日记,但对于世间的读书人来说可能只是“啊,那个啊”,轻轻点头敷衍一下的很普通的读物。所以我就强行觌着脸,像个只懂一件事还到处张扬的傻子一样,煞有介事地来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大正四年,在葛原兹的操持下,勾当的日记被编撰、出版之前,葛原勾当这个人好像并不为人所知。在这位兹先生编撰的勾当日记里,也附有东京帝国大学史料编撰官和田英松先生的序文,写着: 葛原勾当是我们备后人,他闻名三备。我从幼年时期就听闻过勾当之名,那个时候只觉得他是个擅长音乐的盲人。然而,近年来和勾当的贤孙兹先生相识以后,听闻了勾当的性格品行逸闻,知道他不仅在音乐上造诣高超,还在其他种种上有很多值得称扬的地方。 这么看来,这位和田先生的职位是史料编撰官,和故人勾当同是备后出身的人,即便如此,关于勾当本人,并没有深入了解。还有,东京盲人学校的校长町田则文先生,也写了序文。写的是: 有一天葛原兹先生来访我们学校,展示了已故祖父葛原勾当亲自记录的跨越四十余年的假名文字写成的活字日记,还详细讲述了其一生事业的大概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我听后感受颇深,猛然意识到他是帝国盲人 教育上的一颗要被仰望的星辰…… 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惊讶的。在大正四年,正孙的葛原兹将祖父的遗业——几页照片、勾当年谱逸事集等一并整理为完整的一本书,取名“葛原勾当日记”,将已故勾当之名和这本日记骄傲地广泛展示给世人。在这之前,我觉得勾当只是个在地方颇有名气的擅长琴艺的人吧。而到现在,翻开人名辞典,已经有了“葛原勾当”的这一项,已故的勾当,可能也会因为有这个好孙子,而在地下微微展开笑颜也说不定。 葛原勾当,德川时代(江户时代)中期到末期人,筝曲家。文化九年,出生于备后国深安郡八寻村。名讳为重美,曾用名矢田柳三。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喜欢音乐,三岁染了天花导致接近失明,对琴的执念越发加深;到了九岁,就死乞白赖地求隔壁村的盲女艺人,正式开始修习三味线;到了十一岁,近邻之中就已经没有人能胜任他的老师了。他马上前往京都,进入生田流松野检校的门下学艺。十五岁完成学业,得到勾当的阶位,被久我管长赐予“葛原”的姓氏,当时是文政九年。那一年勾当回乡,自那之后的五十余年间,他巡游三备,教授筝曲;另一方面,也一生致力于作曲、研究和普及。他归还座头的阶位,坚决推辞检校的阶位。他认为当时只要上缴金钱就很容易获得阶位的风俗非常肮脏,阶位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到死有“勾当”的身份也已足够。天保十一年,他发明了竹琴之后便上京,委托琴屋制造的时候,琴屋主深感神奇。因为恰巧就在昨天,出云的中山大人,也委托他们做了同样的琴。勾当立即前往那位姓中山的人的住所,简略聊了一下。发现那琴的构造和自己的发明没有一点不一样时,反而大喜,因为对方早一日下了订单,所以就把发明这种琴的荣冠,轻易地让给了中山。现在流行于世的“八云琴”,就是这种琴。发明人也就成为了中山通乡氏。 …… P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