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

  • 字数: 596.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张维合
  • 出版日期: 2011-11-01
  • 商品条码: 97871221225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为第二版,主要特点是所选模具结构优选齐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配有大量的模具结构实例,是一本能较真实反映中国模具发展很快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注塑模具发展水平的教材。《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语言简洁,表格和公式等技术资料翔实,并附有很多实用性强的模具设计经验数据和资料。《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图例丰富,尤其是配有大量立体图,使模具结构更加形象具体,简明易懂。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分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为基础篇,详细介绍了与注塑模设计相关的塑料知识、塑料制品结构知识和注塑成型与注射机知识。中篇为模具结构篇,详细介绍了注塑模八大组成部分的设计内容、设计要点,以及快速发展的热流道注塑模设计,双色注塑模设计、气体辅助注塑模设计和叠层注塑模设计。下篇为实战篇,主要介绍注塑模的设计步骤、设计内容、设计实例,模具钢材选用,塑料制品次品分析与对策,注塑模精密成型技术等。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的内容是根据实际工作中模具设计的步骤依次展开的,其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接受,二是希望学生学完后能做到零距离就业。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第2版)》适合于大、中专院校模具专业的学生学习参考,也适合欲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1章 塑料及其性能
1.1 塑料的概念
1.2 塑料的特性
1.3 塑料的成型方法
1.4 热塑性塑料的性能
1.5 热塑性塑料的高性能化
复习与思考

第2章 常用塑料特性与应用
2.1 常用塑料特性、成型条件、对模具要求及用途
2.2 热塑性增强塑料
2.3 透明塑料
2.4 常用塑料的鉴别
复习与思考

第3章 塑料制品设计
3.1 塑料制品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
3.2 制品的尺寸与精度
3.3 塑料制品的常见结构设计
复习与思考

第4章 注射机与模具
4.1 注射机的基本结构及规格
4.2 注塑工艺过程
4.3 模具在注射机上的安装形式
4.4 注射机的选用
4.5 注塑工艺条件
复习与思考
中篇 结构篇

第5章 注塑模概述
5.1 注塑模的概念
5.2 注塑模的分类
5.3 注塑模的基本组成
5.4 注塑模设计思路
复习与思考

第6章 注塑模成型零件设计
6.1 概述
6.2 型腔数量的确定
6.3 确定制品分型线和模具分型面
6.4 内模镶件外形尺寸的设计
6.5 凹模的设计
6.6 凸模的设计
6.7 镶件的紧固和防转
复习与思考

第7章 注塑模排气系统设计
7.1 概述
7.2 注塑模困气的位置及不良后果
7.3 注塑模的排气方式
7.4 型腔排气系统设计要点
7.5 排气槽设计实例
7.6 型腔的进气装置设计
复习与思考

第8章 注塑模结构件的设计
8.1 概述
8.2 模架的设计
8.3 提高模具强度的措施
8.4 三板模定距分型机构的设计
8.5 弹簧
8.6 浇口套的设计
8.7 模架中其他结构件的设计
复习与思考

第9章 注塑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9.1 概述
9.2 侧向分型机构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9.3 滑块+斜导柱的侧向抽芯机构
9.4 滑块+弯销侧抽芯机构
9.5 滑块+T形块侧抽芯机构
9.6 滑块+液(气)压缸的侧向抽芯机构
9.7 斜推杆抽芯机构
9.8 斜滑块抽芯机构
复习与思考

第10章 注塑模浇注系统设计
10.1 概述
10.2 主流道设计
10.3 分流道设计
10.4 拉料杆与冷料穴
10.5 浇口的设计
复习与思考

第11章 热流道模具的设计
11.1 热流道模具的概念
11.2 热流道模具的分类和组成
11.3 热流道模具的基本形式
11.4 热流道系统的优、缺点
11.5 热流道浇注系统设计要点
11.6 热流道模具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第12章 注塑模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12.1 概述
12.2 注塑模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12.3 注塑模冷却的一般概念
12.4 注塑模冷却的形式
12.5 注塑模冷却水路设计要点
12.6 冷却系统设计实例
12.7 模具加热系统
复习与思考

第13章 注塑模脱模系统设计
13.1 概述
13.2 脱模系统分类
13.3 对脱模系统的要求
13.4 脱模力的计算
13.5 推杆推出
13.6 推管推出
13.7 推板类脱模系统
13.8 螺纹自动脱模系统
13.9 气动脱模系统
13.10 二次推出
13.11 定模推出
13.12 脱模系统的设计原则
13.13 推杆固定板的先复位机构
13.13.1 概述
复习与思考

第14章 注塑模导向定位系统设计
14.1 概述
14.2 导向系统的设计
14.3 定位系统设计
复习与思考

第15章 特种注塑模具设计
15.1 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15.2 气体辅助注塑模具设计基本原则
15.3 叠层注塑模具设计
复习与思考286下篇实战篇

第16章 注塑模具设计步骤及实例
16.4 注塑模设计图的基本形式及要求
16.5 模具装配图的画法
16.6 模具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明细表及技术要求
16.7 模具设计图的审核程序与内容
16.8 模具图的管理
16.9 注塑模设计实例
16.10 提高模具设计水平的途径
复习与思考

第17章 注塑模具常用钢材及其性能
17.1 注塑模模具钢推荐之性能
17.2 塑料模具常用钢材
17.3 钢材中合金元素的功能
17.4 模具钢材的选用
17.5 模具钢材的热处理及硬度
复习与思考

第18章 热塑性塑料制品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办法
18.1 概述
18.2 制品常见缺陷分析及解决办法
18.3 制品推出常见问题分析
复习与思考

第19章 注塑模精密成型技术
19.1 概述
19.2 如何做到精密成型
19.3 精密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19.4 精密注塑工艺
复习与思考
附录
附录1 内地与港台地区模具术语对照表
附录2 塑料代号及中文对照表
附录3 模塑件尺寸公差表(GB/T14486-2008)
附录4 产品外侧蚀纹深度与脱模斜度对照表
附录5 注射机技术参数
附录6 优化数值在模具设计中的选用
附录7 模具的价格估算与结算方式
附录8 注塑模常见加工方法与加工工艺一览表
参考文献
摘要
    2)缩聚物中替换某种单体的方法人们可以利用在缩聚物中替换某种单体的方法来实现聚合物的高性能化。
    如以尼龙6、尼龙66为代表的聚酰胺树脂,为了使其获得更好的刚性和稳定性进行缩聚,制成含苯环的聚酰胺。由于其主链上含有苯环,与尼龙6或尼龙66相比具有刚性较高,高温时形状稳定性好,吸水率低等特点。当然,替换其中的二元胺也是可以的,如用邻苯二甲胺替代尼龙66中的二元胺而制成的塑料被用于薄壁制品,其用途正在不断扩大。
    (3)其他如聚碳酸酯作为光学材料使用时,必须减少其双折射率。为此常用聚苯乙烯对其进行改性,但采用一般共混的方法,如聚苯乙烯将少数微米级粒径的粒子分散在聚碳酸酯中,则在化学结构上会呈现出不均一性。与之相比,若采用在聚碳酸酯的两末端上结合苯乙烯的方法,其材料就可显示出良好的均一性,其共聚物的分子上聚苯乙烯部分都集中在聚碳酸酯的末端。
    1.5.2合金化
    把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各取其所长,互相弥补其所短的方法叫做合金化。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使体系像两种以上的金属经熔融混合得到的金属合金那样,具有较稳定的微分散结构。
    如果两种聚合物具有相容性,则可以达到分子水平的混合,这种混合物在成型中其行为举动相当于一种聚合物,其成型品中各部分的微观结构也是接近均一的。但大多数聚合物之间是不相容的,对不相容的聚合物单纯地用机械的手段将其混合,是不可能使其形成均一分散的结构的。为此,常常通过机械手段和化学手段并用的方法,尽可能使其形成较微细的分散(微分、散),以提高体系的均一程度实现良好的物性,这就是现在一般所进行的合金化的方法。与之相比,前述共聚合的方法是通过化学手段实现合金化的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