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 字数: 30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方拥 著
  • 出版日期: 201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22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作者在北大开授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的讲义而成,该课程在北大很受欢迎,是历年来最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本书与通常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著作相比,突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特质,尤其注重思考在当下西方建筑观念和建筑设计占据强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和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
与此同时,作者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各种类型,宫殿、园林、佛塔、桥梁等,并配有大量插图,与精湛的文字相得益彰。
目录
引言
第一讲 中国传统建筑概说
  一 名辞释义
  二 要素分析
  三 建筑空间
  四 建筑意匠
  五 建筑师
第二讲 建筑背景中的历史与智慧
  一 欹器与中庸之道
  二 舜之虞
  三 “义正”社会的追求
  四 生物多样化与文化多元化
  五 “李约瑟难题”与“奇技淫巧”
第三讲 新石器建筑的多样化
  一 南部平原湿地的干栏“长屋”
  二 西北黄土高原的横窑与竖穴
  三 中原丘陵坡地的半地穴“大房子”
  四 东部丘陵坡地的半地穴“排房”
第四讲 南北建筑的碰撞与融通
  一 防洪的圩垸和御敌的城堡
  二 堆土垒筑与夯土版筑
  三 结构、构造与设备
  四 甑鬲觑与鼎豆壶
第五讲 两种建筑思想的互动
  一 全球语境下的讨论
  二 《周易》中的大壮:壮丽与礼制
  三 先秦诸子论“卑宫室”
  四 一姓与万姓
第六讲 主流观念在建筑中的反映
  一 春秋后期:高台榭美宫室
  二 西汉:非壮丽无以重威
  三 北宋:时弥近者制弥陋
  四 余响:清漪园与乾隆帝
第七讲土木结合及其演进
  一 土窟木巢
  二 干栏
  三 窑洞
  四 土木结合及其演进
第八讲 建筑材料的文化选择
  一 有关木、石两种材料的执着
  二 石加工技术与艺术
  三 拱券的适应性与优点
  四 异类的闽南石构
第九讲 阙与观的虚实之辫
  一 先秦阙的由虚而实
  二 秦汉阙的辉煌
  三 阙的后期流变
  四 华表与牌坊
  五 阙与司空
第十讲 城门城楼与结构的执着
  一 城门的由虚到实
  二 城楼下部的支撑结构
  三 埃菲尔铁塔的花边
第十一讲 中西木拱桥的结构比较
  一 从木梁、石拱到木拱桥
  二 西方古代的木拱桥
  三 材料与结构的搭配
第十二讲 仙楼佛塔及其向大地的回归
  一 仙人好楼居
  二 伽蓝塔影
  三 回归大地
第十三讲 生死观念与墓葬制庹
  一 鬼神之事
  二 丘居探源
  三 燕丘述旧
  四 古也墓而不坟
  五 丘垄若山
  六 骊山与霸陵
  七 龙脉逶迤
第十四讲 园林中的天地与人心
  一 因借与体宜
  二 平淡无奇之佳境
  三 海上神山及其禁忌
第十五讲 风水中的理性思维
  一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二 风水形胜
  三 攻位于内
  四 流巽及其补足性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三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形态,前者与实用的关联较紧,如老子话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后者的狭义表达即建筑形式,主要着眼于美观,可是如此一来很难与绘画和雕塑有所区别,从而大大削弱了建筑自身的价值。正确的态度当然要突出建筑的特点,因此必须综合建筑的内部和外部空间两方面来论述。
     建筑空间的内部形态起源于材料和结构。中国建筑的主要构件是梁,在使用天然木材的条件下,简支梁的跨度很难超过10米,空间尺度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可是由于采用梁柱结构的框架体系,建筑的内部空间可以灵活分隔,是相当通透和自由的。为了实现更大的跨度,天然木材可以采用特殊的结构做法如叠梁的木拱。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汴水虹桥就是这种做法,较短的木梁经过巧妙组合,形成整体拱形的结构,跨度很容易超过20米,今天在中国不少地方还能够看到这种木拱桥。希腊建筑的主要构件也是梁,简支石梁的跨度更难超过10米,同时采用承重墙结构体系,墙体非常厚重,空间形态也很受制约,罗马建筑普遍采用拱券结构后,跨度才得到较大的改进。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