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旅游与游憩规划

旅游与游憩规划

  • 字数: 6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344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地介绍讲解了旅游与游憩规划相关内容,从旅游规划的过程体系和逻辑关系出发,对新概念、新知识和新理论进行了体系化整合,紧密结合当下规划热点,辅以实证案例和大量参考文献,帮助读者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在作者授课10余年的讲义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共14章,涵盖游历发展与旅游(游憩)规划,公共游憩产品与通用旅游产品,旅游(游憩)需求,旅游(游憩)供给,区域旅游(游憩)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地(旅游景区)体系规划,自然保护地游憩(旅游)规划,文化遗产地旅游活化规划,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环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城市游憩空间与节事会展规划,休闲度假地(体系)规划,目的地旅游与游憩设施规划,哲学思考与理论方法内容。
本书基于旅游、地理、城市规划多学科理论背景,理论视野开阔、启发性强。紧密结合当下政策规划热点,对新概念、新技术和新理论进行了体系化的整合。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实现教育与职业发展的知行合一。选用的理论具有国际视野,案例具有实际操作参考价值,便于学习和理解真实规划场景。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相关本科生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吴必虎,黄珊蕙,王梦婷,谢冶凤 等 ---------------------------- 吴必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旅游教育协会副会长,《旅游规划与设计》杂志主编。作者多年从事旅游地理学、城市与区域旅游规划、目的地管理与营销、文化遗产活化与国家公园游憩、世界游历史等研究,在旅游地理、旅游规划和人文地理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2015年当选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获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旅游地理学杰出贡献奖”(2013)等荣誉。
目录
第1章游历发展与旅游(游憩)规划(1)
1.1游历发展:从探索到体验的转变(1)
1.2游历的知识溢出与旅游研究的出现(10)
1.3旅游活动与旅游产业(16)
1.4旅游发展与旅游(游憩)规划(19)
【复习题】(25)
第2章公共游憩产品与通用旅游产品(26)
2.1旅游产品的一般定义(26)
2.2公共游憩产品及其双重供给(28)
2.3通用旅游产品及其分类(34)
2.4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与季节性(38)
2.5目的地内容供给、产品政策与新产品开发(41)
【复习题】(47)
第3章旅游(游憩)需求:市场分析与规划响应(48)
3.1旅游(游憩)需求(48)
3.2旅游(游憩)市场细分与规划响应(60)
3.3旅游(游憩)行为分析与规划响应(63)
【复习题】(72)
第4章旅游(游憩)供给:资源评价与发展政策(73)
4.1旅游(游憩)资源供给(73)
4.2旅游(游憩)资源定义与分类(74)
4.3旅游(游憩)资源调查与评价(76)
4.4政策供给与制度创新(89)
【复习题】(97)
第5章区域旅游(游憩)发展总体规划(99)
5.1区域总体规划引论(99)
5.2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05)
5.3区域游憩发展总体规划(110)
5.4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内容(116)
5.5区域总体规划基本框架与变通性(121)
【复习题】(125)
第6章旅游地(旅游景区)体系规划(127)
6.1旅游景区、旅游地与旅游目的地(127)
6.2旅游景区价值评价与运营管理(134)
6.3基于资源的旅游地(138)
6.4基于资本的旅游地(150)
6.5乡村旅游地与后乡土生活方式(159)
6.6旅游景区规划控制框架(161)
【复习题】(165)
第7章自然保护地游憩(旅游)规划(166)
7.1自然保护地体系(166)
7.2自然保护地游憩与旅游发展(173)
7.3自然保护地游憩(旅游)规划导则(182)
【复习题】(189)
第8章文化遗产地旅游活化规划(190)
8.1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90)
8.2文化遗产地形成机制(193)
8.3文化遗产活化与旅游发展(198)
8.4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规划导则(201)
【复习题】(210)
第9章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211)
9.1乡村振兴国策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211)
9.2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传统村落保护(225)
9.3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空间模式(234)
【复习题】(241)
第10章环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242)
10.1环城市旅游与游憩发展(242)
10.2环城游憩带(ReBAC)理论(244)
10.3城郊旅游综合体发展规划(253)
10.4第二住宅与居住旅游发展规划(258)
【复习题】(264)
第11章城市游憩空间与节事会展规划(265)
11.1城市游憩空间及供给压力(265)
11.2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导则(269)
11.3城市节事与会展发展规划(280)
【复习题】(283)
第12章休闲度假地(体系)规划(285)
12.1休闲度假资源与度假旅游目的地(285)
12.2山地旅游与山地度假区发展规划(294)
12.3海滨旅游与海滨度假区发展规划(297)
12.4健康旅游与养生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302)
12.5主题公园与旅游演艺策划(308)
12.6邮轮旅游体系规划(310)
【复习题】(316)
第13章目的地旅游与游憩设施规划(317)
13.1旅游(游憩)设施支撑异地生活方式(317)
13.2旅游发展基础设施规划(321)
13.3旅游接待设施规划(330)
13.4度假区运动设施规划(337)
13.5目的地文化、社交设施规划与活动组织(341)
13.6智慧旅游规划与大数据利用(345)
【复习题】(352)
第14章旅游(游憩)规划:哲学思考与理论方法(353)
14.1旅游思想史及其对旅游(游憩)发展的影响(353)
14.2地方性、地方感与恋地情结及其应用(363)
14.3恋地主义原真性与原址价值呈现(368)
14.4旅游(游憩)规划支持理论(374)
【复习题】(380)
附录1旅游资源分类表(381)
附录2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评价赋分标准(386)
附录3风景旅游道路技术参数(388)
附录4旅游厕所技术参数(390)
附录5旅游设施相关标准目录(392)
全书参考文献(39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