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层之治 中国社会精细化治理观察

基层之治 中国社会精细化治理观察

  • 字数: 3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作者: 李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166622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式管理思维的影响,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角色的社会各界,在进行社会治理时习惯运用笼统的、模糊的处理方式,导致“大差不差”“最后一公里塌陷”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因此,要想克服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必须牢固树立精细化治理思维。本书从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入,进行力透纸背的评论,既剑拔弩张的拌击,也有以理服人的沉稳,可为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参考。
作者简介
李松,云南蒙自人,2001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为内参编辑、新华网北京频道总监,现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尤以调查性深度报道见长。 在《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环球》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多数被《文摘报》、《作家文摘》、《报刊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报刊转载,多篇入选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其作品多次获“新华社新闻作品奖”,多篇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 已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中国社会病》、《诚信:中国社会的第一项修炼》、《中国一定能:用核心价值观托起未来》等。
目录
序言“时空压缩"时代的社会治理
第一辑施政出处
“最多跑一次”跑出便民加速度
基层减负深得民心
搭建精准服务群众的桥梁
“武则天他妈”火得太憋屈了
慎言“恶意讨薪”
动辄放言“砸饭碗”吓唬人要不得
不该回避市委书记一巴掌打出的疑问
别把“一律取消休假”当儿戏
“老赖”获评道德模范有点幽默过头
不宜拿权力审美绑架店铺牌匾
高空抛物人刑第一案具有警示意义
对秦淮河堤坝里的违建不能止于拆除
“负债狂烧400亿”搞政绩工程是一堂发展警示课
档案造假人法传递惩戒加力信号
干部对群众的诉求宜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谨防“落后”成为乱收费的挡箭牌
“未成年人禁烟”入法让控烟更可控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宜尽快全覆盖
单纯责难“老师逼学生摔手机”意义甚微
财政不宜为疯狂驴友埋单
减税降费绝不能搞虚晃一枪
精神病人未必就有免罪金牌
高速断崖式降速
地铁禁外放是文明社会标配
严惩虐待动物者应成为社会共识
城市里当有报刊亭的一抹亮色
“狗命”体现一座城市的治理水平
莫让违规限高设卡给物流添堵
城管服务可外包,执法权却不能外溢
村民嫁女晒26万现金上“黑榜”值得商榷
买打火机须登记身份证有些“过火”
硬核防疫不等于可以硬胡来
第二辑此虚勿行
环境保护税意义不可低估
提高“无废城市”消废能力
警惕“很大程度上达标”的考核洁癖
农村“尬厕”扯下形式主义的遮羞布
走访慰问要“走心”
唤醒“沉睡”的污水处理厂
“环评师4个月编1600余份报告”太夸张
谁更应该远离学术挂名
自欺欺人的网络评比就不要搞了
文化墙要有文化
突击式退耕是唯上不唯实的作风病
“创文创卫”没错,错在形式主义
供暖按需控温体现精细化民生服务
滥建文化地标恰恰是没文化的表现
城市缓扫落叶又何妨
警惕新建村史馆变味走样
督查勿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零下4℃洒水的操作令人寒心
切割民生工程的“烂尾”不能仅靠上热搜
靠商家发毒誓保证食品安全,不靠谱
传统古村落消防安全不可忽视
迟报矿难是对生命的漠视
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代孕黑产隐患亟待立法疏解
长城刻字仅罚200元难以让人长记性
“不老药”不能再继续收割智商税
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
耕地“长”别墅源于基层治理不作为
美的建筑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道县“假币江湖”的基层治理警示
严防“纸面服刑”,捍卫司法公正
请把“谍战”的聪明用到治污上
第三辑民生短板
用人单位应筑起性骚扰第一道防线
消费尊严不能被“好评返现”贱卖
“就业优先”夯实民生之基
让青年人住得起住得好
“不取消差评弄死你”背后是平台之恶
……
摘要
     “现在乡里只有1个工作群,再也不用将大把时间用在刷群消息上,能抽出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2021年5月底,贵州省赤水市委巡察组进驻宝源乡开展巡察“回头看”时,某乡干部说。为推动基层减负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紧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挂牌热”等形式主义新动态新变种,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难点问题,把基层干部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此前,赤水市委巡察组在宝源乡开展巡察时,有干部反映工作群太多,每天疲于应对。巡察组通过访谈发现,宝源乡有各类工作群50多个,每名基层干部添加的工作群在6个以上。巡察组随即将该问题反馈给乡党委,督促其对“一事一群”“一事多群”“僵尸群”等进行精简整合。经整改,该乡只保留1个微信工作群。赤水市纪委监委结合巡察、日常监督等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APP、QQ群、微信群进行排查清理,推动出台互联网群组管理制度,并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切实为基层减负。 这一系列举措可谓切中痛点、直指病灶,积极回应了赤水市广大基层干部的迫切期待,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深得民心。 基层减负是一个老话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措施、采取行动,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有的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甚至换了“马甲”、出现“变种”,一些基层干部对减负的获得感有待提高。 “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去开会的路上。”人民日报刊文《“多开会”奠如“沉下去”》中,一位县委书记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工作还没开始,先开个会来动员一下;工作遇阻了,就开个会推进一下;工作结束了,还要通过会议来总结表彰一下。”由此,不少地方基层干部陷入了“会议多、文件多、留痕多、迎检多”的怪圈。结果造成“开会时间比工作时间还长…‘出现问题多数是基层干部的责任”“有的地方重‘痕’不重‘绩”“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凡此种种,基层干部虽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基层负担过重,实质是基层形式主义问题严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束缚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成了阻碍基层发展的“绊脚石”。形式主义变种的出现,问题显示在基层,根子还是在上级单位。客观地说,微信群里晒工作进度,基础工作留下工作痕迹,强调的是抓落实的过程,也是工作督导的一种方法,本来没有错。但是过分地强调、讲究事事留痕的做法,会让本来很好的工作方法变味。 要让基层干部挤出时间、腾出双手,心无旁骛抓落实,把精力花在服务群众的实事上,就要不折不扣地落实相关规定。各级各地有必要认真学习,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坚决斗争。 说到底,要揪住这个形式主义的变种,还是需要上级单位多些务实的精神。督导各地工作,要多些实地的考察,多走到群众中听听老百姓真实的感受;多扎进工作的场景里,现场看看工作开展的实际进度,提要求给建议。而不是简单地靠材料了解进展,靠数字总结工作,从纸上来到纸上去地开展工作。所谓上行下效,上级单位的工作作风实了,地方的工作作风必然追求落到实处。这样上下一心,将基层干部从烦琐的文字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百姓谋实事的工作中去,必将更加有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P5-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