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商周文学语言因革论

商周文学语言因革论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陈桐生
  • 出版日期: 2022-10-01
  • 商品条码: 97870307325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关于中国早期文学语言形态发展的探索性成果。中国文学目前有两次语言大变革:第一次是商周时期“文言”取代“殷商古语”,第二次是1917年“白话”取代“文言”。本书集中探讨商周时期第一次中国文学语言变革。中国文学语言在殷商起步并定型,形成了“殷商古语”艰深古奥的特色。西周时期,“殷商古语”继续占据文坛主流地位,但亦有部分作品尝试运用周人的“文言”。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周人“文言”逐渐取代具有七八百年历史的“殷商古语”,成为自春秋战国至中国现代文学语言革命以前的文学语言。
本书可为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汉语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探讨商周文学语言的因革
第二节 如何研究商周文学语言的因革
第三节 本书的八点创新
第四节 几点说明
第一章 中国文学语言的起点:“殷商古语”
第一节 甲骨文:“殷商古语”中难度优选的语言
第二节 殷商青铜器铭文语言
第三节 《商书》文诰语言
第四节 “殷商古语”的形态特征
第二章 西周对“殷商古语”的因袭和新变
第一节 西周为什么因袭“殷商古语”
第二节 周人对“殷商古语”的因袭
第三节 周人因袭“殷商古语”中的新变
第三章 西周的非主流文学语言:“文言”
第一节 《易经》语言
第二节 《诗经》西周风诗语言
第三节 《国语》西周散文语言
第四节 西周史官格言语言
第五节 “文言”特点及语言优势
第四章 历史性的巨变:“文言”取代“殷商古语”
第一节 春秋战国铭文语言的蜕变
第二节 《鲁颂》借名为颂而体实国风
第三节 《春秋》对“文言”的提升
第四节 “文言”取代“殷商古语”的原因
几点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