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

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

  • 字数: 126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美)费恩伯格(Jonathan Fineberg) 著;郑念缇 译
  • 出版日期: 2015-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052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87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美国当代有名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伯格的著作《1940年以来的艺术》,是本关于西方当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专著,系统完整地呈现出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这部艺术史,不仅涵盖了194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其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欧美,也将观察艺术生态的目光转向了东方。
作者简介
乔纳森·费恩伯格,是美国当代有名艺术史学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现为伊利诺斯大学艺术史教授。主要著述有《康定斯基在巴黎(1906―1907)》(1984年)、《一九四零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1995年)、《纯真之眼——儿童艺术与现代艺术家》(1997年)、《克里斯托·克劳德》(2004年)、《20世纪美国的图像想象》(与人合著,2005年);策划有“伊门多夫的愉悦”(2005年)、“复杂的视像”(1990年)、“重新思考前卫”(1985年)等数十个展览。
目录
第三版前言
致谢第一版
前言
1 导论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了解艺术
现代主义
前卫的概念
现代主义的激进个性和自我批判
后现代主义
美国视角/本书视角
2 1940年代的纽约
纽约成为艺术中心
超现实主义
林飞龙(威弗雷多·蓝姆)
罗伯特·马塔
约瑟夫·康奈尔
美国实用主义及其社会意义
经济大萧条和公共事业振兴署(W.P.A.)
在纽约随处可见的欧洲现代主义
纽约的欧洲人
纽约新运动的意义
纽约画派艺术家的共性与差异性
纽约画派艺术中的自动与行动
行动和存在主义
克莱福特·斯蒂尔
阿道夫·戈特利布
弗朗兹·克兰
纽约画派的圈内朋友及圈外朋友
1940年代另一种叙事
雅各布·劳伦斯
海达·斯特恩
路易丝·布尔茹瓦
与纽约画派同时期的摄影
维加和莉赛特·莫德尔
亚伦·西斯金德以及芝加哥学派
3 与欧洲的对话
亚历山大·考尔德
考尔德在巴黎
宇宙意象和活动雕塑
汉斯·霍夫曼
对欧洲风格的借鉴
霍夫曼的艺术理论
霍夫曼的绘画
阿希尔·戈尔基
戈尔基的生活(真实的和杜撰的)
戈尔基风格的发展
戈尔基的晚期作品
罗伯特·马瑟韦尔
与欧洲现代派的知识关联
马瑟韦尔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马瑟韦尔早期事业生涯中的教学、写作和编辑工作
马瑟韦尔的作品
威廉·德·库宁
德·库宁的受训经历和早期艺术生涯
解剖分解为抽象
解剖形式分解为笔触
德·库宁在1950年代的抽象作品
1960年代的《女人》系列以及晚期作品
4 存在主义脱颖而出95
5 1940年代末期欧洲新出现的艺术大师
6 1950年代的一些国际艺术趋势
7 垮掉的一代
8 亚洲和欧洲1950年代后期的先锋艺术
9 符号景象:波普艺术
10 材料的本质:1960年代后期的艺术
11 后现代主义与政治运动
12 整体文化及其对峙
13 1970年代的绘画
14 1980年代
15 不确定的定义
16 全球文化和地域意义
17 模糊了的边界
结语 言为心声——我们时代的倾诉
参考书目
注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