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任人唯贤,选贤与能 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

任人唯贤,选贤与能 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

  • 字数: 1166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11912595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2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是千古不易的规律。历史证明,所用之人贤德与否关系到君主的正邪劳逸,民风的善恶厚薄,国家的治乱兴衰。中国自上古时期就开始了选贤的实践,形成了观贤、用贤、尊贤、赏贤、让贤、远佞等机制,特别是察举制和科举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所坚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以及其中的选拔、晋升、考核、监察、问责等机制,无不汲取了古代选贤任能的智慧,是对贤能政治的继承和发展。
内容简介
“任人唯贤”“选贤与能”是中国古代吏治的精髓。本书分别从经、史、子部典籍中选取历史故事进行阐释。第一章阐释任贤的重要性,论述官员贤德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君主的正邪劳逸、以及民风的善恶厚薄。第二章阐释贤才的标准,以贤德之人、孝廉之人、直谏之人、荐贤之人为例进行说明。第三章阐释选贤举能,内容涉及对人才的考察、荐贤的关键,让贤,以及察举制和科举制这两种选贤的制度。第四章阐释任人唯贤,讨论了在任人过程中四个重要的方面,即尊重人才、辨别人才、采纳贤士建议、以及奖赏人才。中国始终遵循贤能治国,贤能政治的影响也持续到今天。从历史中汲取选贤与能的智慧,可为当今选人用人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出版前言
总序
导语
第一章 任贤的重要性
关乎国家安危:贤人以为宝,邻国不谋伐
关乎君主成败:不计射钩仇,任贤成霸业
关乎君主荣辱:不听贤臣劝,亲无善终
关乎官吏劳逸:子贱治单父,任贤而民治
关乎民风善恶:德化不任刑,嘉禾生中牟
第二章 贤才的标准
贤德之人:唐尧光四表,举舜服九州
孝廉之人:孝子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直谏之人:国无直谏士,岂可曰具官
第三章 选贤与能
观贤:五观辨贤才,所举定良相
举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失亲
让贤:让贤之风盛,晋国所以兴
察举: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
科举:苦读举进士,先忧后乐公
第四章 任人唯贤
辨贤:听言宜观事,观事当察行
尊贤:一沐三握发,一食三吐哺
用贤:栾武子用贤,从善不从众
远佞:不能退不肖,欲存可得乎
赏贤:君臣后同心,合力铸贞观
历史名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