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产业 第3版

文化产业 第3版

  • 字数: 48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大卫)大卫·赫斯蒙德夫(David Hesmondhalgh)
  • 出版日期: 2016-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0229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产业》一书,将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同文化社会学、文化研究、传播研究以及社会理论等研究方法的优点结合起来,概述了围绕着文化产品产生的一系列关键性论争。我社翻译过第一版。第一版的汉译本分为两部分,共8章。而第三版中,优选的变化是增加了第三部分内容(文化产业的变革与延续,1980-2012),扩充为11章。第二版中的第6、7、8章成为第三版第三部分的一部分,并且内容修改幅度较大。经过修订的第三版中,有两章都与新媒体、数字时代有关,作者在新版序言中表示这是由于数字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巨大。此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变化,作者更新了引用与参考的文献,加入了一些个人的新观点。作者在新版前言中表示,该书的主要目的是以平衡的历史学观点去考察文化产业的变化,并对其作出解释。
目录
导论变迁与延续,权力与创意
一、概述变迁以及延续的重要性
二、为什么文化产业很重要
三、本书论述纲要
四、文化产业的定义问题
五、对此处使用的定义和假设的一些反对观点
六、替代性术语
七、从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到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
八、文化产业的特征:制作文本的产业
九、致读者
第一篇分析框架
第一章文化理论、文化生产理论
一、媒介和文化经济学
二、传播学研究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何种政治经济学
五、文化社会学和组织管理研究
六、激进的媒介社会学/媒介研究
七、文本问题
八、文化研究的成就与局限
九、媒介产业和媒介生产的文化研究方法
十、本书采用的方法
第二章20世纪的文化产业:关键特征
一、文化生产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作用
二、商品化问题
三、商业产权和结构
四、组织、管理和创作自主权
五、文化作品的质量
六、国际化和美国的统治
七、主导技术
八、文本变迁
第三章解释文化产业
一、如何解释变迁:简化论的三种形式
二、文化产业变迁与延续的大环境(1945-1990)
三、政治经济的变迁:经济大衰退
四、政治和规制的变迁: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五、商业策略的转变
六、社会文化及文本的变迁
七、技术变迁:信息技术与消费类电子产品
第二篇政策变迁
第四章电信和广播的市场化
一、放松监管、重新监管与文化市场化
二、电信和广播:为什么政府会干预
三、20世纪80年代:理论依据瓦解,市场化接踵而来
四、四次市场化浪潮
五、美国传播政策的变化(1980-1990)
六、其他发达国家广播政策的变化(1985-1995)
七、公共电视网面临冲击:变迁的个案研究
八、第三次市场化浪潮:过渡中的混合社会(1989年以来)
九、第四次市场浪潮:融合与国际化(1992年以后)
第五章政策的深远变迁:著作权和创意崇拜
一、著作权
二、文化政策:创意产业时刻
第三篇文化产业中的变迁与延续:1980-2012
第六章产权、结构和规模
一、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并购热--第一次世纪大逆转
二、新一代巨型公司:强者愈强
三、集团化:从协同到整合
四、纵向一体化
五、产权变得更加集中?这很重要吗?
六、小公司不断涌现
七、独立性、公司内部网络和联盟
八、文化产业规模变大了吗?
九、继续商品化
第七章创意和商业、组织和劳动者
一、管理文化产品:对创意的从松控制,对发行的从紧控制
二、市场营销和市场调研日益重要
三、对创意的控制:从紧还是从宽?
四、劳动分工和工作条件
五、不同角色中文化工作的条件和状况
第八章国际化:既非全球化,也非文化帝国主义
一、美国文化主宰地位背后的因素
二、既非文化帝国主义,亦非全球化
三、电视和地缘文化市场
四、东亚电视的崛起
五、国际电影产业:好莱坞的力量
六、其他产业、其他文本:印度和中国香港
七、文化帝国主义与流行音乐
第九章数字化与互联网
一、新媒体与数字化:炒作的背后
二、数字乐观主义者及其主张
三、数字乐观主义批判及三种困境
第十章互联网和数字化对当前文化产业的影响
一、危机四伏的音乐产业:从真实中鉴别炒作行为
二、电视:意味深长的消费者控制?
三、报纸、期刊和图书
四、数字游戏产业
第十一章文本:多元化、质量与逐利
一、选择、多元化与多样性
二、社会公正与文本变迁
三、社会分裂与市场细分
四、质量下滑了?
结论文化生产的新时期
一、变迁的程度
二、评价变迁与延续
三、解释变迁与延续
四、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