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舍自述

老舍自述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老舍
  • 出版日期: 2018-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43677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老舍自述(注疏本)》是世界文坛长时间关注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自述一生,中国老舍研究会、老舍家人推荐版本。本书共计四十万余万字,其中十多万字是注释,由老舍研究专家徐德明和易华两位教授从《老舍全集》中选择、截取老舍先生自述作品的原文,精心连接,整合而成。书中所截取的自述是老舍先生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自我写照,内容包括至亲朋好友,怀念故乡,旅居观光的记录、写作的总结、家庭生活的体会等等,都是真情实事的描述。本书集传记、史料、论述于一身,而且图文并貌,图文并茂、尽大可能保持了老舍先生自述的原貌,将这些珍贵的一手材料编辑成为忠实于原作者的“自传”,弥补了老舍先生晚年没有写下一本自传的缺憾。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的寓意,后改名“老舍”。老舍先生是满族正红旗人,他的创作具有很鲜明的北京本土特色,不管是其剧本还是小说,读者都能领略到浓郁的京味儿。1966年,在“”的迫害下,老舍先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我国近代文学目前严重的损失之一。
老舍先生的戏剧成就很好高,《茶馆》《龙须沟》是中国戏剧领域的丰碑,另外老舍先生创作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也是广受读者喜爱,老舍先生也因此以得票m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目录
序言
序诗
第一章 童年习冻饿
第一节 “庆春
第二节 父亲
第三节 母亲
第四节 入学
第五节 没有故事
第二章 ?口四方
第一节 “五四
第二节 小型的复活
第三节 英国
第四节 新加坡
第三章 壮岁饱酸辛
第一节 济南
第二节 青岛
第四章 八方风雨
第一节 开始流亡
第二节 在武汉
第三节 写通俗文艺
第四节 文协与会刊
第五节 入川
第六节 滇行与青蓉行
第七节 多鼠斋与贫血
第八节 “文牛”与“愚人
第九节 在北碚
第十节 望北平
第五章 旅美译介
第一节 旅美观感
第二节 写与译
第三节 启程
第六章 晚年逢盛世
第一节 由三藩市到天津
第二节 我爱新北京
第三节 壮游
第四节 家居生活
第七章 文章太平
第一节 办公
第二节 戏曲改进
第三节 “歌德
第四节 十年笔墨
第五节 《茶馆》的侧面消息
第六节 改造思想
第八章 滚滚横流水
第九章 茫茫末世人
后记
附录 原版后记
摘要
    靠前节 “庆春”
     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
     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
     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
     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自古为然。姑母是寡妇,母亲与二姐也是妇女;我虽是男的,可还不堪重任。
     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的。幸而大姐及时地来到。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大姐把我揣在怀里,一边为母亲的昏迷不醒而落泪,一边又为小弟弟的诞生而高兴。二姐独自立在外间屋,低声地哭起来。天很冷,若不是大姐把我揣起来,不管我的生命力有多么强,恐怕也有不小的危险。
     在生我的第二天,虽然母亲是那么疲倦虚弱,嘴唇还是白的,她可还是不肯不操心。她知道:平常她对别人家的红白事向不缺礼,不管自己怎么发愁为难。现在,她得了“老”儿子,亲友怎能不来贺喜呢?大家来到,拿什么招待呢?父亲还没下班儿,正月的钱粮还没发放。向姑母求援吧,不好意思。跟二姐商议吧,一个小姑娘可有什么主意呢。看一眼身旁的瘦弱的、几乎要了她的命的“老”儿子,她无可如何地落了泪。
     第二天早上,二哥福海搀着大舅妈来到。
     他知道母亲要说什么。“您放心,全交给我啦!明天洗三,七姥姥八姨的总得来十口八口儿的,这儿二妹妹管装烟倒茶,我当厨子,两杯水酒,一碟炒蚕豆,然后是羊肉酸菜热汤儿面,有味儿没味儿,吃个热乎劲儿。好不好?有爱玩小牌儿的,四吊钱一锅。您一丁点心都别操,全有我呢!完了事,您听我一笔账,决不叫您为难!”
     他的确有些本领,使我的洗三办得既经济,又不接近违背“老妈妈论”的原则。
     正十二点,晴美的阳光与尖溜溜的小风把白姥姥和她的满腹吉祥话儿,送进我们的屋中。
     白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二哥带来的)里倒上了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说着吉祥话儿。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这些钱与东西,在很后,都归“姥姥”拿走。虽然没有去数,我可是知道落水的铜钱并不很多。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感谢白姥姥的降格相从,亲自出马,同时也足证明白姥姥惹的祸大概并不小。
     边洗边说,白姥姥把说过不知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大家听了,更加佩服白姥姥――她明知盆内的铜钱不多,而仍把吉祥话说得完接近全,不偷工减料,实在不易多得!虽然我后来既没作知县,也没作知州,我可也不能不感谢她把我的全身都洗得干干净净,可能比知县、知州更干净一些。
     洗完,白姥姥又用姜片艾团灸了我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因此,我一直到年过花甲都没闹过关节炎。她还用一块新青布,沾了些清茶,用力擦我的牙床。我就在这时节哭了起来;误投误撞,这一哭原是大吉之兆!在老妈妈们的词典中,这叫作“响盆”。有无始终坚持不哭、放弃吉利的孩子,我就不知道了。很后,白姥姥拾起一根大葱打了我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
     这棵葱应当由父亲扔到房上去。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父亲回来了。屋中的活跃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进来,大家便一齐向他道喜。他不知请了多少安,说了多少声“道谢啦!”,可是眼睛始终?着炕中间。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浑身一尘不染,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头发虽然不多不长,却也刚刚梳过。我的啼声也很雄壮。父亲很满意,于是把褡裢中两吊多钱也给了白姥姥。
     P6-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