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 字数: 2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庄海洋,于旭 著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21905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作者庄海洋、于旭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之后完成的专著。隔震技术是结构抗震领域中的-个热点。作者通过本书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在此领域的研究高度和深度。本书共包括10章:靠前章绪论,第2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第3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技术,第4章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第5章一般土性地基上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第6章软夹层地基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第7章不同土性地基上隔震结构振动特性的对比分析,第8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第9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靠前0章考虑SSI效应时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动力的能量分析法。
全书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适合广大建筑结构、岩土工程专业的师生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庄海洋,1978年2月生,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后,江苏宿迁人,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交通学院轨道交通系主任。主要从事土动力学、地铁地下与高架结构抗震和土一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等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和省重点项目5项。
已在《Soil Dynamic&Earthquake Engineering》、《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和《岩土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近四十篇。
目录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抗震与隔震的对比
1.2.2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1.2.3隔震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1.3.1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1.3.2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4土-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4.1模型试验
1.4.2数值分析法
1.4.3简化计算方法
1.5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本书研究内容
1.5.1研究课题的提出
1.5.2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2.1引言
2.2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非线性问题
2.2.1土体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研究
2.2.2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动力本构模型
2.2.3铅芯橡胶支座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
2.2.4土-桩动力相互作用的接触非线性
2.3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人工边界
2.3.1粘滞边界
2.3.2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法
2.4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网格划分技术
2.5动力平衡方程的积分方法及其稳定积分时间步长
2.5.1基于隐式的动力平衡方程积分法
2.5.2基于显式的动力平衡方程积分法
第3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技术
3.1引言
3.2模型体系相似比设计
3.3隔震结构模型设计
3.3.1上部结构设计
3.3.2隔震支座设计
3.4模型桩基础设计
3.5模型箱和模型土的设计
3.5.1模型箱设计
3.5.2模型土的选取和制备
3.6输入地震动的特性
3.7试验过程设计
3.7.1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
3.7.2不同土性地基上非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
3.7.3不同土性地基上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
第4章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4.1引言
4.2模型体系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4.2.1模型隔震结构的自振频率
4.2.2模型隔震结构的振型
4.3模型隔震结构加速度反应及层间变形
4.4隔震结构层间剪力反应
4.5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的隔震效果分析
4.6隔震层恢复力特性分析
4.7隔震支座竖向力和位移特性分析
4.8本章小结
第5章-般土性地基上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5.1引言
5.2-般土性地基上模型试验体系的动力学特性
5.3-般土性地基的动力反应分析
5.3.1模型地基的边界效应验证
5.3.2-般土性地基的动力放大效应
5.3.3-般土性地基的滤波作用
5.4-般土性地基上基础及隔震层的转动效应
5.5-般土性地基上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5.5.1隔震笫构楼层加速度放大倍数
5.5.2隔震结构层间剪力反应
5.6本章小结
第6章软夹层地基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6.1引言
6.2软夹层地基的地震反应分析
6.3隔震层的振动特性分析
6.4隔震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
6.5基础及隔震层的转动效应
6.6本章小结
第7章不同土性地基上隔震结构振动特性的对比分析
7.1引言
7.2不同地基条件下的试验概况
7.3试验宏观现象分析
7.4不同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动力特性的对比分析
7.5不同地基上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对比分析
7.6不同地基上隔震层隔震效率的对比分析
7.7本章小结
第8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8.1引言
8.2土-桩-隔震结构动力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8.2.1模型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
8.2.2土-桩-隔震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8.3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
8.4模型试验体系地震反应的对比分析
8.4.1刚性地基隔震结构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
8.4.2软夹层地基上隔震结构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
8.5SSI效应对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分析
8.6软夹层地基结构地震反应的数值分析
8.7本章小结
第9章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9.1引言
9.2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动力特性的简化算法
9.3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简化算法
9.4模型振动台试验工况
9.5简化计算方法的验证
9.5.1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对比
9.5.2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
9.6简化计算模型参数分析
9.7本章小结
第10章考虑SSI效应时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动力的能量分析法
10.1引言
10.2能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平衡方程
10.3基于试验的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耗能分析
10.3.1耗能分析计算参数
10.3.2刚性地基上隔震结构体系的耗能分析
10.3.3软夹层地基上土-桩-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耗能分析
10.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