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由卡耐基开创并倡导的个人成功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有志青年迈向成功的阶梯,通过他的传播和教导,无数人明白了积极生活的意义,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 我从8岁就开始读卡耐基先生的著作,现在的年轻人们,你越早读卡耐基的作品,你的人生就越早获得启发。——沃伦•巴菲特(股神、全球投资商) 戴尔•卡耐基的这些原则如魔术般令人震惊,他改变了3亿人的命运和生活。——鲁伯特•默多克(美国传媒大亨)
《人性的弱点》作为卡耐基成功的励志经典,荟萃了卡耐基思想理论精华的部分。该书在1937年首次出版,刚一上市就风靡全球,几十年间被翻译成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全球总销量已达1.5亿余册,被视为社交心理和沟通技的“《圣经》”。它改变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爱迪生、爱因斯坦、甘地、华特·迪士尼、希尔顿、王永庆等大批名人都深受卡耐基思想和观点的激励和影响。
修订版前言
本书创作的初衷
从本书中获取大效益的九条建议
第一篇 与人交往的基本技
第1章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第2章 与人交往的秘诀
第3章 依此行事左右逢源,否则只会孤立无援
第二篇 让人喜欢你的六种方法
第1章 依此行事,广受欢迎
第2章 留个好印象的简单方法
第3章 不依此行事,必然要碰壁
第4章 成为健谈者的简易方法
第5章 如何使人发生兴趣
第6章 如何让人立即喜欢你
第三篇 如何让人认同你的想法
第1章 你无法在争论中获胜
第2章 如何避免树敌
第3章 有错就要承认
第4章 一滴甘露
第5章 苏格拉底的秘密
第6章 处理抱怨的可靠途径
第7章 如何取得合作
第8章 一个创造奇迹的公式
第9章 人之所欲
第10章 人人喜欢的诉求方式
第11章 影视行得通,你何不效仿?
第12章 无计可施,此法一试
第四篇 身为领导如何改变他人而不加冒犯或不招怨恨
第1章 如果必须挑错,请你这样开场
第2章 如何批评而不招怨恨
第3章 先讲你自己的错误
第4章 没人喜欢接受命令
第5章 让对方保留面子
第6章 如何激励人们迈向成功
第7章 给狗一个美名
第8章 使错误显得易于纠正
第9章 让人乐于按你的想法行事
成功的捷径
卡耐基作品目录
第1章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1931年5月7日,纽约市一桩骇人听闻的追捕达到阶段。凶手是烟酒不沾的“双枪”克劳利,经过几周的搜捕,他被包围后困在其情人位于西区大道的公寓里。 一百五十名警察和侦探围住他在顶楼的藏身之处。他们在屋顶上凿洞,试图用催泪瓦斯将凶手克劳利熏出来。接着,他们把机枪架在四周的建筑上。在随后的一个多小时,纽约这个高档住宅区内回荡着手枪射击和机枪“嗒哒哒”的声响。克劳利蹲在一把堆满填料的椅子后面,连续不断地向警方开枪。上万人激动地围观这次枪战,纽约街头以前还从未出现类似的场面。 克劳利被捕后,警署总督E.P穆罗尼宣称这位双枪歹徒是纽约历史上危险的罪犯之一。总督还说:“他会信手杀人。” 可是,“双枪”克劳利如何看待自己呢?我们知道当警方向公寓开火时,克劳利写了一封“敬启者”的信。在他写信的过程中,伤口流出的血在纸上留下了一道红迹。信中克劳利说:“在我的外表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也是一颗仁慈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此事不久前,当克劳利在长岛的一条乡村公路上跟一位女伴调情时,突然警察走到他的汽车旁边说:“让我看一下你的驾照。” 克劳利二话不说,拔出手枪连开数枪,那位警察应声倒地。在警官倒地的瞬间,克劳利纵身跳出汽车,抓起警察的手枪,又朝俯卧的躯体开了一枪。正是这样一位凶手说:“在我的外表下面,是一颗疲惫的心,也是一颗仁慈的心,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克劳利被判用电椅执行死刑。当他走进新新监狱的行刑室时,他难道会说“这就是我杀人的下场”?不!他会说“这是我自卫的后果”。 这个故事的含意在于,“双枪”克劳利对自己毫无责备。 这在罪犯中是一种异常态度?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请听下面的话:“我用一生之中美的岁月,为人们送去轻松的欢乐,帮他们过上幸福的时光;而我得到的只是侮辱,我成为了四处追捕的对象。” 这些话出自阿尔‘卡彭之口。没错!他是美国臭名昭著的公敌,芝加哥最恶毒的黑帮头领。卡彭并不谴责自己。其实,他认为自己是公共赞助人,一位没有得到人们赞赏并被人误解的公共赞助人。 倒在纽瓦克黑帮的枪口下之前,达基·舒尔兹也这么认为。作为纽约最可恶的地痞,达基·舒尔兹接受报纸采访时说他是一位公共赞助人,并对此深信不疑。 我曾与刘易斯·劳斯保持有趣的通信联系,他在纽约新新监狱担任狱长多年。针对这个话题,他宣称:“新新狱很少会有罪犯认为自己是坏人。他们和你我一样都属人类,所以他们会自我辩解。他们会告诉你自己为何会去撬保险箱或者随意扳动手枪。不论逻辑对错,他们大多都会竭力通过辩解为自己的反社会行为正名,并最终坚持认为他们绝不应该遭到监禁。” 如果阿尔·卡彭、“双枪”克劳利、达基’舒尔兹和高墙之内的男女罪犯毫无自责,那你我接触的人群又如何呢? 创立个人连锁商店品牌的约翰·沃纳梅克曾经坦言:“我在三十年前就明白,斥责是愚蠢的事情。即便不抱怨上帝没把智力分配均匀,我要克服自己的局限也已经极为费事了。” 沃纳梅克很早就洞悉到这一点,而我在世界上蹉跎了三十多年才恍然醒悟:在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人们都不会批评自己,无论他们行事错到何种程度。 P3-5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