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阎崇年讲谈录

阎崇年讲谈录

  • 字数: 20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无
  • 出版日期: 201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08266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阎崇年讲谈录(读史阅世五十年)》是有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多场精华演讲、报告的讲稿合集。全书分为读书治学、地方人物、以史为鉴三大篇章,共十四篇。本书中,作为史学家,阎先生将多年来致力清史研究的成果用通俗化的语言方式展现出来,让读者对清代有一个客观、完整的了解,拓宽了历史视野,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事业有成的八十岁的老者,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读书治学的心得,以及为人处世的经验精粹出来分享给大众,以期对普通读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和裨益。
作者简介
阎崇年,1934年生,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有名历史学家,研究清史、满学,兼及北京史。出版《阎崇年集》(二十五卷),曾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 《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等,在靠前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作品被翻译成英、德、法、韩等国文字。
主要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等。
目录
自序
读书修身篇
读书与践行
一、读书四宜
二、读书四忌
三、践行四要
康熙的读书之道
一、读书学习的四个阶段
二、读书学习的四种境界
三、读书学习的四点经验
良师益友话读书
一、书为师友
二、择书“五要”
三、读书“五贵”
四、读书之用
治学“八议”
一、定向
二、执著
三、贵悟
四、学机
五、胆识
六、改错
七、不器
八、四合
人物地方篇
康熙:千年一帝
一、三种评价
二、主要贡献
三、千年一帝
四、盛世宝鉴
康熙帝勤奋学习与严格教子
一、日讲、经筵、自学
二、热爱自然科学
三、重视子孙教育
袁崇焕其人、其事、其精神
一、仁:仁爱亲民
二、智:以智求新
三、勇:勇敢拼搏
四、廉:清正廉洁
扬州:康熙南巡下扬州
一、康熙帝南巡的原因、条件和期待
二、康熙帝六次南巡的过程
三、康熙帝南巡与扬州的关系
北京:“平西府”是吴三桂的王府吗
一、奥运结缘
二、意外大礼
三、双档合璧
四、尘埃落定
五、王爷乔迁
六、王府平毁
镇江:文宗阁与《四库全书》
一、文宗阁的复建
二、关于《四库全书》的两大问题
三、《四库全书》的价值
四、自古才人多磨难
附录一:阎崇年就文宗阁复建一事致信时任镇江市委书记兼市长许津荣
附录二:许津荣书记的回信
以史为鉴篇
读史·治国·修身
一、读史
二、治国
三、修身
明亡清兴的历史启示
一、从断代入手学习历史
明亡清兴的两个关节点
二、明朝亡于“分”
三、清朝兴于“合”
四、读史阅世五十年
民族与边疆问题的历史思考——屏障中原关盛衰
一、民族问题的纵向思考
二、疆域问题的横向思考
三、民族边疆的当代思考
正确传承历史:从戏说到正说
一、传承历史的三维思考
二、秘史与正史的关系
三、历史传承文化责任的问题
后记
摘要
    
八、四合
我经常看历史书,特别喜欢看历史人物传记。《清史稿》传记人物十万以上,明清人物传记二十万以上,算上地方志中人物传记至少在百万人以上。我思考一个问题,历目前的人物,成功者少,失败者多。成功的人物原因很多,诸如门第高,天时好,特殊机遇等等;但是所有成功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两个字“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那么多失败的人物,可以说各有各的原因,诸如性格不好,人际关系不好,总而言之,各有其因。但是,所有失败的人也有共同的原因,就是三个字“四不合”——天不合、地不合、人不合、己不合。《孟子·公孙丑》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重点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强调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但并没有论述天、地、人、己之间的历史哲学关系。每一个人都处在天、地、人、己的四维关系之中。
首先是天合。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董仲舒也说过:“天人之际,合二而一。”天,可以有多种解释,天理、天道、天命、天意、天帝等,我这里重点是说天时。天时太重要了,如果努尔哈赤早生一百年,明朝还处在强大的时候,你在东北稍一动就把你消灭了,不会有清朝;同样,努尔哈赤晚生一百年也没有清朝,李自成在北京做皇帝了。我们做事情要有一个天时。我去深圳,深圳市委书记先生请我去给常委们做报告。我在报告里说,深圳现在一年几千个亿,这里有“天时”,没有改革开放的大天时,深圳还是个小渔村呢。
其次是地合。地合是一个人成败的重要因素。比如被《清史稿》纂者誉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的曾国藩,湖南湘乡人,进士出身,在北京做礼部侍郎。母亲病故,回乡守制。太平军兴,打到湖南。曾国藩招募“湘勇”,组织湘军,为清社稷,立下大功。如果曾国藩还是在北京做礼部侍郎,那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曾国藩。湖南的“地合”对曾国藩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再举个当代的例子,我去广东东莞袁崇焕的老家考察。我请村支部书记带我到村里很穷的那家去看看,一看,不得了,这家居住独立一栋六层小楼,一层是客厅,二层是主卧,三层是儿子的卧室,四层是女儿的卧室,家电家具等都是全套,第五层是仓库,第六层没有装修。我问为什么六层不装修?回答说因为没有用。我又问盖这么多层做什么?回答:攀比。我看村长的办公室有我们屋的两个大,房高大约十米,屋里可种树,他说当村长损失很大,他不愿做,其实村长工资一年二十多万。我说这就是地合,因你毗邻香港。地合是很好重要的,当下的如诸位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占有地利,如研究家具、陶瓷、字画、典籍等,随便拿出一件东西都是国宝,多好的地合条件,换一个地方就不行。
    再次是人合。人际关系,大家都很熟悉。我不多谈。
复次是己合。现在好多人不重视己合。有人问己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主要是两条:一是生理平衡,二是心理平衡。关于生理平衡,《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所以要注意生理平衡,劳逸结合,强身固本,健康长寿。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也告诫:“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今天追名,明天逐利,天天繁忙,就是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很后病了,听任医院摆布,甚至于一命呜呼。英年早逝者固然可敬,但忽视生理平衡,造成人生一大悲剧,则警然可鉴。关于心理平衡,也很好重要。很近几年我做了一个分析,凡中年得癌死的人除了遗传基因外,百分之八十是长期心理郁闷。我有一次在一个高端报告会上说了上述统计数字,某市委组织的部长站起来说,他对管辖干部得癌死的做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结论是凡得癌死的百分之百长期心理郁闷。北京精神病患者比例高得出奇。咱们做家长教育子孙,都希望他们在校考靠前,考重点大学,很少教育他们“四合”,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处理天、地、人、己的关系,这个受益终生。北京有一个五百强俱乐部,都是石化、首创、首钢等大企业的老总,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几年民营资本家跳楼、自杀、猝死的有一千多人,他们为什么死了,就是己合没处理好。成功人物也有失败的时候,努尔哈赤总体是成功的,但宁远战役就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也是四不合。萨尔浒大战胜利者四合,失败者则四不合。一个人成功了,基本因素都是四合;一个人失败了,基本因素都是四不合。
P67-6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