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确定法律概念研究

不确定法律概念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吴国喆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3452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概念的确定,是语言逻辑的理性要求。但是社会生活复杂,不确定情况也是常态,因此,法律特别是民法,在规范社会和调整人们生活秩序中,其规范层面的不确定概念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术语概念。对这一领域的专门研究,就凸显出应有的理论价值与迫切的现实需要。在民法典规范体系中,有诸多不确定概念,这些不确定概念的具体化问题,决定着对于纠纷进行裁决处理时,民事责任如何的度量问题。所以,研究不确定概念,以及其界限、裁量尺度都是民事法律中的重大问题。本书研究可对民法科学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其学理意义突出。
内容简介
不确定法律概念是成文法适应丰富多彩现实社会生活的技术手段,由于词汇比较模糊,其内涵和外延均不确定,只有借助于具体的个案事实才能明确其意义。司法实践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将这类不确定法律概念应用于具体个案。从裁判的视角看,是对实际案件具体法律问题的解决,从法律概念的角度观察,则属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本书的基本问题意识是,如何恰当地实现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具体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特别是方法论方面的意义。本书聚焦于两大问题,分为上下篇。上篇是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理论体系,包括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生成原因、类型及价值等;下篇是不确定法律概念具体化的各类方法,包括基本理论、具体化的要求、一般方法、法律解释和类型化。就其关系而言,上篇是下篇的基础和前提,而下篇才是本书所欲解决的核心和重难点问题。
作者简介
吴国喆,法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法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委法律顾问。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级领军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法学院和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法律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专著《权利表象及其私法处置规则》,译著《民事救济法:案例和解释》(理查德·L.哈森著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基础理论、合同法和侵权法。
目录
上篇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基本含义
第二节本质属性
一、与确定概念之间只是一种量的相对差别
二、由核心和外围两部分构成
三、是法律概念不确定性的典型表现
第三节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特征
一、概括性
二、模糊性
三、多义性
四、灵活性
第二章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近似概念
第一节不确定法律概念与一般条款
一、一般条款的认识论基础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与一般条款的关系
第二节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
一、裁量与行政裁量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