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间是秀丽的

人间是秀丽的

  • 字数: 1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作者: 季羡林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35191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收录《榜样阅读》推荐《不完满才是人生》,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成功》等经典篇目,人民日报、读者文摘、樊登读书、十点读书各大阅读平台推荐作家。 通读季羡林散文全集,精挑细选,优中选优,集中凸显季羡林人生随笔创作的艺术成就,一册在手,精华全收。季羡林先生说:“我真觉得,人间是秀丽的;我真觉得,生活是可爱的。”代表了季先生的人生态度,也是此次版本编选的主旨。
内容简介
分四辑:人间百相、人间况味、人间思绪、直面人间。集中收录季羡林谈人生的睿智随笔,大者有如何看待人生,如何面对老年,小者到怎样看待爱情、成功、压力、倒霉等具体的人生百相,怎样体会具体的人生况味,都是切身感悟,肺腑之言。季先生长寿,他一个世纪的阅历饱含的人生的智慧,片言只语,点滴启示,就可让当下人受用无穷,获得万般自在。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目录
人间百相
成功
爱情
坏人
傻瓜
送礼
谈孝
论朋友
谈礼貌
赞“代沟”
漫谈消费
漫谈撒谎
论说假话
漫谈伦理道德
人间况味
容忍
毁誉
论恐惧
论压力
老年十忌
世态炎凉
趋炎附势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满招损,谦受益
缘分与命运
谦虚与虚伪
走运与倒霉
人间思绪
八十述怀
1995年元旦抒怀
九十述怀
九三述怀
三思而行
做真实的自己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希望在你们身上
目中无人
大放光明
长寿之道
老少之间
直面人间
人生
再谈人生
三论人生
老年
谈老年三则
三辞桂冠
做人与处世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不为
一寸光阴不可轻
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笑着走

摘要
     成功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噼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 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号召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接近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接近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2000年1月7日 爱情 人们常说,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恒的主题。不同意这个意见的人,恐怕是不多的。爱情同时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即使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与爱情接近“拜拜”;在这之前也曾膛过爱河,受过爱情的洗礼,有名的例子不必向古代去搜求,近代的苏曼殊和弘一法师就摆在眼前。 可是为什么我写“人生漫谈”已经写了三十多篇,还没有碰爱情这个题目呢?难道爱情在人生中不重要吗?非也。只因它太重要,太普遍,但却又太神秘,太玄乎,我因而不敢去碰它。 中国俗话说:“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的。”我迟早也必须写关于爱情的漫谈的。现在,适逢有一个机会,我正读法国大散文家蒙田的随笔《论友谊》这一篇,里面谈到了爱情。我干脆抄上几段,加以引申发挥,借他人的杯,装自己的酒,以了此一段公案。以后倘有更高更深刻的领悟,还会再写的。 蒙田说:我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友谊的位置上。“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 总之,在蒙田眼中,爱情比不上友谊,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个人觉得,蒙田的话虽然说得太激烈,太偏颇,太特别,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有合理的实事求是的一方面。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世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笼统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蒙田显然属于现实主义,他没有把爱情神秘化、理想化。如果他是一个诗人的话,他也绝不会像一大群理想主义的诗人那样,写出些卿卿我我、鸳鸯蝴蝶,有时候甚至拿肉麻当有趣的诗篇,令普天下的才子佳人们击节赞赏。他干净利落地直言不讳,把爱情说成是“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对某一些高人雅士来说,这实在有点大煞风景,仿佛在佛头上着粪一样。 我不才,窃自附于现实主义一派。我与蒙田也有不同之处:我认为,在爱情的某一个阶段上,可能有纯真之处。否则就无法解释,据说日本青年恋人在相爱达到优选潮时有的就双双跳入火山口中,让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 像这样的情况,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