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不出的风景 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 第2版

走不出的风景 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 第2版

  • 字数: 25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苏力
  • 出版日期: 2022-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29160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我只是在谈修辞吗? 我是一个法律人!我是一个死不悔改的理想主义者和英雄主义者。 2.苏力式的致辞,从北大法学院出发。传递阳光的碰撞,启航多汁的人生 3.说给最残忍的六月,也说给最怀念的时光。提醒你在不可能的告别之后,柔软地想起 4.近50篇致辞,从大学出发。勾连修辞学与法学,沟通文本与实践。在修辞的“风气”中感受修辞家的“风格”。在风景中看见风景,在修辞中不见修辞。 5.法学院院长的修辞术,法学家的抒情美文。始于重申的祝福,终于古老的离愁。不捐萤火虫的光亮,不弃废弃的石头 6.兼容“小情”与“大气”,并包社会与天下。一面修辞,一面反省修辞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力教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10年任期内各种致辞的汇集,主要是迎新和毕业致辞。苏力的致辞一洗官腔套话,贴近年轻学生的心灵与生活,在当时就引起了校园轰动,并逐渐成为每年6月(毕业)和9月(迎新)学生们翘首期待的一道风景。苏力的致辞还引领了一股清新致辞的风气,从苏力开始,一系列大学校长、院长的清新致辞纷纷涌现。在书中,苏力还专门讨论了大学致辞与政治修辞,阐述他表里如一的致辞理念,这对于教育界同人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本书第二版改正了原书中的错讹,重新调整了每篇文章的语句,使全书表述更为流畅的同时也对最后两篇修辞文章进行了调整补充。
作者简介
苏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1970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回北大法学院执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先后发表论文、书评200余篇,出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等个人专著、文集和译著20余部。
目录
新版序
Re: 致辞与山寨
自序
想起校园
你我都如流水
迎接挑战
你们不再提问了
珍重自己
发现你的热爱
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这一刻,你们是主角
走不出的风景
这里是北大法学院
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
第一个梦想成真
……
摘要
     你我都如流水 同学们,老师们,下午好! 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集会,欢送即将毕业的2001届北大法学院毕业生。他们将远行;他们把青春中好看丽的一段时光留给了北大,留给了我们的北大法学院;北大、法学院因他们而美丽、年轻。让我们祝福他们,也感谢他们。 我当过军人。进军营第一天,我就被告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不过是那流过军营的潺潺之水。而今天我才突然感到,其实北大、我们的法学院也是如此,一年年迎来送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告别之际,说这样的话,也许有点伤感,尤其是你们这些即将远行的人,尤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尤其是你们这些因依赖符号为生而更为敏感的年轻人。但如果想穿一点,其实我们这些在此继续安营扎寨的学生和教员,对于北大来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都不过是那一线流水。 流水是我们分享的命运;我们都将远去,留下的只是这个北大,这片山河。 “北大是常为新的”,鲁迅先生说。其实北大更是常青的,常青就因为有你们和我们这些流水。你我把青春留在了这里,把青春的欢乐和痛苦都留在了这里,把一些浅薄的深刻和一些深刻的浅薄留在了这里,我想,还有一些同学把自己的初恋永远掷进了未名湖。一些梦想消失了,却获得了另一些梦想。正是青春和这些青春伴侣养育了北大的常新和常青。 流水向何方?在江河湖海?在大洋彼岸?在高天流云?但不会忘记的,我相信你们,不会忘记曾让你欣喜若狂也曾让你焦躁不安、让你由衷赞美甚或也曾让你愤愤诅咒过的北大和北大法学院。这里有你永远不再归来的青春!北大就是你这一切的标识,北大法学院就是你这一切的象征。而这,就足够了! 祝你们平安,祝你们幸福,祝你们成功!谢谢。 迎接挑战 2001年入学的各位同学,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你我心中中国优选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你我心中中国优选的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这一刻,对于我们这些久待北大法学院的教员来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对于你们,我相信,特别是对于第一次踏进北京大学的同学来说,这将是你们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在这一刻,我不可能说很多;只想对大家说,特别是对本科生同学说,要准备迎接挑战。 所谓挑战,也许你们首先会想到学习。其实我最不担心的就是你们的学习。你们都是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挑出来的。我相信你们接近有智识能力,应对一切学习上的困难。当然学习不仅仅是听课、读书。其实我们这些老师能教给你们的不会很多,更多的要靠你们从综合性大学的北大校园中学习,你们相互学习,在中国迅速变革的社会中学习。而且,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很不一样,知识的记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培养学习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综合运用。这些都要求你们有所变化。但是,我相信,对于你们来说,一系列更重要的挑战是在学习之外。 首先,你们要学会接受失败。你们每个人,至少绝大多数,一直是当地各校的佼佼者:是独生子女,在中小学和家庭受到种种特别的关怀和照顾。来到北大法学院,更可能令你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在这个意义上,你们是天之骄子;你们身上承担着沉重的社会期待和自我期待。然而,在北大,你们会发现,什么才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什么是“各庄的地道都有许多高招”1。一个不起眼的同学都可能在某个方面比你出色。我敢保证,你们当中,许多人将在北大迎来对自己能力和期待的第一次反思。除一个人外,你们不可能都总成绩全班第一,甚至不大可能指望自己某门课获得全班第一,更不可能在学习之外其他所有方面都全班第一。 挫折不仅来自学习,还会来自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你们必须从现在起调整自己的心态,准备接受这一切,甚至准备接受“失败”,学会如何坦然面对这种“失败”。 我给失败打了引号,因为失败是相对的,相对于你的目标,更相对于作为你失败参照系的他人。这里隐含着你们的第二个挑战,就是要学会在竞争中、在市场上——实际就是在一个小集体中乃至在更大的社会中——把握和发展自己。不仅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向其他同学学习。我特别强调培养团队精神。 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