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散文篇
一 临水见花影
2020年的后一天
Ms MIN
变天与变心
春日花
黄金镯
金刚石镯子
快乐的时候
七巧
叹息桥
糖炒栗子
桃花开
袜子
我终于懂得张爱玲为什么不想做妈妈了
禧
心经
月季
二 随景照灵犀
初心
动物园哭泣记
豆沙
繁花凋
给从前的爱
假如让我说下去
牡丹与芍药
念念
枇杷记
睡眠
岁寒
玄宗王皇后
羊绒命
杨梅
雨天
鸳鸯锦
校庆
三 凡世拂微尘
2020年的下半年
不说话
大雪
冬日临
冬日月季
粉晶
封锁小记1
封锁小记2
封锁小记3
海螺珠
寒衾
忽而春天
解锁记
买花记
梅花自顾自老去
母与子
平安夜
平凡记
清心丸
秋月梨
雀言
寿山堂
摔
小雪
新年穿什么
一个人过年
颐和金桂
种月季
四 行路看浮云
暴雨将至
成都
东京
富士山
红磡
栗子蛋糕
落泪地
轻井泽
三亚1
三亚2
三月的后一天
晚秋
我有一个朋友之凉扇
我有一个朋友之真丝
许留山
一年又一年
珍珠
煮奶茶
小说篇
小姨太
春
鸡饭的故事
清洁
情人节
去你向往的世界
我没有姓名
puppy love
食粥记
后记 如影随形
2020年的后一天 2020年的后一天,断崖式的降温带来呼呼的风声,我的书房在北面,是用阳台搭建出来的,夏日凉快,冬日却倍感深寒。哪怕开着暖气吹着脚,总有些瑟瑟。 但是今天,阳光特别金灿,照得楼下马路边或深红或苍翠的树都蒙上了蓬蓬的金尘。 让人相信,这一定是非常温暖的一天。 我带着孩子回了趟学校。人就是这样,读书的时候总多抱怨,一放假,立刻想回学校去。小小孩已经有复杂的感情。 “我想去学校呀!”他说,“校门口有大白兔,有许多小猫,还有学校的大型游乐场,多好玩啊。” 整个2020年,我们想去的地方太多,想见的人太多,却总也不能实现。 幸好心里是有期望的,下个月,再下个月,或是明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明年,已经近在眼前。 天幕黑下来,我默默读完了《小团圆》,这个多少隐射了祖师奶奶自己情事的故事。要知道类似写自己的回忆录难,甜蜜处难免像镀了金光,而写生离死别,如在回忆里再遭受一次凌迟,千刀万剐。 也许很多人不喜欢《小团圆》,多年的情事,随着离世一同埋葬,由着后人揣度也就算了。可她偏要写出来,在明知胡兰成的《山河岁月》里情深了一遍又一遍,罔顾她的疼痛,咬着她支离破碎的心咀嚼出华美的辞藻。 她一直默默不作声,写下了《小团圆》,临死都不愿发表。内心总是藏着一股劲道的,你有你的满天情意洒,我有我的真心值 得藏。 真的,在寒风刺骨的日子里,想看一点张爱玲的小说,觅得温暖之处,是不大可能的。 她是冬日凛冽的风,清晨薄而易逝的霜降,冷了的炒栗子肉。 但也不是没有一点愉快过,哪怕只在胡兰成的笔下,哪怕只是阿小的期盼,哪怕是曼桢写信时的真心,哪怕是等着的人听到少帅的皮靴踏着庭院石板而来的交缠的畏惧和欣喜,总有点不管不顾豁出去的快乐。 把人性剖干净了,刀刃上还闪着清冷的光,这就是张爱玲。 今年,是她诞辰100周年,2020。念起来总有点绕嘴,谐音是爱你爱玲。 但,大约是疫情的缘故,并没有什么纪念她的大型活动,只有两部影视剧,不只张迷愤怒,祖师奶奶大约也是不屑一顾的。且不说写作,一个写出《太太万岁》这样的好本子的女性,怎么会接受自己的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 这一年,我重看了她的书,觉得小时候真幼稚,曼桢为什么不再勇敢一点逃出去找沈世钧,而是为了孩子接受委身于祝鸿才,将日子过得这般不堪呢。 直到我们也成了面目全非的中年人,才知道人生有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勇气,不能与世俗对抗,我们束手束脚,牵挂重重。 于是每看一篇,总忍不住要与人说说。 陶渊明说:“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那时张爱玲对胡兰成动了心,也不是因为他的面孔和巧舌如簧,是真真正正有那么些话,说到她心坎上去了。 因为懂得,非常难得。 这一年,我们被疫情所困,前面的几个月在恐惧中勇往直前,后来的几个月,总是心有余悸。直到今天,疫情还在反复,看着国外越来越高的感染数据,会惶惑地想,明年未必一定比今年更好。 可是,我们总还是要怀有希望,不是吗? 见不到的人,或许等等就能见到了。 去不了的地方,或许等等就能去了。 我有心上人,不惧岁月深。心中有寄托,有期望,总是好的。 此刻,喝一口微醺的酒,读一本喜欢的书,身边蜡梅幽香悄悄,阳台上的大花蕙兰开得没来由地兴头。新的一年,总是让人生出更多期待。 Ms MIN 上海商城新开了一家铺子,专卖一个设计师的品牌,名叫Ms MIN,初见就颇喜欢。尤其到了新年出的款式,鲜艳的红的质地,是非常正的红,如同新年的爆竹、结婚的证书。嗯,是《留情》里淳于敦凤和米先生配了框子挂在墙上的那种,有玫瑰翅膀的小天使,牵着泥金的飘带,下面一湾淡青的水,浮着两只彩色的鸭。 真有趣,我竟在她家一一看到了,鲜红的锦缎衣裤,提花暗纹的莲花莲叶,朵朵田田,开了满身,鸳鸯——或是彩色的鸭,成双成对,又不是展翅欲飞的样子,后边一只朝前游,前边一只回首看,老叫人想起是敦凤和米先生过马路的样子。 可是,敦凤和米先生又不是正头夫妻,大约是穿不了这样正的红。可若是《鸿鸾禧》里的邱玉清,那是一色的红都适合的,大红玫瑰红枣红,都是正式结婚的红。 以前的人作兴正红正色正室,粉红梅子红一律都是偏房的色。曹七巧恨得牙都出血了,终究是从姨太太的命成了二奶奶,哪怕是做一个残废的人的妻子,到底不一样,名分在手里,钱财遗产都能多得不少。 现在的人不讲究这些了,只要美,复古也是时髦。 我很喜欢这样古典的新式,有一季是满身石榴桃子的棉袄,也有百子图,一瞬间以为走错了路,去了民国,去了更从前,百子百福,榴桃多子,连留下来的明宫清廷的袄子和旗装,都是这样喜兴的意头,中国人喜欢的,又在黑色的底子上,连那从粉到白的渐变都特别清艳。还有一件淡银白的斜襟系带小褂,深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