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罗茜效应/格雷姆.辛浦生

罗茜效应/格雷姆.辛浦生

  • 字数: 3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格雷姆·辛浦生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54048162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名人推荐: 比尔·盖茨年度书单推荐:“这本有趣的小说唤起了我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人际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们如何花时间和精力去改善这些关系?这是一本温馨、有趣并引人思考的书。” 澳大利亚不容错过的幽默小说家,《华尔街日报》评价年度富有潜力、原创性的小说之一。 ★中国大陆初版: 继《罗茜计划》之后澳大利亚幽默小说家格雷姆·辛浦生续写非凡,中国大陆地区初次出版。轻阅读、精简阅读体验。 ★媒体评价: 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让唐精彩而奇怪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作者没有把男主角的亚斯伯格综合征设定为一个缺陷,或是悲剧的转折点,而是由此创造了一个暖心的故事——一个非凡的人如何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学会生活,学会去爱。正如青年唐会说的那样,这本书“很有意思”。——今日美国 ★夏洛克+谢尔顿: 大学副教授,合气道高手,料理高手,调酒师。谁说生活必须要有高情商?爱让他们足够柔软,去包容彼此古怪的每根刺。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幽默,走心: 《罗茜计划》之后,唐和罗茜续写生活。一定会有什么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甚至比你计划的还要好,这就是我爱你的原因。
内容简介
《罗茜效应》是备受期待的纽约时报畅销小说《罗茜计划》的续集,因为在《罗茜计划》中男主角唐的寻妻计划项目完美达成,唐和罗茜迁往纽约重新生活。但他们即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和惊喜,因为罗茜怀孕了。唐开始着手学习成为父亲的新计划,但他不同寻常的研究风格使他陷入了被妻子误解的困境。 因误解而分离,因真情而释怀,唐和罗茜怀着期待又焦虑的心情迎接个孩子并再次坠入爱河。
作者简介
作者:格雷姆·辛浦生(Graeme Simsion) 澳大利亚籍幽默小说家,现居墨尔本。著有短篇小说、戏剧,已发表两部纪实类作品。处女作小说《罗茜计划》曾获得维多利亚总督文学奖未出版原稿奖及澳大利亚图书行业年度图书优选。 译者:郑玲 生于津,学于京,习翻译,数年余。顶着硕士头衔,闯进某美资企业翻翻会,译译稿,谋个稻粱。
目录
章 初到纽约/001 第二章 橙汁事件/005 第三章 意外怀孕/014 第四章 啤酒公寓/023 第五章 迎接嫩芽儿/031 第六章 计划惊喜/044 第七章 蓝鳍金枪鱼事件/054 第八章 与吉恩重逢/063 第九章 操场事件/074 第十章 男孩之夜/082 第十一章 唐的心理评估/091 第十二章 反思婚姻/100 第十三章 假冒罗茜计划/108 第十四章 接近用餐指南/122 第十五章 独处计划/129 第十六章 罗茜父亲来信/136 第十七章 结婚纪念日约会/143 第十八章 孕期检查/154 第十九章 互相隐瞒/161 第二十章 婴儿车事件/170 第二十一章 好爸爸项目/180 第二十二章 育儿难题/190 第二十三章 接生计划/198 第二十四章 升级男孩之夜/205 第二十五章 早餐约会/217 第二十六章 婚姻告急/225 第二十七章 挽回罗茜/234 第二十八章 产前课程/243 第二十九章 理想父亲计划/251 第三十章 离开公寓/257 第三十一章 回到公寓/263 第三十二章 索尼娅突发事件/274 第三十三章 假冒罗茜计划被拆穿/285 第三十四章 罗茜回国/294 第三十五章 追上飞机/300 第三十六章 恐怖事件/308 第三十七章 夫妻关系重启/317 第三十八章 教员派对/325 第三十九章 罗茜二世/333 致谢/338
摘要
    我努力分析罗茜的意思。事后回想我的反应,我认为我的大脑当时被三条明显不合逻辑的信息攻击了。 ,“我们怀孕”的说法明显违背基本的生物学常识。这句话暗指我的状态,出于某些原因,也随着罗茜状态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罗茜肯定不会说“戴夫怀孕了”。然而,根据罗茜那句话的隐含意思,戴夫也怀孕了。 第二,怀孕这件事接近在计划之外。罗茜说过,如果怀孕,她就会下定决心把烟戒掉,然而我却理解为她是指我们早晚可能会有孩子,届时这就会成为戒烟的动机。另外,我们也曾明确讨论过这件事。那是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卡尔顿区莱贡街上的吉米沃森餐厅。时间为去年的8月2日,距离婚礼还有九天,当时有一对夫妻把安放婴儿的容器放在了我们两桌之间的地板上。罗茜谈到了我们共同繁殖的可能性。 那时我们已经决定来纽约,而且我提出怀孕应等到她结束医学院的课程和执业资格考试之后。罗茜不同意,她觉得那样就太晚了。等到取得精神科医师执业资格时,她就要37岁了。我建议至少应该等到她完成医学博士的课程之后。罗茜想要成为一名精神疾病的研究员,精神科医师的执业资格并非先决条件。所以即便是因为生孩子而耽误了复习,其影响也不会是灾难性的。我印象里她当时并没有表示异议。但无论如何,任何一项重大的人生决定都必须: 1. 给出具体选项,比如是不要孩子,还是要明确数量的孩子,还是通过慈善机构,赞助一名或多名儿童。 2. 列举出各选项的优劣势,如出行自由;有时间投入工作;会因孩子的行为而受到干扰或感到悲痛的风险。每一个因素都应被赋予一定的权重,权重需双方认可。 3. 根据上述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客观比较。 4. 制定实施细则,如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影响因素,则需对上述1、2、3条进行修订。 很显然,电子表格是完成1到3条必需的工具。如果第四条情况复杂,比如涉及一个新生人类的存在,且未来数年要保持对其供给,满足其各种需要,则需使用项目规划软件这一更为恰当的工具。我发现目前尚未存在适用于婴儿计划的电子表格或甘特图表。 第三条明显违反逻辑之处在于罗茜一直在使用口服避孕药组合,该组合宣称若能“严格”服用,可将年均避孕失败率控制在0.5%之内。这里的“严格”是指“每日服用正确的药片”。我实在无法理解,罗茜怎么能这么没条理,连如此简单的事情都能做错。 我同时意识到,并非每个人都像我一般珍视规划的可贵,总有人愿意让自己的人生被随机发生的事件左右,哪怕坠入未知的歧途。在罗茜的世界里,在那个我选择与之分享的世界里,大众心理学的话语权可能远在生物学之上——怂恿你积极拥抱未知,却想不起来服用必需的药片。三件大事接连发生,但眼下的这件足以让橙汁难题,甚至是吉恩的学术休假都显得微不足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