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纲

中国共产党领导力论纲

  • 字数: 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23134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从新的视角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影响力、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是如何充分表现出来的?要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仅从概念定义上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作者从“领”“导”“力”三个层次内容上予以阐释:“领”就是信仰目标,就是旗帜方向;“导”就是思想智慧,就是发展理念;“力”就是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支持拥护是共产党执政的优选底气。作者以理性的态度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做了深刻解析,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发展目标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提升领导力为聚焦点,集中阐述新时代共产党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内容体系,以期为读者呈现当代领导力研究方面的近期新成果,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探索研究。 2.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及内容体系 本书并不是要做闭门造车式的理论演绎,而是要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思维,基于四梁八柱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重要启示,由此形成了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体系。从横向覆盖角度看,“四梁”是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目标,以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为先导,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重要作用,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从纵向角度看,战略思维力、变革创新力、统筹协调力、政策执行力、选人用人力、学习实践力、监督约束力和自身建设力八大核心要素,共同构筑起党的领导力坚固支柱。可以说,本书就是坚持科学性、现实性和创新性相统一,以有助于更加全面认识世情党情国情深刻变化的科学视野、以有助于更加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方法多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实践。 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创新工程项目之一 领导力是推进组织与个人事业取得成就与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国内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本书是各位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论述严谨,文字表述精练流畅、通俗易懂,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普及意义,不仅适合用作中国共产党领导力学习读物,而且适合用作管理学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发展目标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提升领导力为聚焦点,集中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及主要内容体系,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战略思维力、变革创新力、统筹协调力、政策执行力、选人用人力、学习实践力、监督约束力和自身建设力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建历史和现实进行思考,以期为读者呈现当代领导力研究方面的近期新成果,进一步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探索研究。
作者简介
胡月星,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学会(国务院办公厅)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委专家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分会副会长。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党的领导与领导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科学专业方向重点学科带头人。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挂职担任云南省昭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自2007年起,连续8年荣获中国领导科学年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累计出版学术著作22部,发表学术文章180余篇。担任《中国领导力提升系列丛书》(16册)总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创新工程项目《新时代干部心理能力建设书系》(10册)总主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重要课题21项。
目录
第一章实现伟大梦想,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聚焦领导力
第一节领导力是引领时代潮流、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取得发展成功的历史,就是领导力不断增强的历史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核心内容及体现特征
第四节领导力究竟从哪里来
第五节解决好长期执政的问题,重在提升领导力
第二章政治领导力
第一节政治领导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第三节领导干部的政治领导力
第三章思想引领力
第一节优选思想引领是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最显著特征
第二节思想引领力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思想引领力的实现途径
第四章群众组织力
第一节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第二节执政党为什么具有群众组织力
第三节影响群众组织力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提升群众组织力的途径方法
第五章社会号召力
第一节社会号召力的本质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当前社会号召力面临的新挑战
第四节新时代增强社会号召力的途径和方法
第六章战略思维力
第一节战略思维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重要体现特征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力的核心内涵及基本要求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力的显著特征与功能价值
第四节培育中国共产党战略思维力的路向遵循与实践重点
第七章变革创新力
第一节提升变革创新力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准确把握变革创新力
第三节有效提升变革创新力
第八章统筹协调力
第一节统筹协调的动因
第二节统筹协调的主体
第三节统筹协调的内容
第四节统筹协调的方式
第九章政策执行力
第一节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第二节执行力来自政策执行力
第三节当前政策执行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提升政策执行力的着力点
第十章选人用人力
第一节加强选人用人力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选人用人力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选人用人的中外借鉴
第四节新时代选人用人的理论体系
第五节认识选人用人力存在的障碍
第六节加强选人用人力的着力重点
第十一章学习实践力
第一节学习实践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构成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实践力集中体现在五个结合上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学习实践力
第十二章监督约束力
第一节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是增强党的领导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监督约束,既需要发挥“内力”,更需要借助“外力”
第三节致力于提升监督约束力306
第十三章自身建设力
第一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统一性
第二节党的自身建设力与党的领导力的统一性
第三节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一致性的实践内涵
后记
摘要
     第一节  领导力是引领时代潮流、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 2017 年 7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首次有了“党的领导力”的新提法。他指出,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随后,在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公报中,“党的领导力”被再一次提及,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的领导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并将其具体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四大层面,将加强党的建设与增强党的领导力结合起来,既是建设一个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需要,也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党的领导力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引领党和国家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成就折射强大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产党党员总数为 9671.2 万名,现有基层组织 493.6 万个,其中基层党委 27.8 万个,总支部 31.6 万个,支部 434.2 万个。而据详细的史料考证结果显示,中国共产党在 1921 年成立之时仅有 58 人。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迅速发展壮大、中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稳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有这一切靠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强领导离不开硬权力的使用,更离不开软权力的发挥,中国共产党凭借着科学的理论指导和高超的实践智慧,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释放出强大的领导力。 第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难以凝聚起共识、汇聚起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旧中国,统治者腐败无能、意志薄弱、息事宁人、不敢担当,社会各界人心涣散、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政府与民众之间缺乏信任和相互支持,最终陷入饱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在民族危难之际,近代中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救亡图存运动。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些救亡图存爱国运动的主体先后从官僚阶级的有识之士、地主知识分子、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到爱国青年学生,然而最终都没有能够改变山河破碎、饱受侵略的历史局面。1921 年,当时中国社会有 200 多个政治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是其中非常微小的一个党派。在每天成立的组织和解散的组织几乎一样多的现实背景下,没有人意识到这么个小党能够发展壮大,并且在 28 年以后能够夺取全国政权。当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绝非偶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坚持群众路线,用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三大法宝,这些科学的实践共同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让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优选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改变四分五裂的社会局面,使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广泛共识,汇聚成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磅礴力量。 第二,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难以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带领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最终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这一路的发展历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都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这其中既有敌我力量的悬殊,也有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判断失误或犯错。但是,在经历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纠错、自我完善、自我净化,并且通过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实现再次调整战略、修正路线,重整旗鼓、力挽狂澜,使中国革命走出低谷,并且向新的胜利迈进。一路坎坷一路行的生动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强大领导力的印证。没有强大领导力做保障,中国共产党可能很难在抗挫力、纠错力、反弹力、激发力等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可能很难在复杂的革命形势下建立完备的领导体制、作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激发昂扬向上的革命斗志;可能很难在毫无经验和样本参照的情况下,夺取革命的胜利并最终建立起新中国。 第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正处于实现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优选的政治领导力量,没有强大的领导力,难以保证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