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
字数: 395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英 著
出版日期: 2008-09-01
商品条码: 978730009579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0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该书系作者近年来很新研究成果,处于本课题研究的前沿,所论对靠前外的商会、行会及商团研究状况作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指出了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对以往有较多研究的问题,采取新视角,论证更加充分,认识更加全面;对以往尚少研究或尚未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作者试图跳出传统商会史的单一政治史模式,运用不同解释路径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使研究不再囿于传统的“商会”,而扩大到更多的商人群体,而且使研究从组织或制度走向具体的人和社会,使我们认识这一转型时期有了更丰富的视角。该书问世,不仅是商会、行会及商团研究前沿动态的一种体现,并且对本课题研究的继续深入发展具有较高的引导意义。
作者简介
朱英,1956年生,祖籍湖北房县,出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1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4年12月同校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9—2002年问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曾赴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访问研究,担任台湾地区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在辛亥革命史研究、资产阶级研究、商会及近代社团研究等多个研究领域均取得突出成就。出版专著有《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与马敏合著)、《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商业革命中的文化变迁——近代上海商人与海派文化》等,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上编 商会篇 第一章 中国商会史研究如何取得新突破/3 1.商会史研究的发展需要新突破/3 2.理论运用的总结与创新/5 3.研究时段的延长与视野的拓宽/7 4.资料的挖掘与利用/10 第二章 近代中国商会领导群体问题的再探讨/14 1.身兼功名虚衔并非落后保守表现/15 2.兼有买办身份并非其反帝软弱根源/18 3.上层商董担任要职属正常历史现象/23 第三章 中国商会走向国际舞台的新步幅/31 1.国际商会的成立/31 2.中国商会的加入/33 3.参加“中国问题讨论会”预备会议/37 4.在国际商会第五届大会上的交锋/41 5.中国商会加入国际商会的意义与影响/44 第四章 上海商会选举制度的发展/51 1.商会选举制度的建立/53 2.清末上海商会选举制度的文本分析/58 3.民初上海商会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65 4.清末民初上海商会选举的实践考察/73 第五章 天津商会选举制度的曲折演进/86 1.清末天津商会的“公推”制度/87 2.民初天津商会选举制度的演变/95 3.天津商会选举中的意外事件/106 第六章 无锡商会的选举风波/116 1.会董改选前的“新派”与“旧派”之争/117 2.新会长辞不就任与调查会员资格纠纷/124 3.无锡商会选举风波的启示/133 第七章 上海总商会“佳电”风波/136 1.“佳电”风波的由来/136 2.是媚日卖国还是独特策略/139 3.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142 第八章 民初苏州商会的发展演变/148 1.政体变更后主动应对发展之举/148 2.选举制度的新旧交替/152 3.成立新机构与扩充活动范围/159 第九章 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166 1.整顿商会策略的制定/168 2.商民协会与商会存废之争/171 3.国民党的应对与抉择/175 4.重新认识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181 第十章 国民党与商民运动的兴起/188 1.国民党推行商民运动的历史背景/188 2.国民党在商民运动初期的态度/193 3.国民党对待商民运动态度的变化/199 4.两个有关问题的补充说明/202 中编 行会篇 第十一章 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13 1.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发展概况/214 2.中国行会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224 3.中国行会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245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257 1.传统行会在近代面临的挑战/257 2.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变革趋新/265 第十三章 中国近代同业公会研究概论/275 1.同业公会研究的学术价值/275 2.同业公会研究的现实意义/276 3.同业公会研究的现状/279 4.同业公会研究应注意的问题/283 第十四章 中国近代同业公会的传统特色/284 1.维护同业垄断利益的非常举措/285 2.承袭行会对官府的依赖特点/291 3.同业公会保留的传统特色辨析/295 第十五章 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初探/300 1.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的建立/300 2.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的性质/305 3.天津工商同业研究所的过渡特征/311 第十六章 江苏茧行纷争与省议会被毁案/318 1.围绕茧行设立的纷争/318 2.省议会的不同态度/325 3.省议会会场被毁/332 4.丝绸业的继续抵制/338 5.茧行设立的终被突破/341 下编 商团篇 第十七章 从档案文献看苏州商团/349 1.苏州商团的诞生、发展及其性质/350 2.从档案文献看苏州商团的特点/354 第十八章 苏州商团的准军事化特征/364 1.苏州商团的枪械/365 2.苏州商团的编制与训练/370 3.苏州商团的管理与奖惩/377 第十九章 苏州商团的改组与消亡/384 1.改组之前的苏州商团/385 2.苏州商团应对改组的举措/390 3.苏州商团应对改组策略的调整/396 4.官府敷衍与商团延宕/401 5.苏州商团的最终消亡/405 第二十章 “社会与国家”分析框架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416 1.从理论的争议到专题研究的开展/416 2.“社会与国家”分析框架与专题实证研究/421 3.“社会与国家”分析框架适用限度辨析与再思考/431 主要征引书目/438 后记/443
摘要
上编 商会篇 靠前章 中国商会史研究如何取得新突破 1.商会史研究的发展需要新突破 靠前史学界对商会史的研究,迄今为止已有20余年。笔者开始学术研究的生涯,也是起步于20余年前的近代中国商会研究。因此,这20余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笔者学术生涯的发展进程。谈起近代中国商会研究的起步与发展,作为较早参与此课题研究的学者之一,既有惭愧之感,也有欣慰之情。之所以感到惭愧,是因为很早见诸学术期刊的研究中国商会的几篇论文,并非出自中国学者之手,而是发端于日本学者和美国学者。后来略感欣慰的是,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中国学者的商会史研究开始异军突起,之后很快就受到靠前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及好评。在时间并不太长的20余年中,中国学者开展的商会史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多本有分量的学术专著和众多专题论文,研究水平已达到了认可的靠前地位。此外,在中靠前地和香港曾经多次举办以近代商会及商人组织为主题的靠前学术研讨会,华中师范大学还成立了中国商会研究中心。可以说,商会史不仅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领域,而且还带动了经济史、社会史、城市史等诸多专门研究领域的发展。 中国商会史研究之所以进展迅速,不仅在于商会这一课题本身具有较大学术魅力与现实借鉴意义,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重要的是由于研究者能够与时俱进,在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上不断创新。 ……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