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都在学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都在学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 字数: 1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日)石田胜纪
  • 出版日期: 2022-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4127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44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日本人气教育专家重磅新作 30多年教育结晶,6年追踪研究,指导近50000名学生,日本人气教育专家通过简单接地气的方法,让孩子通过后天教育,轻松习得“尖子生”与生俱来的本领! 2.不吼不催,从根源解决孩子学习问题,孩子积极主动,家长不再操心 利用简单的提问方式,帮助孩子从小掌握10种思维方式,实现大脑的全面升级,找到学习的真正动力。 3.养成生活学习好习惯,收获终身成长的力量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力,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准备。 4.减轻养育焦虑,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家长不再病急乱投医,而是有目标有方法地帮助孩子轻松提升学习效率,避免很多对孩子不必要的指责,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5.方法简单,容易坚持,容易养成日常行为习惯 只要学会正确的提问,就能收到惊喜的效果。10个关键问题,激发孩子10种思维能力,让后天练习也能追上先天优势! 6.多位教育大咖联袂推荐。 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雨果奖得主、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亲职帮创始人晴天妈妈等诸多儿童教育与心理界的大咖专家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作为家长,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同样都在学习,为什么差别却这么大呢? 日本教育专家石田胜纪经过30多年对近50000名学生的指导,持续6年多对东京大学学生的研究发现:一切都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如果无法升级思维方式,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本书教你用简单的提问方式,帮孩子升级大脑系统,掌握10个学习秘诀,开启自主学习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轻松向尖子生看齐!
作者简介
1968 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国际经营管理硕士(MBA),教育学硕士,20 岁创立日本培训机构绿进学院,该学院曾创下连续3 年学生高志愿录取率100%的奇迹。现为绿进学院CEO,在东洋经济在线发布180多篇连载文章,较高的获265 万次浏览量。 多年来,石田胜纪指导过4000多名学生,不仅提升了学习成绩,还形成了以培养积极心态、调整生活习惯、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为三大支柱的系统教养理念,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目标、有方向、有竞争力的未来优秀人才。
目录
第1章同样的环境及条件下,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案例1】同样是上课,同样在学习,有的人金榜题名,有的人却名落孙山
【案例2】有的人练上10遍就能学会骑车,有的人练上100遍却还是不会
【案例3】对老师讲的内容,有的人一听就懂,有的人却听不太懂
【案例4】有的人语文学得很好,有的人却很差
【案例5】有的人能在国外学到很多,有的人却不能
东京大学的学生为何能够举一反三
第2章学习的三种类型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拔尖,有的人却不能
【类型1】看起来好像在学,其实根本没有学习的欲望
【类型2】只在课堂上或工作中进行学习
【类型3】除了睡觉之外,其他一切时间都与学习挂钩
【类型1】和【类型2】的人能否成为【类型3】呢
第3章佼佼者的大脑构造异于常人吗
“电脑系统的版本很高”是什么意思
乱装“软件”的父母,系统“宕机”的孩子
大脑系统的版本是在哪个阶段确定下来的呢
主观提升系统版本的做法
大脑系统到底是指什么
第4章“善解其意”与“不明就里”的根本区别
能够读懂文义的孩子和看书不过脑子的孩子
大脑系统的两种升级方法
第5章大脑系统的升级方法1:学会存疑
秘诀为何重要
培养原因分析能力的秘诀——为什么
培养自我表达能力的秘诀——怎么想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秘诀——如何做
第6章大脑系统的升级方法2:学会总结
培养抽象化思维能力的秘诀——简而言之
培养具象化思维能力的秘诀——举例来说
何为应用能力的实质
使用秘诀时的七大禁忌
第7章进一步强化大脑系统的五大秘诀
培养积极思考能力的秘诀——要享受
培养目的意识的秘诀——是为了什么
培养原点回归能力的秘诀——原本是
培养假说构建能力的秘诀——如果
培养问题意识的秘诀——这是真的吗
后记
本书小结
请务必试试这一点
摘要
     在第1章中,我们将对“同样的环境及条件下存在差异”的具体事例展开讨论。 其实,大家应该都曾有过类似的感受。现在就请一边回忆自己身边的相关案例,一边继续阅读本书吧。 【案例1】同样是上课,同样在学习,有的人金榜题名,有的人却名落孙山 大家的身边应该都曾有过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出色完成的朋友吧。 比如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人不仅成绩优异,而且音乐、美术、体育样样精通,甚至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也能起到带头的作用…… 我在小学阶段有过这样一个朋友,他“会学习”的程度远非常人所能及,他看起来好像从来没有刻苦学习,但是成绩却很优秀。 尽管他各门功课都表现出色,但却意外地和我考进了同一所公立初中,这所初中并不出色,而且学校里还有不少混日子的学生。以他的能力来说,小升初应该轻轻松松考入重点初中才对。 读初中时,我的这个朋友加入了学校的学生会。我们学校里的差生人数不少(一个年级400人,有80人是差生),我不禁担心他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如何立足,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和那些学生也打成了一片! 在学校里,他不仅从来没有被人欺负过,而且还很享受那几年的初中生活。在初中阶段,他的学习能力依然出众,随后更是考入了当地的公立重点高中。 我也考入了同一所高中,所以对于他此后的情况也知道得比较清楚。他在高中阶段选择了为期一年的海外留学,之后便顺利考入了日本首屈一指的重点大学(一桥大学)。 我虽然在小学、初中及高中和他都上的是同一所学校,但是上高中后我却在读书上吃了不少的苦头,复读了两次才考上大学。 我和他明明都在同样的学校和辅导班念书,为什么差别却如此之大呢?曾经我一直认为,这是由于大脑的先天构造不同造成的。然而,后来受一件事启发,我竟找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原因。 【案例2】有的人练上10遍就能学会骑车,有的人练上100遍却还是不会 大家小时候都学过骑车吧,不知道你们是一学就会,还是费了半天劲依然骑得歪歪斜斜呢? 有了孩子之后,在孩子学习骑车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这个孩子上手很快”“那个孩子学起来很费劲”的认识。原来,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不过,人们大多会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为运动神经发达与否,而且不会对此抱有任何疑问。 事实上,有些孩子只要听上一遍骑车的要领,再练上10来次就能掌握骑车的技能,而有些孩子却怎么也学不会。 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跳箱子和单杠运动上,人们将“上手快”误以为是运动神经发达似乎也不无道理。然而,这些很快就能学会骑车的孩子在学习某种乐器时也一样能够迅速上手,在上过数学课后同样能够轻松解题。 乐器、数学与运动神经并无关联,那么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案例3】对老师讲的内容,有的人一听就懂,有的人却听不太懂 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一听就懂,有的学生却听不太懂。 其实,一遍听不懂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反复多听,能够理解就可以了。 不过我在这里想要谈的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一听就懂,有的人却听不太懂。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比如,有的时候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学生是否能够明白老师在讲解时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词汇量的差异确实影响学生的理解。 除此以外,能否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也是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之一,学生本身是否对学习抱有热情当然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虽然上述原因确实客观存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在相同的条件(词汇量、注意力、学习热情)下,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程度依然存在差异。 那么,除了上述原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呢?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