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平如美棠 我俩的故事 纪念修订版
字数: 15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饶平如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59830401
版次: 4
开本: 32开
页数: 368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8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本书自2013年出版以来,三次再版,加印数十万册,版权广销多国,以其真实平淡的叙述与鲜艳多彩的日常插画,温暖了国内外无数读者的心。一生一世一双人,此情始于民国,其后兵隳频仍,时代动荡,都无法剥离两颗心的依偎。少年时初见美棠,伊人揽镜自照,窗明几净,姣好婉约;青年时结束军旅生活,与美棠携手共游,看祖国大好河山;中年坎坷,颠沛流离,人各两处,美棠于绝望中跪月祈祷,令人心酸;到了老年,一切平静安稳,可以颐养天年了,但犹如杨绛先生的自语,老病相催,他们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沉甸甸的一辈子,用一支笔,数十张画,恬淡地写来,热烈地画出,斯人已逝,其情长存。
内容简介
甲子,聚散有时,牵挂无尽。相伴一生的老伴毛美棠离世后,饶平如靠着想象,手绘18册画作悼亡,画下了多幅妻子少女时代,甚至童年的影像。一幅幅肖似丰子恺风格的小画,配着或自创或改写的一段段诗词文字,令无数人感动。这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由我社编辑成书,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
2020年4月,饶平如在上海去世,与美棠天上重逢。《平如美棠》纪念精装版按平如手稿做了内容修订,朱赢椿重新设计封面,以纪念这段“一见钟情,一生眷恋”的爱情。
作者简介
饶平如(1922-2020),祖籍江西抚州南城县。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参加过抗战。1949 年后曾任出版社编辑。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又手绘了十数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2020 年4 月4 日,饶平如在上海去世。
目录
一 少年时
二 从军行
三 点绛唇
四 携手游
五 十字街头
六 问归期
七 君竟归去
附录一 家世简表
附录一 寒来暑往
附录三 我的父亲母亲
附录四 却道海棠依旧
摘要
平如 我原名饶兆扬,字平如,后来我觉得“平如”两字简单易写,且有“平安如意”的含义,于是便用这个名字了。 我的完整记忆起始于八岁那年,家里为我举行发蒙的仪式。既然是仪式,首先是要拣一个好日子。发蒙那天,凌晨三点左右,佣人就来喊我起床。梳洗好到了厅堂,见那里早已经布置好,正面供奉着孔子牌位,父亲和发蒙先生端立在前。漆静夜气里,灯烛更显出庄严氛围,反让小孩子暗暗地有一种兴奋。但其实最让我欣喜不已的还数书桌上的文房四宝,全都换成簇簇新的。发蒙先生,我唤他黄姻伯,他的大女儿是我嫂嫂。黄姻伯名晓浦,是我祖父的学生,做过湖北省高等法院院长,字极好。他捉着我的手在书桌前描红,写的是“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我的手被先生攥得很痛,却在这场面下不敢出声。 按照规矩,发蒙时用的笔和刚刚写下的字立刻被母亲小心地收藏起来。礼毕,客厅的一旁早已备下酒水肴馔,现炒几个家常小菜,饭菜的热气好像是专为了要将方才的肃穆消融才有的。大约过了个把月,大哥便带着我到离家很近的珠市街小学去报名上课了。 那是我们举家迁至南昌的第一年。在南昌,父亲执行律师业务,我们住在陈家桥的一处房屋里,环境并不很好。但这房屋的背后却另有曲折。我有一个姑姑,是父亲的亲妹妹。姑姑嫁的本是富裕人家,却不知她托付终身的人原来体弱,嫁过去才一年余便带着初生的女儿守了寡。因为这样缘故,父亲对姑姑一直关照非常。我的表姐长到五岁的时候,逢到她父亲的忌日,入夜,家里摆起种种仪式招魂,带着她的一个佣人婆子素日里就有些生相凶狠,这时一面大喊:“去呀!看呀!你的爸爸来了呀!”一面突然将她往前面推去。小女孩禁不起这样一吓,从此竟疯傻了,后来虽也结婚生子,始终不能幸福如意。而姑姑有位极亲的亲戚在开一家“益和布店”,姑姑就拿了八千块钱算是合伙,生意是否真的失利也未可知,只知道不能还钱了,便拿了南昌陈家桥的房子来抵。姑姑得了这处房产也无法打理,便请父亲来租下。我们因此在南昌陈家桥住了许多年。 每天晚饭后,我和弟弟两人都会去母亲床边听她给我们讲故事。母亲讲的故事多是些有教益的古代故事,比如闵子骞“芦衣顺母”,比如“六尺巷”的故事。而我始终记得,母亲讲到闵子骞劝父亲不要休逐后母——“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时脸上浮起的动人表情,还有她解释起“六尺巷”中那首小诗最后两句时的笑声。 我的故乡是江西南城。南城在古代亦属豫章郡,汉高祖刘邦时候就已建制。吁江北流,贯穿老城,河西傍水起了城墙,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中有东南西北四条街,西街最长。我的家在北街上。河东便算城外,所以过了太平桥,风景人事都要寥落些。县城内外水络细布有如叶脉。环抱县城的翠峰迤逦深秀。环山中有名的数麻姑山和从姑山。宋人有诗咏: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凭诗意来看,家乡的风致恐怕从宋代以来便大抵如此,鸡犬之声相闻,舟人拥楫而歌,山水相连的千里江南想来也是这样代代如此。 P2-1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