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太阳被人围观

太阳被人围观

  • 字数: 1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吴重生
  • 出版日期: 2022-09-01
  • 商品条码: 97875212199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0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吴重生的诗歌整体格调是激越温暖、昂扬向上的,光明是他的诗歌底色。在诗歌文体方面,吴重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读他的诗作,既可以读到气势的恢宏,又可以读到意境的深邃,还可以读到旁征博引的乐趣和善于发现的哲思。他的诗是内敛而深刻的,每一首诗里都藏着一个不一样的吴重生。 ——诗人、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 谢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缉:《走马昆仑看朝霞》《迎春门前听春雷》《遍植草木驭光行》《万顷波涛眼底过》《岭上白云树上星》《昨夜星辰昨夜风》,共一百零三首(组)诗歌。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地域色彩,充满着对故乡风物和各地人文的深情讴歌,抒发了对祖国大好山河和灿烂文明的挚爱之心。 本书的诗歌整体格调是激越温暖、昂扬向上,富有生活温度与生命质感,反映了诗人的乐观豁达和对生命的终极思考。读者从诗歌中可以读到气势的恢弘,又可以读到意境的深邃,还可以读到旁征博引的乐趣和善于发现的哲思。
作者简介
吴重生,1970年生于浙江浦江,当代诗人,报人,作家,美术评论家,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编审职称,现任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北京市写作学会副会长。曾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浙江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中国新闻出版报》长三角地区采编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市场总监,为浙江传媒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编委。多次荣获“展业能人”、“浙报先锋”等荣誉称号。文学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上海文学》等报刊。组诗《信使》荣获第十二届“上海文学奖”。
目录
第一辑 走马昆仑看朝霞
我总是把太仓读成海仓(组诗)
我找回昆仑山子民的身份
陆地飞升的时候
乐至的选择题
在慈溪,领取一根木杖
戛洒花腰田间
褚橙花开季节
拜泉的丘陵长满太阳
向东挥洒
宁波:人类在东海边筑巢(外一首)
阳光流淌在浙江大地上
象山三章
想念一轮明月
云顶路是厦门人掌纹上的爱情线
兰溪人用五线谱给河流造桥
第二辑 迎春门前听春雷
故乡以太阳为江
我相信,迎春门
所有的人都记得这一天
八月,人烟稠密
泉做的月光昭示着丰安梦想
观赏瀑布也是一种挥霍
所有的岛都飘浮在空中
雨和门是对历史的一种呼应
在天上挖一口井
嵩溪是一个可以折叠的村庄
上山是一部天书
神丽峡的水来自哪里
仙华巨石阵猜想
没人测试过白麟溪的水温
望见万年之前的山脉
这是江南水乡的一个横断面
我们对远方的理解还很浅薄
我想象冬天的时候
一个人静静地回想
季节是如此深厚
第三辑 遍植草木驭光行
三月,由你来命名
一万道山岗被推到身后
写给衢州二中的罗汉松
朱漆大门的暗语
当你网住太阳
你说只要带上水
我们应该与春天签个协议
它们和春天连着筋骨
进入雨神的府邸
把一个偌大的王朝交给你
我们都是大海的孩子
有些事正向水里沉沦
你关注过一只攀雀的生长吗?
你从无边的森林里跑来
无垠的大海是你舞台
沉思是有方向的
第四辑 万顷波涛眼底过
人类会在你们面前感到羞愧
白雪是青色春雷的引信
天上一条江,人间一个人
太阳被人围观
让鲜花按音乐的节奏去生长
所有的人都是观众
秋天不以长短论英雄
一颗光亮与整个宇宙平等
当我对着一只鸟沉思的时候
飞鸟每天交给我一个命题
秋艳
摇落在地上的繁星是有生命的
我只要这杉树丛中的一棵
篝火,看守着草和夜
一片叶子的永生
一只蒸笼挂在墙上
残荷是一个神秘的符号
第五辑 岭上白云树上星
行走的大地就是天空
月亮是如何坠入湖中的
大自然的晚宴刚刚开场
想象出来的天空
两座山峦的重逢
这是一片小小的滩涂
在大山,我阅读每一棵树
江堤不知道许多事物
如果有足够大的土地让我耕种
远处的山峦是乡村的私藏
当太阳和月亮接壤
是谁累土为山
有一些辽阔与日月星辰无关
头顶的天空有些萧条
有一些矜持,需要俯瞰
毗邻的那座城市才是我故乡
第六辑 昨夜星辰昨夜风
天空的形状
水之畅想曲
老墙
江边的船
油菜花开了
这是一张时间的巨网
这是水的一个哲学命题
是谁冰封了蓝天的心
空坛子
云是移动的村庄
将曾经消失的树林请回原野
我记错了石榴花的花期
青天藏在人间的印信
呼应夜的星辰
彼岸
人生,注定要隔江相望
白沙溪的倒影
廿八都的炊烟
雨水直接把北京浇灌成江南
跋一
跋二
后记
摘要
     我总是把太仓读成海仓(组诗) 我总是把太仓读成海仓 把整个东海读作人类的行囊 把长江口南岸读成 富足、美好、和平 如果娄江是一支笔 浏河就是它的笔尖 整条长江就是它装盛墨水的肚囊 而东海,正在输送五彩的鱼类 为太仓的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印证 太仓人寄情于娄东画派的指尖 用中国画的线条勾勒人间的经纬线 他们从历史深处取出战鼓、船队和旌旗 放在这一片水做的大陆之上 用月季花的花瓣做成显微镜 打量南中国亘古的繁华 用香樟树的枝繁叶茂 辉映六国码头来回穿梭的船只 太仓的历史过于厚重 以至于要像和氏璧那样深沉于水 滨长江,临东海,邻申城 太仓人在水平面上打太极 他们捕云摘星、八面驶风 当我走过太仓,像一只飞鸟 途遇满天云彩,多么五彩斑斓啊 在郑和下西洋的起航地 我仰起脖子,喝下一瓢海水 仿佛整个永乐王朝 都在这一瓢海水里得到延续 天妃宫里正在举行祭祀仪式 “三宝太监”郑和端起酒碗 他代表整个大明王朝立誓 彼岸的大西洋和印度洋 跟着天妃宫里的锣鼓一起摇晃起来 中华民族的史书被海风吹得呼呼响 如果给太仓选一种色彩作代表 那一定是紫,紫薇阁的紫 紫金山天文台的紫 吴健雄,这位太仓儿女的杰出代表 世界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星 如今我在太仓领取了她的一片光芒 一条河流的旅行 戴上长江边这片青色的天空 我感受到了东海岸边的流星雨 波浪在绿色车厢外追逐 天空像一艘静止的船 你说有一些红色花瓣 停留在山峦的背部 且慢些飞奔吧,我抿紧嘴唇 由南往北,穿越白天和黑夜 你的雷声总是姗姗来迟 有一些风雨在初夜时分 扫荡了北京以南的天空 你说六国码头是太仓历史见证 有一些路途被湖水簇拥 一片枫叶在你手上 就是一颗耀眼的红色星星 俯仰之间,春秋已远 你决定托运一些往事给我 包括童年、明信片、风铃 站在太仓高铁站站台 突然觉得天空很高远 你说你的车上一无所有 要带,就带上这条浏河吧 这个昼夜,希望它伴随着你 无论速度,也无论温度 要融化,就让它融化在我梦里吧 长江是太仓人栽种的一片稻田 长江是太仓人栽种的一片稻田 太仓的浪花都是金黄色的 我愿做一颗从属于太仓的金色稻谷 在浏河畔开花、结出深沉的穗 我在江海之间慢慢长大 天上有星光出现,呼应我的成长 我在娄东渔父的画桌上发现自己 素描稻谷的纹理、炊烟的脉络 谷壳是一种神秘的语言 它听得懂大海的喧嚣、江流的回声 长江是太仓人放飞的一条巨龙 龙鳞的造型和色彩 是从吴王和春申君开始定下的 那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稻浪和麦浪 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我愿做一颗从属于太仓的金色稻谷 在浏河畔开花、结出深沉的穗 …… 原载《诗刊》2021 年10 月下半月刊 我找回昆仑山子民的身份 昆仑山代表所有关于遥远的想象 高寒是高贵的代名词 天地的外衣是五彩的 昆仑山脚下,春雷奔腾 阳光汇聚成诗歌部落 中华文化的根脉遇雪水而生发 它们循着河流的方向生长 以长江和黄河为枝蔓 一种气度,能让大雁背负雪山飞翔 山海经是发源于此的一条水系 这里的陆地都是飞地 胡杨和红柳都是西王母的家藏 海拔七千米高山雪水酿制的酒 以整座雪山作为酒引 在新疆阿拉尔腹地 我找回了自己昆仑山子民的身份 红辣椒堆成的山包 是仙界和凡界分隔的坐标 康宁的云在远方 昆仑不可见 2021 年10 月26 日作于阿拉尔 陆地飞升的时候 陆地飞升的时候 阿拉尔只剩下河流 塔里木的雁群在半空丈量棉海 万里之外,胡杨摇落的星群 发酵成三十年前的往事 白石湾,停泊着江南的帆船 寿山石铭刻的印鉴 留住紫燕的身影 这是一张听惯驼铃的古琴 在沙漠中央弹奏 所有的高粱都随风起舞 以金石之志相许 把独库公路穿越一生的梦想 留待明年秋天,大地之上 色彩统治了所有的村落 北纬四十度,沙棘如麦浪 江南的士在高处放歌 天山南麓山地 我与一群黑羊擦肩而过 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遥望故乡 阿克苏河水成为一种隐喻 理想的边缘是金色稻谷 它的基因与博雅塔相似 2021 年10 月26 日作于阿拉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