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间至味在唐诗

人间至味在唐诗

  • 字数: 2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徐昌才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720074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唐诗名篇,深度品味,激情赏读,自成格调,自铸风采。“深”“细”“活”“美”是其特点。所谓“深”是指深刻品味、感悟、分析、演绎,努力发掘唐诗真味真意。所谓“细”是指体会细腻具体,不放过重要细节和关键词句,还原唐诗原滋原味。所谓“活”是指联系现实,联系生活,联系自我,以我注诗,以诗注我,力求把唐诗讲活讲透。所谓“美”是指赏析亮点多多,引人入胜:语言晓畅,文采斐然;感情充沛,气势磅礴;领悟深刻,启迪心智;品读细腻,滋味浓郁;古今沟通,情思洋溢。
作者简介
徐昌才,笔名偃月公子。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沙市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副主席。《香港文汇报》《语文报》专栏作家。已发表文章千余篇,出版《恋上大唐诗生活》《向文本更深处漫溯》《不是不念,只是不见》《踏梦犹唱蝶恋花》等专著24部。现在主要致力于语文教学、诗词文化、文艺美学的研究与写作。
目录
第一辑 咬文嚼字品诗心
"半"字诗里写风流/2
"自"去"自"来"自"多情/6
漫谈李白笔下的"飞"/9
"空"心王维/12
"无赖"春色惹人愁/15
"一字立骨"话唐诗/76
"笑"话唐诗滋味长/20
四字立骨显神威——卢纶《塞下曲六首》(其二)/25
"湿""身"诗歌传千年/27
醉在花下也风流——李商隐《花下醉》/29
一见成喜亦成悲——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31
鬓丝几缕又何妨——韦应物《长安遇冯著》/33
凿池偷天成妙境——杜牧《盆池》/35
字斟句酌显神威——马戴《出塞》/37
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又呈吴郎》/39
一"泪"关千愁——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7
字斜句酌咏心声——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4
千古悲愁一肩挑——杜甫《登高》/47
……
摘要
     “半”字诗里写风流 数字入诗,情有“半”钟,多姿多彩,引人人胜。什么叫“半”?“半”是夜半三更划破黑暗、遗响千年的钟声,“半”是人约黄昏青山吐月、天地空明的月亮.“半”是余晖晚照红霞满天、金光灿灿的夕阳,“半”是沐浴春风滋润雨水、含苞未放的花朵,“半”是待月西厢迎风半开、羞羞答答的莺莺,“半”是饮酒微醉天真痴语、欲说还休的易安……一“半”人文,全篇生辉。独具慧眼的唐人,常常喜欢摄“半”人诗,在尺幅方寸之间展现无限神韵。下面挑选一些名篇佳作,“半”字诗文,稍作点评,与诸君共赏。 大宰相贺知章离乡五十多个年头后,辞官回家,有感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写下了《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半消磨”看似抽象,实则具体。访旧半为鬼,,的阵阵惊呼,亲朋多沉沦的种种嗟叹,老大伤悲的哀哀无奈,无不包孕其中。“半消磨”之残破萧条、沧桑巨变与“旧时波”的波光粼粼、万古如斯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人事日非,不堪忍受的苍凉沉痛。“半”字留给人的是残缺、失落、孤寂和凄凉。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浓墨重彩,渲染造势,凸显庐山瀑布的雄奇绚阿丹,“半”字功不可灭:“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阳光照耀,远望瀑布,万丈红泉从天而降,气势不凡;浩浩长天云蒸霞蔚,绚丽壮观。“半紫氛”是诗人昂首云天、满目生辉的奇异背景,更显诗人咏山咏水、观天观地的开阔胸襟,有力地烘托出彩虹当空、红泉落地的壮丽景观。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 王昌龄从军边塞,壮志凌云。诗作《从军行七首》(其五)给我们描绘了一支神勇盖世、所向无敌的大唐之师:“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大漠劲风,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大唐劲旅,卷尘挟风,开赴战场。没有被恶劣气候阻挡,没有被威猛敌军吓倒,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不是大呼小叫,仓皇失措,而是大开辕门,主动出击。我们有理由坚信,这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半卷红旗”耐人寻味:红旗不倒,暗示士气健旺,信念如山;“半卷”前行,是为减少阻力,加快速度。一个细节,写出了一支军队的勇武和机智。 李白《乌栖曲》借古讽今,寓情于景,亦有“半”字生辉之笔:“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吴王荒淫无度,醉生梦死,自日及暮,贪图享受,注定要国破家亡,身败名裂。诗中三、四句描写了一个细节:轻歌曼舞,狂欢享受,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蓦然发现红El西沉,夜幕降临,吴王倍感惋惜。他想留住“半边日”,不让它西沉;他想朝欢暮乐,永世不朽。“半边日”-代君王穷奢极欲、荒淫腐朽的享乐生活,也隐喻了当朝政权气数已尽、大势已去的末苍凉。 李白《丁都护歌》则关注民生,悲悯穷苦,“半”字沉痛苍凉:“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诗句写尽纤夫服役之苦。心境哀怨,沉痛至极。酷热难耐,就河取水,浊不可饮。“浊”到什么程度呢?“壶浆半成土”。这哪是人喝的水,水浊如泥,人苦似牛。“半成浆”是万千纤夫苦难生活的写照,悲苦命运的见证,其间包含了作者多少不平控诉,多少伤心悲悯啊! 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