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 字数: 22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7481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 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手册 2.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设计手册 3.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设计手册 4.城市干路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5.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6.城市道路区域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7.城市道路路内停车管理设计手册 8.城市公交优先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9.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设计手册 10.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手册 1. 权威性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的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专家组的相关专家及各交通领域公认的权威研究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一大批在专业领域和行业中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的牵头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应用技术研究的公益性科研机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的编制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汲取交通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经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 创新性 目前国内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应用方面缺乏权威性应用技术手册,《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是国内首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由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并整合交通管理领域的产学研资源编撰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技术工具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可使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交通组织设计方法更加理论化、系统化、体系化,填补了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技术应用方面缺少权威性技术手册的空白。 3. 指导性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以城市交通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为基础,根据交通实际情况对标准条文进行了适当的扩展、细化,即遵从了标准的规范性,又体现了手册的技术性。面对实践应用主体,有些部分直接提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怎样的解决办法”,将理论研究精炼,简化理论公式,结合各类情况提供推荐值。同时,手册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从理论到实践,为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内容简介
《城市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手册》总体划分为“基本概念篇”“基本方法篇”“综合应用篇”三个部分,着重从城市快速路交通时空资源的精细化组织方面,介绍改善通行安全、提高通行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规范交通秩序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策略及实践经验。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快速路的界定、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流程、主线交通组织设计、匝道交通组织设计、辅路交通组织设计、通行需求管理。手册中还提供了大量实际应用案例,为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法的落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可供交通管理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咨询公司等单位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篇基本概念篇
第1章城市快速路的界定002
1.1快速路特征002
1.1.1快速路基本功能002
1.1.2快速路与其他城市道路区别003
1.1.3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区别004
1.2分类与构成005
1.2.1快速路类型005
1.2.2快速路类型对比007
1.3快速路系统构成007
1.3.1主路007
1.3.2匝道008
1.3.3辅路011
第2章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
流程014
2.1交通调查014
2.1.1交通调查内容014
2.1.2交通运行调查方法018
2.2交通特征分析021
2.2.1交通流状态划分021
2.2.2交通流时空分布特性021
2.2.3交通流速度特征024
2.3交通组织常用方法024
2.4效益评估体系027
2.4.1快速路主线评估指标027
2.4.2快速路匝道评估指标029
2.4.3快速路辅路评估指标030
2.4.4通行需求管理评估指标030
第二篇基本方法篇
第3章主线交通组织设计034
3.1主线通行组织设计034
3.1.1车道设置034
3.1.2变换车道管理035
3.1.3固定限速036
3.2主线动态管控043
3.2.1可变限速设计043
3.2.2潮汐车道046
3.2.3动态路肩050
3.2.4拥堵预警055
3.2.5定向车道058
第4章匝道交通组织设计063
4.1入口匝道交通组织设计063
4.2入口匝道控制066
4.2.1入口匝道关闭控制066
4.2.2入口匝道汇入控制066
4.3出口匝道交通组织设计079
4.3.1地面交织区类型079
4.3.2地面交织区交通组织设计080
4.3.3地面交织区功能预告标志083
4.4出口匝道相连交叉口控制084
4.4.1出口匝道相连交叉口可变车道084
4.4.2出口匝道相连交叉口信号控制086
第5章辅路交通组织设计090
5.1辅路通行组织设计090
5.1.1出入口设计090
5.1.2公交停靠站设计095
5.1.3行人过街设计097
5.1.4停车设计099
5.2辅路交通控制099
5.2.1车道级控制实施基本条件099
5.2.2管控方案设计101
第6章通行需求管理102
6.1外地车限行管理102
6.1.1实施基本条件102
6.1.2管控方案设计103
6.2货车限行管理104
6.2.1实施基本条件105
6.2.2管控方案设计105
第三篇综合应用篇
第7章主线交通组织设计实例108
7.1快速路定向车道交通组织设计108
7.1.1重庆市金开大道路段概况108
7.1.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08
7.2拥堵状态下动态路肩设计111
7.2.1动态路肩在美国应用概况111
7.2.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11
第8章匝道交通组织设计实例114
8.1快速路入口匝道信号控制缓解多车道汇流拥堵114
8.1.1重庆市人和大道转入金开大道入口匝道概况114
8.1.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15
8.2“互联网+”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缓解入口匝道拥堵117
8.2.1重庆市人和立交概况117
8.2.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19
8.3主动均衡交通负荷的城市快速路匝道交通信号管控122
8.3.1苏州市内环快速路概况122
8.3.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24
8.4“专用右转车道”缓解快速路下匝道路口拥堵128
8.4.1石家庄市平安大街—和平路交叉口概况128
8.4.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31
8.5分流向细化车流管控缓解快速路下匝道路口拥堵136
8.5.1济南市顺河高架经四路下桥口交通概况136
8.5.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37
8.6快速路下匝道渠化微改造缓解车流交织问题140
8.6.1乌鲁木齐外环路交通概况140
8.6.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43
8.7数字式分道与灯控交通组织为二环“减压提速”147
8.7.1西安市西二环—昆明路交叉口概况147
8.7.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48
8.8“全可变车道+二次放行”化解快速路下匝道交织拥堵152
8.8.1杭州市上塘路—大关路交叉口概况152
8.8.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54
8.9“均衡交通负荷”缓解快速路下匝道交通拥堵157
8.9.1济南市北园大街—历山路交叉口概况157
8.9.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59
8.10“定向车道+交替通行”缓解上下匝道交通拥堵165
8.10.1武汉市汉江大道月湖桥段交通概况165
8.10.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66
第9章辅路交通组织设计实例172
9.1车道功能微调整解决辅路车流交织问题172
9.1.1温州市瓯海大道辅路交通概况172
9.1.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73
9.2环城西路辅路交通组织设计优化177
9.2.1宿迁市环城西路(西湖路—纬十二路段)概况177
9.2.2优化设计要点及提升效果182
参考文献18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