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范妮·欧文

范妮·欧文

  • 字数: 17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作者: (葡)阿古丝蒂娜·贝萨·路易斯
  • 出版日期: 2021-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466778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范妮·欧文》是"一带一路"国家当代文学精品译库之一。本书是葡萄牙作家阿古斯蒂娜·贝萨·路易斯于1979年出版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19世纪中叶的波尔图为背景,围绕范妮·欧文、若泽·奥古斯托的爱情、婚姻以及他们与卡米洛的复杂关系而展开,描绘了一场令人哀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上流社会的人际关系和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物特点。
作者简介
阿古丝蒂娜·贝萨·路易斯是欧洲科学文艺院院士、巴西科学院文学院士、里斯本科学院文学院士,著有作品五十多部,屡获葡萄牙国内和国际重要奖项,作品被译为德语、法语、希腊语等多国文字。
目录
一长子继承人
二帕莱索小镇
三罗德伊洛
摘要
     与蒙德古河和特茹河不同,杜罗河畔可没有歌者引吭高歌。而玛朗山顶那边,也不闻诗琴声和吉他声,惟闻节庆时的钟鸣余音绕梁,绵延不绝。还有鹧鸪猎人命中目标的枪击声,在穆沙加塔和卡绍·达·瓦雷拉那一带回荡。在笼罩着萨布罗索山谷的雪雾间,可以听到游击队的号角声。杜罗河凶猛湍急之状,与葡萄牙的诗情画意格格不入,难以为贝尔纳尔丁派诗人的吟诵注入生气,因为他们总是多愁善感,在水边洗足涤罪。然而,它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无能出其右者。我曾在扎莫拉见过它,却未能将其认出;据说“杜罗河”这个名字源于河的两岸长满了松树,“杜”即有“木材”之意。但它流入葡萄牙的时候却紧绷着脸,蜿蜒越过巨石,就像一头套着黑皮鞍子的斗牛爬石子路一般,哞哞低吼,喘着粗气。我不相信会有诗人栖身于此;可但丁必定会热爱这里,喜欢这里;就像他钟情于用威尼斯灯火通明的船坞和阿尔勒竞技场敞开的墓穴来描述地狱的景象一样。在这里,里拉琴声轻柔婉转;在饥肠辘辘的刺激下,某些叛逆的力量有时候会跳出来,让卡利俄佩缪斯微颤几下。在爱的蜇刺中,人们只会犯下十四行诗或六合曲的罪过。而史诗却着实罕见,因为缪斯们生性温柔娇羞,而非热情似火。 不过,杜罗河的两岸倒是有一群特殊的当地人,他们晚餐吃的是传统美食鳕鱼煮鸡蛋,一成不变。晚上九点,在煤气灯的金属亮光或双臂烛台的烛光映照下,杜罗河的农场主坐在桌边,这是一位总体来说沉稳持重、平易近人的男士。他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长子继承人,身材壮硕,酷爱饮酒;二十岁之前,他就成了孤儿,他把遗产都挥霍在了雷格市酒馆里的下注赌博上,这种执迷不悟若不是上了瘾的恶性循环,便是斯巴达式的英勇无畏。1840年的雷格市带有一丝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的气质,只是欧洲人较少。英国人当然是有的,可是到了曼查这边,英国血统就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为了讲得更明白一些,我得解释一下。1845年,在拜昂高地和一个叫圣克鲁斯·德·杜罗的地方,住着这么一位长子继承人,他是那群怪异的长子继承人中的一员,他们一般通过引诱某个女裁缝或迎娶一个表妹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胡吃海喝并把土地管理得乱七八糟,几乎不出家门就能债台高筑。但是,罗德伊洛庄园的年轻领主若泽·奥古斯托·平托·德·马加良斯却有一个更具毁灭性的特点:写诗。他的父母都过世了,同父异母的兄弟娶了一位出身名门、才情很好的女子。若泽·奥古斯托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梅桑弗里奥和阿马兰特的夜宴中,而是南下到了波尔图,在那里,以锦衣华服堆砌起来的放荡生活远远凌驾于思想理念之上,人们更注重门第传统而非创造革新。那是一种跟其他地方如出一辙的放荡生活。那群浪漫主义者让若泽·奥古斯托感到失望沮丧,在唐璜主义的刺激下,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为一份来自帕拉州或新圣若昂路鳕鱼贩子的嫁妆而自我牺牲。若泽·奥古斯托落脚于首府,在那里接受了沙龙的洗礼:换言之,大家都觉得他傻帽老土,而他也无法说服别人自己并非如此。就在那里,若泽·奥古斯托遇到了卡米洛·卡斯特洛·布兰科,一个才华横溢、满脸痘痘、记陛极差的青年。记性差对于写小说和亲身体验小说是必不可少的;在生活和小说中,一切都在重复上演。记性太好会令一切以失败告终,因为天赋如果未曾被精神的坚毅所震慑,则无法令人信服,因其意识不到见证衰老的想象力是多么可敬。最终,卡米洛遇到了若泽·奥古斯托,但对他无甚好感。“你好!”他心想,“这类人我是知道的。一个十足的乡下人。”可若泽·奥古斯托并不是这样,就像后来人们所看到的。卡米洛喜欢懂得哭泣的人。在讽刺的虚张声势和鄙视的教条框架之下,有时遇见如此脆弱的灵魂,连老练的魔鬼都不知道该如何应付。卡米洛并不是一个老练的魔鬼;他没学几年外科医学,对法律和神学的涉猎就更少了。跟伏尔泰一样,他与上帝的关系与其说是亲密无问,还不如说是仅限于礼尚往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怀疑论的无法释怀在一种尴尬的谵妄中改变了,因为他的内心有种不可名状的迷惘;一种悲伤的低烧,来自为积怨而弑杀、为复仇而钟爱的人。 当若泽·奥古斯托对女人表现出彻头彻尾的轻蔑时,他是真诚的。他至少认识一个让他失望的女人,他的母亲。她已经撒手人寰了,正值盛年便离他而去。对于为母之心来说,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玩忽职守了。当情感的晦涩使命得以巩固,当所有的危险都已被克服、显而易见、昭然若揭之后,母亲的死亡仿佛就是一种无法接受的难堪的事情,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十八岁的男孩,通达音律,富有文化底蕴与个人魅力,家族之王,习惯于抚养他的女人们的怀抱,和以撒一样,是享有继承权的长子,又如雅各般受尽宠爱,才不会被死亡所蒙骗。对他而言,母亲没有去世,而是抛弃了他。正因为这样,对于种种暗示挑逗和主动献身的情人,他总是情绪愤贲懑,表现得不置可否。而卡米洛对于这些机会则更为热忱,也许是更为自私,他对若泽·奥古斯托没有好感,可能是因为在他身上预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