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书之力 唐代奏敕研究

文书之力 唐代奏敕研究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郭桂坤
  • 出版日期: 2023-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2650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文书行政的变化可以折射历代王朝中枢体制的演变。唐代前期的中枢体制为三省制,学界早有定论;至于后期,近年学者多主张为中书门下体制。本书作者则认为,唐代后期宦官集团利用敕牒发展壮大,南衙、北司对立并行,中枢体制可视为双轨制,开北宋二府制之先河。
内容简介
文书,中国古代各王朝维系统治的要件之一,至迟在秦汉时期便已高度成熟。王充《论衡》即有言曰:“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在唐代文书体系中,奏敕——臣民上报的奏事文书与皇帝颁下的命令文书,居于核心地位。它们是朝廷日常政务信息往来的主要载体,紧密关系着王朝的统治。奏敕处理流程,实际上就是唐王朝日常政务运作与中枢权力运行的过程。本书从公文形态与政务运作联动关系的角度入手,对唐代奏敕体系的变化与中枢政务运作机制的演进加以研究,既丰富了唐代文书运作与制度变迁的若干面相,也可以为认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郭桂坤,1988年生,四川南部人。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毕业,2016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毕业。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政治制度史、中古历史文献学。在《西域文史》《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三、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唐代奏事文书
第一节奏抄与露布
第二节表与奏弹
第三节议与状
小结
第二章制书、发日敕与敕旨的文书特性
第一节制书与发日敕的成立过程
第二节制书与发日敕的甄别
第三节两种“敕旨式”的复原
第四节从颁布“程式”到批复“奏事”:两种救旨的此消彼长
小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