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天工开物》的世界 青少版
字数: 17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5-01
商品条码: 978753377762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
¥46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本书依据《天工开物》所载技术的发展脉络,以“用文化普及科学”的方式,运用详实的文献资料,用“讲故事”的形式,描绘了技术背景下古代中国人的生活长卷,深刻地阐释了天人互补、和谐发展的中国智慧。
目录
第一章葛麻丝棉演绎的风韵华服
古人是怎样缝制衣服的?
桑和梓为什么成为家乡的代名词?
“丝绸之路”是谁命名的?
棉花是什么时候漂洋过海来的?
黄袍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胡服骑射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章狂欢在舌尖唇齿间的食盐
一只小鹿带我们发现了什么?
廪君为什么射杀盐水神女?
蚩尤是怎么死的?
世界上优选吃的东西是什么?
扬州八怪是怎样崛起的?
齐国为什么率先称霸?
第三章熔炼火土之歌的砖瓦陶瓷
阿房宫现在还有什么遗存?
“汉瓦”究竟是什么?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制陶?
罂缶在古代战争中担任什么角色?
青花瓷的魅力体现在哪儿?
第四章一方炉火冶铸的鼎钟釜(音fǔ)币
“九鼎”之重是怎么来的?
钟声里蕴藏着什么样的意义?
为什么要铸造佛像?
“明镜高悬”中藏有什么秘密?
小小钱币有哪些趣闻?
第五章积淀千年文化的造纸工艺
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
纸是怎么出现的?
为什么会有“洛阳纸贵”的说法?
薛涛笺(音jiān)到底是怎么回事?
宣纸是怎么出现的呢?
纸是怎么走向世界的呢?
第六章穿岩凿石冶炼的铮铮五金
金是怎样开采出来的?
为什么银针可以验毒?
人们使用金银器做什么?
秦始皇铸的十二金人是真金的吗?
钢是怎样炼出来的?
无锡到底有没有锡?
第七章烽火狼烟洗礼的箭弩雷炮
弓箭是怎么做出来的?
弩是什么时候用于战场的?
“干”究竟是什么东西?
战火硝烟是怎么回事?
梨花枪是一杆怎样的枪?
第八章色彩流动变幻的朱墨丹青
为什么要炼制金丹?
朱砂是如何开采的?
《千里江山图》是用什么颜料绘制的?
苏轼为什么写下《寒食诗帖》?
墨是怎么做出来的?
墨对文化发展有哪些贡献?
第九章彰显古方品格的曲糵酿酒
酒是如何被发现的?
曲是什么?
勾践喝的是什么酒?
酒泉是怎么得名的?
白娘子为何要饮雄黄酒?
宴饮时有哪些酒令游戏?
第十章穿越远古风尘的珠宝玉石
珍珠是怎么来的呢?
和氏璧有着怎样的命运?
随侯珠是怎么来的?
兽首玛瑙杯是怎么被发掘的?
摘要
第一章 葛麻丝棉演绎的风韵华服 贵者垂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者短褐(音he)、枲(音xi)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于禽兽 960年2月3日,一支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休整。大军前脚刚刚迈出京城大门,后脚城内就流传着一个谣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公开觊觎皇位!而点检又是何人?点检,全称殿前都点检,是权位优选的武官,而当时任殿前都点检、掌握兵权的人正是这支大军的首领赵匡胤。一场精心策划的大戏拉开了序幕。 当天晚上,赵匡胤喝了点酒,睡得很熟。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大声地叫嚷着:“请点检做皇帝!”此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示意几个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在地上,高呼“万岁”,然后又推又拉,扶他上马,请回京城。 就这样,赵匡胤顺理成章做了皇帝,成了宋太祖,结束了50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历史上称为北宋。 一件象征皇权的黄袍,一场精心策划的政变,使赵匡胤摇身一变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不禁令人惊异这件黄袍的力量竟如此之大。中国古代的服装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服装的起源讲起。 凡蚕纸用竹木四条为方架,高悬透风蔽日粱枋之上,其下忌桐油、烟煤火气 古人是怎样缝制衣服的? 1933年,一组考古学家来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进行几个月的勘探,他们惊奇地发现了距今已有2.5万年的一枚骨针。骨针是原始人缝制衣服用的,也就是现代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缝衣针,而缝线则是将动物韧带劈开所做的丝筋。骨针的发现拉开了中国服饰发展史的序幕。 上古时期,人们常常穿用野兽毛皮缝制而成的衣服,目的是御寒、遮羞、装饰,款式上稍有不同,这是由不同部落的人所处的生存条件决定的。在游牧民族中流行的“羊皮衣”“虎皮衣”等设计灵感就源于他们的生存环境。整块羊皮、虎皮制成的衣服仍保留了动物的原始样貌,这为他们在充满未知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中增添了一道护身符。 这群山顶洞人似乎充当了人类文明生活的先锋。随着灵魂深处对于美的追求被激发出来,他们开始对原始兽皮进行设计裁剪,有意识地运用骨针和线绳,将其缝合起来,制成帽子、腰裙、外衣等,甚至还用兽牙、石珠进行装饰。如今看来,这个针尖就是人类文明的指向标,用犀利的锋芒划开了时空界限,使原始社会的服装制作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聪明的华夏民族怎么能仅限于用兽皮来制作衣服呢,先人们开始了植桑养蚕、缫(音sao)丝织绸。 雀害不及茧,蚊害不及早蚕丝,鼠害则与之相终始 那么,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在山西省夏县,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五千年前,一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嫘(音lei)祖。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嫘祖的诞生本来就是上天的旨意。在古西陵部落里,有一对夫妇,妻子岐娘一天梦见王母娘娘将彩凤投入自己怀中,醒来便发现自己怀孕了。第二年,她诞下女儿,这便是嫘祖。 一天,嫘祖在山上采摘桑果时,偶然发现一种昆虫正在吃桑叶,这虫子的颜色呈现出亚麻白,很像马头。观察一段时间后,嫘祖发现那些虫子开始在树叶之间吐起了细细长长的丝。这些细丝像一团胶,把虫子一层层紧紧地包裹起来,后来化身成了一颗颗椭圆形的“蛋”。 又过了一段时间,“蛋”居然破了,从里面飞出的一只只小蛾停在桑叶上,同时还产下一排排虫卵。嫘祖觉得既然它们会飞,就叫天虫吧。 《天工开物》记载: 凡蛹变蚕蛾,旬日破茧而出,雌雄均等。 其实就是对蚕的这一习性最准确的描述。 后来,嫘祖发现蚕丝形态细长,质地又柔又亮,富有韧性,制作衣服再合适不过。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件丝衣脱颖而出,人们把它称作“丝扣衣”。 丝织衣具体是怎样制成的呢?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于蚕丝加工技术有相当细致的描述,使蚕丝质量上乘之法,有六字口诀: 丝关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干”,即结茧时用炭火烘。一曰“出水干”,则治丝登车时,用炭火四五两盆盛,去车关五寸许。 从蚕茧中抽取蚕丝的过程称为缫丝。缫丝通常使用水煮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水的高温杀死茧中的蚕蛹,另一方面因为蚕丝是动物纤维,含有大量动物胶质蛋白,通过加热,使其中大部分胶质蛋白溶于水中,从而起到分离纤维、顺利抽出蚕丝的目的。缫丝是一道工艺要求十分严格的工序,水质、水温及浸泡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蚕丝的品质。 凡初乳蚕,将桑叶切为细条 一根根原生态的丝线就这样改头换面成了绢丝品。为了增加它的美妙,往往会用提花机等工具。 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