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邓小平在江西的日子
字数: 22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凌步机
出版日期: 2019-07-01
商品条码: 978721011327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6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邓小平同志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本书以纪实的形式记述了邓小平在红色故土江西的工作生活经历,再现了邓小平在中央苏区的革命烽火岁月、“文化大革命”中下放江西,以及复出前深入老区山山水水调研的真实情景。客观展现了邓小平面对惊涛骇浪指挥若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风采,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罢官,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的革命意志,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中笑对苦难、情系人民、初心不改的崇高品德。从中可以领略一代伟人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目录
引子
上篇:在赣南的战斗岁月
第一章 炮火硝烟中第一次到赣南
1.铁流千里入赣南
2.在崇义的崇山峻岭中
3.离崇赴沪汇报,受到王明“左”倾中央冷遇
第二章 再入赣南临危受命,冒险刀下释冤魂
1.离开上海再入赣南苏区
2.武夷山下,赣江源头,李添富乱肃“社会民主党”,瑞金城乡一片恐慌
3.临危受命,刀下释冤魂
第三章 首任红都县委书记
1.邓小平施展才能,瑞金政局迅速稳定
2.苏维埃共和国即将举行“开国大典”,邓小平积极奔走
3.“一苏大会”隆重召开,邓小平成为首任红都县委书记
4.首任红都县委书记政绩斐然,成为一代楷模
第四章 红色中华南天柱
1.从瑞金到会昌,守卫中央苏区南大门
2.照毛泽东的样子做
3.三分区政委
第五章 祸起萧墙,第一次被打倒
1.风云突变,中央苏区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
2.邓、毛、谢、古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3.所谓“寻乌事件”
4.缺席受“审”,被戴上“会寻安的罗明路线”帽子
5.又成了“江西罗明路线的创造者”
6.劳动“改造”时他说:“告诉蔡大姐,我在这里吃不饱饭,肚子好饿!”
7.“谢毛邓古剩小平”
第六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红星依然闪亮
1.老友相助,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2.主办《红星》报,“红星”闪闪亮
3.“左”倾错误肆虐,苏维埃共和国被迫“大搬家”。邓小平口袋中装着《红星》“编辑部”,沉重踏上长征路
4.“邓书记,你们会回来吗?”
中篇:在望城岗的日子
第七章 望城岗“将军楼”的神秘住客
1.林彪的“第一号令”将邓小平夫妇逐向江西
2.“将军楼”来了神秘住客
3.工人们决心百分之百确保邓小平安全
第八章 修配车间的老钳工
1.初进车间
2.钳工手艺“蛮结棍”
3.老邓尊重工人,工人爱护老邓
4.特殊的“小道”、“救护车”
第九章 苦难见真心
1.笑对苦难
2.崇高父爱
3.不改初心
下篇:老区行
第十章 首上井冈感慨多
1.柳暗花明,毛泽东准备让邓小平复出
2.首站樟树:一张发票显清廉
3.“历史还是历史,历史不能篡改。那是‘左’的路线”
4.要好好保护革命旧址,因为它是“历史的见证”
5.“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好好发扬,传统丢不得”
6.“我们的党是好的,是有希望的。我们的人民是好的,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国家是好的,是有希望的”
7.“没钱能干什么?”
8.“农业机械化是个方向,你们还要研究农业机械化”
9.“‘文化大革命’是‘左’了,被坏人钻了空子”
10.看猪场,察稻田,了解农业发展情况
第十一章 重返赣南情悠悠(上)
1.“小平同志来啦!”
2.“了了心愿。我们终于来到了兴国”
3.由“四星望月”名菜引发的感慨
4.旧情难忘
5.赶“庙会”察民意
6.触景生情,他感慨万千:“毛主席当年也是受排挤的!”
7.三寻故地话《红星》
8.由建议搞一条生产流水线说开去
9.“为什么有近路不走,偏要走远路?”
第十二章 重返赣南情悠悠(下)
10.参观糖厂论人才
11.参观路上起“风波”
12.“和西方国家比起来,我们最少落后40年。我们还需要努力”
13.“宣传毛泽东的活动……应该从井冈山斗争宣传到遵义会议。整个这段历史都应该宣传”
14.为了同志的嘱托
15.“我还可以干二十年”
16.凭吊昔日红军战场,眼前仿佛腾起弥漫硝烟
17.“这种桔子好漂亮,好看又好吃,买点回去给小孩尝尝吧!”
18.服从中央安排,不多住了,“还要赶路呢!”
第十三章 告别望城岗,巨帆高张待远航
参考文献
附录:邓小平在江西大事纪略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炮火硝烟中第一次到赣南
1.铁流千里入赣南
1931年2月14日,正逢农历庚午腊月二十七。
赣南西部与湖南、广东交界的崇义县。
这是一个群山耸峙、林木森森的偏僻闭塞之地。崇山峻岭问夹着一个小小的横水镇。它就是崇义县城。
再过3天就要过年了。这日清晨,盘踞在崇义县城的土匪民团周文山部忽然仓皇逃遁。紧张恐惧的居民们舒了一口气。每家不论是穷是富,都忙着置备年货。
不料中午时分,街上又传来人们惊慌的呼喊:“又有一支军队进城来啦!”
在兵荒马乱中过日子的居民们,搞不清进城的是什么军队,纷纷关门闭户,生怕惹来横祸。人们隔着门缝偷偷往外瞧,只见入城的军队,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杆军旗破烂得只剩下些红布条条。队伍人数不多,却队列整齐,就连那些被抬着扶着的伤病员们,也向人们投来友善的目光。细心的人们看到他们头上戴着的军帽缀有红色的五角星,禁不住惊喜地喊了起来:
“红军!他们是红军!”
是的,进占县城的,正是来自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五十五团及五十八团大部!
他们是经过3个多月艰难转战,才来到崇义县这个小山城的。
这支红军部队的统帅,就是邓小平!
他为什么要率领部队千里跋涉来崇义?
邓小平,原名邓希贤,四川省广安县人。据说,他的祖籍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今吉水县),先祖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赣人蜀。1904年8月22日,他出生在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20年,刚满16岁的他,沿着“难于上青天”的川东蜀道,艰难跋涉到重庆,与80多名四川热血青年一起,乘船闯出三峡,顺长江东流直下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他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6年1月,他由法国转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底回国,受党派遣到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从事政治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只有24岁的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前往南宁,领导广西党组织的工作。1929年底和1930年初,他与张云逸、李明瑞等一起,成功地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他担任红七军和红八军两军政治委员兼广西前敌委员会书记,创建了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广西左右江地区,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交界,高山大岭,交通不便,本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极好地方。可是,1930年夏,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央“左”倾冒险领导者强令各根据地红军,冒险攻打中心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实现以武汉为中心的附近省区革命首先胜利。1930年9月间,中共南方局代表邓岗带着贯彻“左”倾路线的中央指示来到左右江地区,强令红七军执行中央制定的北上攻打柳州、桂林,在广东北江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计划。 红七军当时只有7000余人(红八军成立后不久因战斗失利,减员过多,已编入红七军),放弃原有根据地攻打中心城市,显然是冒险行动。然而“中央代表”邓岗以“谁不执行命令,谁就是反对中央”相要挟,邓小平和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原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等领导人,不得不违心地率领部队,从左右江根据地出发,远征北上,准备攻打柳州。
不料,红七军一出师,即遭失利,桂北一战,伤亡300余人;接着在长安、武岗又连连受挫,全军锐气大减。面对现实,邓小平等果断放弃攻打桂林的计划,率师东进,由桂人粤,试图立足北江。不料,1931年2月3日,在粤北乳源县梅花村一场血战,因误判敌情,红七军仅数小时内即伤亡700余人,减员几近三分之二,已不可能在粤北立足,更无力开辟北江根据地。于是,邓小平遂决定引军北上江西,与朱毛红军会合。
……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