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相声神探
字数: 21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晓磊
出版日期: 2022-04-01
商品条码: 9787555913016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49.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 看似一本正经搞笑,其实正儿八经烧脑。 ◆ 历史畅销小说作家王晓磊喜剧推理力作,喜剧元素融入烧脑破案,经典相声制造笑点不断。 ◆ 3起离奇命案,10段经典相声,12个江湖行当,48种江湖密码!在发现真相的同时,还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读小说,学知识:涉及众多民国历史冷知识,历史轶事信手拈来,展现光怪陆离的民国艺人江湖世界。 ◆喜剧推理+相声CP,堪比民国版《唐人街探案》! ◆翻开本书,笑得前仰后合、龇牙咧嘴、花枝乱颤、死去活来的时候,案子就破了! ◆读小说,学知识,锁定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内容简介
3起离奇命案民国天津,鱼龙混杂的三不管地带,江湖艺人接连遇害。两个年轻人因相声相遇,却被卷入连环凶案,被迫踏上了探案之路。军阀、黑帮、洋人,各方势力你争我夺,幕后黑手究竟来自何方?10段经典相声《报菜名》《梦中婚》《八扇屏》《洋药方》《黄鹤楼》……一本书一段代代传承的相声。经典又逗乐,却隐藏着凶案线索。当两个讲相声的来破案,非把人逗得死去活来,案子才能破!12个江湖行当蜂、马、燕、雀、金、皮、彩、挂、评、团、调、柳,十二个江湖行当,俗称“江湖十二门”,各有各的规矩和内幕。凭着说学逗唱的本事和一捧一逗的配合,两人走遍十二门,深入内部,探查真凶!48种江湖密码荣点、宝局、裂穴、污杵、腥夯、空子……这些江湖中秘而不宣的行话,是江湖人联络的特殊手段,更是行走江湖必须掌握的文化密码。只有江湖人才能一马当先,破这江湖迷案……
作者简介
王晓磊,超级畅销书作者,天津人。其创作的长篇历史巨著《卑鄙的圣人:曹操》累计销量过300万册,让无数读者从此迷上曹操成为铁杆粉丝。 王晓磊以三年之功穷尽武则天一生所有留存至今的史料,翻破唐初正史、野史、笔记、碑刻、诗文,甚至佛道文献,不放过与武则天有关的每一个字,终于有血有肉有人情味地还原了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的少见的一生。
目录
序幕“圆粘儿”
第一章才来呀,先生?
第二章您买卖好?
第三章发财?
第四章混得住?
第五章混着啵
第六章混了一年还照旧
第七章时光更改,胜似先前
第八章闲着说话,晚上喝茶
第九章我走了
尾声返场
附录读《相声神探》,学最地道的江湖话
摘要
序幕“圆粘儿” 民国十六年,天津。 他站在这条街上,想努力让自己不那么碍眼,却失败了。 对一个十四岁的男孩而言,刘大栓的个儿头本就不高,不仅小鼻子小眼稚气未脱,又穿了件不合身的大坎肩,越发显得瘦弱。他系上腰带活像一捆麻秆,往街边一戳,似乎来阵风就会被吹倒。可即便是麻秆,立在这条街上也是大煞风景,因为这是维多利亚大道。 这条以英国女王命名的大街是租界区的一道亮丽风景,洁净的方砖路、优雅的路灯、怡人的花园绿地,最引人注目的是道路两旁那一座座姿态各异的洋楼——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麦加利银行……刘大栓不懂什么是巴洛克建筑,也不晓得这些洋行的国际影响力,只觉得这里的每栋房子都不比鼓楼小,那一根根气势恢宏的石柱比庙里的佛像还高。当然,他更不知道维多利亚大道是北方最重要的商务中心,其繁华程度不逊于英国伦敦那条与之同名的大街。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这条街都抱着同一目的——赚钱!大栓自然也不例外,但他只是个拉洋车的伙计。 拉洋车这行业始于清末,据说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故而中国人称其为“东洋车”,后来叫着省事变成了“洋车”,天津市民又俗称其为“胶皮”。近十年随着城市扩张,洋车越来越多,无论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不过刘大栓接触这种人力的交通工具才半年,这是头一天真正开始拉车。 和大多数在这座城市卖苦力气的人一样,他也不是天津人。大栓的家乡在直隶滦县,他爹是矿工。他没上过学,所认识的几个字是他爹拿皇历教他的,什么叫吉,什么叫凶,什么叫开仓,什么叫动土,什么叫诸事不宜……再多的字连他爹也不认识。或许这就足够了,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来也会当矿工,娶个矿工的女儿当老婆,生几个孩子未来接着当矿工。 可意外偏偏发生了,父亲失踪,母亲亡故,大栓只能带着弟弟跑到天津,投靠在天津拉洋车的二叔。其实他以前从未见过这位二叔,只是曾听父亲念叨过这门亲戚。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亲戚还真叫他找到了,而且二叔、二婶膝下无子,只有个女儿,于是很慷慨地收留了他们兄弟。 但是天意弄人,还不到半年,二叔就得了重病,不能再拉车养家,于是大栓接替二叔,开始了“二轮生涯”。在天津哪里拉车最挣钱?当然是租界。幸而二叔交的捐税多,有一件四条花纹的号坎,可以出入英、法、比、日四国地界。大栓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趾高气扬地绰起车把,直奔维多利亚大道…… 可真到了地方,目睹这里的景致,他肚里的底气又泄了。这简直是另一个世界。有人好几次从他的身边经过,大栓想招揽他们坐车,光张嘴却说不出话——咳!说出来也没用,那是一些金发碧眼的洋人。他连中国字还不认识几个,跟外国人说什么呢? 几次欲言又止之后他把车泊在路边,来个愿者上钩。可谁也不愿意坐孩子拉的车,耗到正午十二点,大栓更傻啦!伴着教堂传来的钟声,大街喧闹起来,每栋建筑都拥出形形色色的人,有西装笔挺、叼着烟斗的“大班”,有歪戴软帽、说说笑笑的青年,有灰色制服、挂着勋章的军官,金发的、灰发的、棕发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队洋兵,身穿红呢子军服,头顶着毛茸茸的黑帽子,扛着长筒步枪,下身竟穿着黑红格子的短裙,露着毛茸茸的小腿。大栓暗想——洋鬼子果真邪门,大老爷们儿穿裙子! 街上也不乏中国人,他们大多穿着光鲜耀眼的绸缎大褂,蓄着整齐的小胡子,拄着文明棍,拎着大皮包,一望便知非富即贵。街上时而还冒出几个西洋女人,穿着花里胡哨的百褶长裙,腰却束得紧紧的,活像大葫芦。见她们袒胸露背,大栓有点儿不好意思,忙把头扭开,却又忍不住斜眼偷瞄,心里纳闷儿道:她们穿的鞋后跟咋那么高?还有那帽子,真怪!干吗把葡萄顶在帽檐上? 大栓正瞧得出神,忽觉倚在旁边的洋车动了一下,顿时紧张起来——难道有人偷车?他赶忙回头,却见几个挎着布兜儿的小孩从街角跑来,连蹿带蹦地跃过车把,手里挥舞着报纸,乱哄哄地喊着:“看报!看报!南方政府迁都,沈阳工人游行,白宗巍坠楼案又有新线索。快来买!《大公报》《益世报》《晨报》《商报》《泰晤士报》……”吵吵嚷嚷的,一溜烟儿窜入人群。大栓望着这群小孩,暗骂自己废物,连几个小娃娃都不如,于是也开始憨着脸皮招揽客人。 偏偏这时抢生意的来了,有些拉车的早掐准时间,钟声一响便奔到这条街上。他们轻车熟路反应机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有人操着浓重的天津口音喊“胶皮!”他们立刻一边嚷着“上哪儿,您嘞?”一边点头哈腰地跑过去。若有人斯斯文文地叫“黄包车!”他们就装出一嘴南方腔调“来哉!来哉!”地凑过去。对付洋人他们也有一套,快步上前鞠躬行礼,“哈喽!(Hello!)”“咕嘟阿福兔奴!(Goodafternoon!)”“喂哎哟狗,塞?(Where are you going,sir?)”没说几句,洋人就乖乖上车。大栓瞧得直眨眼——说什么呢?“喂哎哟狗,塞?”咋这么管用?“哎哟狗”是什么狗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