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水稻的故事
字数: 150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作者: 王宇丰
出版日期: 2022-08-01
商品条码: 978755190642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
¥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粮食,改变历史,重塑文明。不同的粮食作物塑造着不同的文明形态,而粮食作物的变迁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本书从文明史的角度,讲述水稻从种子的驯化或传入、推广的过程带给中华文明的影响,分析水稻的传播背后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探讨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历史与形态。 不一样的粮食,不一样的故事,从粮食中一窥中华文明的演变进程,从粮食中洞悉人类历史的发展大势。
作者简介
王加华,男,1978年2月出生,山东新泰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研究》副主编、《节日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史、图像史学、区域民俗学。
目录
一 粮中之王:今天养活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
最成功的作物
无穷的潜力
二 农业之始:我国最早栽培的粮谷作物
稻作之根在中国
为什么是稻米?
从御寒到充饥
从采集到栽培
从副食到主食
“你改造了我,我改造了你”
良渚稻作文明的陨落
北方粟作文明的兴起
中华文明的育成
三 登顶之路:超越旱地粮食作物成为第一大谷物的长征
从“百谷”到“五谷”
先秦贵族的玉食
从期思陂到都江堰
诸侯争霸的资本
打基础的汉代
从“五谷”到“三谷”
南北分治的副产品
从火耕水耨到精耕细作
水稻与隋朝大运河
从南稻北粟到南稻北麦
南方稻作文明的复兴
四 卫冕之路:迎接挑战保住第一大主粮的历程
吴越国的贡献
宋真宗与占城稻
的宋代
水稻与元朝大运河
从“苏湖熟”到“湖广熟”
江南重赋
康熙帝与御稻
进军西南山区
农业内卷化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新中国的农业革命
五 与稻共舞:人稻互动下的演进史
稻与人口:“育民人者,稻居什七”
稻与政治:超稳定的社会
稻与文明(一):从未中断的文明
稻与文明(二):走向世界的文明
稻与经济:商品化和资本化的历程
稻与科技:潜力挖掘机
稻与环境:最环保的粮食作物
六 身心俱养:博大精深的稻作文化
古老神话的隐喻
民族语言中的留痕
汉字中的稻
诗词中的稻
未来吉凶稻先知
“嘘,别惊动谷魂”
百家米的神力
糯米之谜(一):神灵的粮食
糯米之谜(二):粽子的寓意
糯米之谜(三):过渡的桥梁
南方的“面条”
回首看米饭
有米才有礼
稻米人
龙的传人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粮中之王:今天养活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论养活人口的数量,世界上没有哪种粮食作物比得上水稻。这位“粮中之王”到底有多成功呢? 最成功的作物 水稻无疑是人类驯化最成功的作物之一。在最早诞生栽培稻的中国,就上演了一部人与稻相互拯救、协同进化的历史剧。 一种叫“普通野生稻”的毫不起眼的水草,历经万年,通过不断自我改造和提升,最终冲出重围一步步登上了粮食作物之王的宝座。水稻的发迹史的确够“励志”:水稻首先联合一众草本水生植物击败了橡子、栗子一类的木本坚果植物,取得了以弱胜强的战果;紧接着又从菱、芡、慈姑等可食水生植物中突围而出,只有浅水植物菰(其米可做雕胡饭)跟稻多战了两个回合,最后被迫以茭白的名头“改行”做了蔬菜;同时,水稻又携手黍(后来是粟、麦替下了黍)作为两大先锋,夹攻豆、麻(大部分今人只知豆是蔬菜、麻是织料,而不知它俩以前都是重要粮食作物)。这一仗令双子叶草本植物边缘化,此后粮食界成了单子叶的禾本科谷类植物的天下。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水稻便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让他们远离了其他种种谷物而独宠自己,一日不离,为之几乎放弃了狩猎。栽培稻于距今9000年传播到淮河流域,距今8000~7000年零星出现在黄河南岸一线,距今6000~5000年已广布黄河中下游旱作区,距今4500年取代了四川盆地原有的黍和粟,距今3500年时抵达了辽东半岛。同时期北方的粟日渐强盛,统治了黄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北方旱地农业(旱作)与南方水田农业(稻作)长期对峙的局面已然形成。后来,水稻南攻珠江流域,于是华南人丢下了芋艿,改种水稻。稻本是芋地里的杂草,后来芋反而成了稻田里的杂草。稻又与小麦联手,至迟在9世纪将北方的粟赶下了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宝座,从此,南稻北麦替代了南稻北粟的格局。之后无论历代王朝如何在南方“劝种麦”,并继续在北方实施“贵粟”政策,这个格局都没有改变。西南地区许多迁徙中的山地民族见到平坝民族的水稻后就像被摄走了魂,纷纷停下脚步在山腰学着种起来;16世纪后,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组成联军强势登陆我国,几百年间本土的旱地作物大受影响,却依旧没能撼动水稻的王位。其间,水稻还取代高山族常种的粟成为台湾岛上最重要的粮作。20世纪至今,水稻与玉米一道远征东北,抢夺了本属高粱和大豆的地盘;水稻还进军滇西北高原,居然挺进到高海拔的青稞地旁边。 能打败上一茬水稻的只有下一茬水稻。历史上水稻王国中各色稻种你方唱罢我登场,内斗不息。新石器时代晚期种植粒型短圆的粳米在江南已成气候;宋代引进越南的占城稻后,江右地区便由粳米区变成了籼米区;明清两代的改土归流,启动了西南民族地区“糯改粘(占)”的进程,令云贵高原东缘的广大糯稻区逐渐被粘稻田包围蚕食。西双版纳糯稻区也在20世纪后半叶推广杂交粘稻后消失殆尽;台湾原为吃“在来米”的纯籼稻区,在20世纪转变成以“蓬莱米”等粳稻为主的水稻产地;同期,曾经遍布云南的红米稻也逐步被白米稻取代;20世纪60年代,矮秆稻送走了高秆稻;紧接着,20世纪70年代又掀起了杂交稻淘汰常规稻的浪潮,进入21世纪后农家稻种几乎绝迹;今天,超级稻换下普通杂交稻的运动又开始了。 P1-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