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兴衰两千年

兴衰两千年

★国学大师写给国人的历史通识课。 ★在朝代兴衰中读懂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2000年的传承与变迁。 ★熊十力、顾颉刚、钱穆等推崇的史学名家著作。 ★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在2000 年的历史教训中,知秩序变迁,明兴衰根源。吕思勉的大局观念:以今人之眼,观既往之事,探未来之势。张荫麟的问题意识:探寻今日发展的方法。孟森的追根溯源:在因果关系中揭示经验教训。鲁迅的另辟蹊径:通过风俗描写来揭示一个时代的风向。梁启超的学术叙史:重新定义哲学和思想对历史的导向作用。 ★送“中国历代大事简表”。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 作者: 吕思勉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1-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55576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96
  • 出版年份: 202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国学大师写给国人的历史通识课。 ★综合名家论史的角度:吕思勉的大局观念;张荫麟的问题意识;孟森的追根溯源;鲁迅的另辟蹊径;梁启超的学术叙史。 ★展现中国社会独特的发展历史,探究中国社会与欧美日等社会不同的根源。 ★精选底本,展现大师们观点与思想的精髓。 ★在朝代兴衰中读懂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两千年间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内容简介
从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年,中国社会的历史秩序脉络是要如何勾勒?中国社会不同于欧洲国家、美国、日本等的原因何在?如何从不同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探寻中华文化内在根源和本质?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的两千年,朝代更替、制度变迁、民族交融、文化发展、王座与战场上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总有些不变的内容传承了下来。朝代、制度、民族、文化、战争,这些都在两千年的传承与变迁中,一步一步地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社会,变成了一部现代人汲取经验与教训的教科书,也变成了一部探寻发展之势的未来启示录。通过大师的视角,我们对经验教训的汲取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入,本书集吕思勉、张荫麟、孟森、鲁迅、梁启超五位大师对历史的研究与探讨,揭示了从秦帝国到大清王朝这两千年间中国历史秩序的传承与变迁。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唯一一位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都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著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等通史及多种断代史。张荫麟(1905—194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其一生志在国史研究,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著有《中国史纲》等。孟森(1869—1938),中国近代清史学科杰出奠基人,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等。鲁迅(1881—1936),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作品种类繁多、涉猎广泛,并多次选入教材,作为重点篇目。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也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其著作今被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秦、汉 张荫麟
秦灭六国
新帝国的经管、发展与民生(节选)
项羽与巨鹿之战
楚汉相争及其结局
纯郡县制的重建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改制与“革命”
第二章 三国、晋、南北朝 吕思勉、鲁 迅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晋初的形势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五胡之乱
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章 隋、唐、五代 吕思勉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唐朝的中衰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章 宋、元 张荫麟、吕思勉
宋朝的开国及开国规模
北宋的积弱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南宋恢复的无成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节选)
汉族的光复事业(节选)
第五章 明 朝 孟 森、吕思勉
明开国以后之制度(节选)
洪武年中诸大事
靖 难(节选)
明朝的盛衰
崇祯致亡之症结
李自成、张献忠及建州兵事
第六章 清 朝 梁启超、孟 森、吕思勉
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
圣祖撤藩、取台湾
盛明之缺失
清代的盛衰
嘉庆间兵事之海患
鸦片案始末
汉族的光复运动
清朝的衰乱及覆亡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