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国学指要
字数: 196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傅庚生
出版日期: 2018-07-01
商品条码: 978710806497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76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
¥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积淀,但如何择其精要、明其旨趣,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目?本书用准确、精炼的文字对中华传统文化著作进行了梳理和阐释,为读者提供切实的参考。
内容简介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此为世界所公认。本书不仅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指示其重要的著作,而且从博大精深的思想中梳理其精华之所在。除了基本国学常识的介绍外,本书对中国文化结构的解析也有涉猎。我们希望对国学作有根据的、平实的、认真的阐释,正本清源,去伪存真。
作者简介
傅庚生教授(1910-1984),字戌生,号肖岩,辽宁沈阳人。曾执教于东北大学、华西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南北大学。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古典文学鉴赏的巨擘、有名的杜甫研究专家。著作有《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欣赏发凡》《中国文学批评通论》《文学赏鉴论丛》《杜甫诗论》《杜诗散绎》《杜诗析疑》《杜甫论集》等。
目录
绪论◎中华文化与修身一 *人缘何而为学?二 *国民之文化以何为根柢?三 *何以为人?四 *道与德之关系若何?五 *何以为德?六 *因何谓百善孝为先?七 *试申论师道尊严八 *试述修身与治国九 *何谓儒学四归?一 *辨雅俗一一 *辨善恶一二 *辨公私一三 *辨贵贱一四 *人何以不可缺艺文之修养?(上古)甲编◎中华文化之渊源一五 *何谓国学?一六 试述字形之起源一七 造字始于何人?一八 文字最初之意义如何?一九 文字学何以又称小学?二 何谓甲骨文?二一 何谓“金石之学”?二二 *试举出历代金石著作数种二三 *何谓训诂学?二四 *试述古书读校法(西周)乙编◎中华文化之奠基二五 *国学之奠基二六 *何谓五行?二七 *何谓六艺?二八 何谓六书?二九 何谓石鼓文?三 *《周易》主旨三一 *《易》有几种?三二 何谓《十翼》?作者何人?三三 *《尚书》主旨三四 试述《尚书》命名之由来三五 《尚书》有今古文之别,何谓今文?何谓古文?三六 *何谓《洪范》?三七 *书教之意义如何?三八 *《诗经》主旨三九 *试述《诗经》之内容四 *《诗经》产自何地?四一 *何谓三家诗?四二 何谓毛诗?毛诗传授如何?四三 《诗经》是否为孔子所删?四四 何谓赋、比、兴,风、雅、颂?四五 何谓四始?四六 大小“雅”之分以何说为宜?四七 《周南》《召南》何以列为《国风》之始?四八 毛诗《诗序》作者何人?四九 *《礼经》主旨五 *《周礼》有何异名?作者何人?五一 *《周礼》六官何名?其各掌何职?五二 《周礼》中有言及音乐原理者,试举出其篇名五三 《考工记》为何人所作?五四 《仪礼》有何异名?作者何人?五五 何谓《大戴礼记》?何谓《小戴礼记》?五六 大小戴《礼记》内容之分析五七 *《乐经》主旨五八 《逸周书》之概略五九 《穆天子传》之概略六 *何人制礼作乐?六一 *西周礼乐之制何如?六二 *礼乐于社会之作用几何?六三 *试略述三代之音乐六四 *试述礼与乐之关系六五 *试述诗与乐之关系六六 *五经为中华文化之核心六七 *周公于历史文化之伟大贡献(春秋战国)丙编◎中华文化之演进六八 *孔子治六经六九 *试述孔子之伟大贡献七 何谓六经、五经、九经、十三经?七一 *《春秋》为谁所编?何以名“春秋”?七二 除孔子作《春秋》外,其他尚有以春秋名书者否?七三 何谓《春秋》内外传?七四 *三传同为解释《春秋》而作,有何不同之点?七五 *《国语》《战国策》为何人所作?七六 试述《论语》之编辑者及其年代七七 何谓三种《论语》?七八 *《孝经》为何书?作者何人?七九 《孔子家语》是否孔子所作?八 何谓孔门四科?八一 *孔门四配、十哲为何许人?八二 《竹书纪年》为何人所作?八三 *何谓五伦?八四 *何谓六行?八五 *何谓三纲五常?八六 何谓《尔雅》?八七 何谓五雅?八八 *试述孟子之主张八九 《孟子》为何人所作?九 试言《孟子》一书内容要点九一 何谓《四书》?九二 *《中庸》作者何人?九三 *《大学》所言何事?九四 *何谓道统?九五 何谓六家、九流?九六 *九流之领袖为何人?九七 何谓儒家?九八 何谓道家?九九 何谓阴阳家?一 何谓法家?一一 何谓名家?一二 何谓墨家?一三 何谓纵横家?一四 何谓杂家?一五 何谓农家?一六 何谓小说家?一七 *试述诸子学说产生之基础一八 主诸子出于救世之弊者何人?一九 儒家有八,其名为何?一一 荀孟同出于儒家,其根本不同之点安在?一一一 *晏子何以列入儒家?一一二 老子究竟有无其人,其书是否本人所作?一一三 《庄子》一书,何篇为真,何篇为伪?试言之一一四 *略述老子与庄子之异同一一五 杨朱有无著作,其主张如何?一一六 法家共分几派?一一七 商鞅有何著作?一一八 试述《韩非子》重要之篇名及其文章之价值一一九 墨子之重要学说有几?一二 何谓墨子之三表法?一二一 墨学有何派别否?一二二 《墨子》注释有何善本?一二三 *儒、道、墨三家不同点,试举其要一二四 《山海经》为何人所作?一二五 中国最古之诗歌总集为何书?一二六 何谓《楚辞》?一二七 *试述《诗经》与《楚辞》之别一二八 《九歌》是否屈原所作?一二九 何谓《离骚经》?一三 《楚辞》中真正屈原作品皆为何篇?一三一 宋玉有何作品?(秦汉)丁编◎中华文化之繁盛一三二 *中华文化之统一一三三 *焚书坑儒一三四 *独尊儒术一三五 何谓《七略》?一三六 何谓四部?一三七 试述《隋书?经籍志》之群书分类法经学一三八 *何谓经?一三九 *何谓纬书?一四 *试述汉儒如何传经一四一 *经学有何派别否?一四二 何谓汉学?一四三 *试述经今古文学派有何不同一四四 试述秦书之八体一四五 何谓“章草”?一四六 何谓“新莽六体”?一四七 何谓“八分书”?一四八 《说文解字》之作者为谁?史学一四九 *何谓史?一五 *史体大别有几种?一五一 *正史皆为何书?一五二 《史记》之作者及内容一五三 《汉书》之作者及内容一五四 《后汉书》之作者及内容子学一五五 *何谓子书?一五六 《淮南子》为何人所作?其书如何?一五七 扬雄所著《法言》共若干卷,各卷篇名为何?一五八 《论衡》一书,何人所著?其著书之旨趣可得言欤?一五九 两汉三国时代之子书,能列举数种否?一六 何谓别集?一六一 何谓总集?一六二 虞初为何种人?一六三 汉代小说除《虞初周说》外,尚有何书?文学一六四 *试略述文学之定义一六五 *文学之要素为何?一六六 *何谓赋?一六七 *秦代专享之文学家为谁?一六八 赋有几种?一六九 汉初辞赋两大家何名?一七 西汉辞赋家最杰出者为谁?一七一 扬雄为文皆模仿何书?一七二 东汉辞赋家最著者为谁?一七三 古代文人而兼天文家者为谁?一七四 蔡邕中郎长于何种文字?一七五 “乐府”之名起于何代?一七六 乐府之流派如何?一七七 五言古诗起于何人?一七八 七言诗始于何时?一七九 汉代乐府者皆为何篇?一八 《古诗十九首》作者何人?一八一 *汉代叙事诗最长者为何篇?一八二 何谓长短句?一八三 何谓歌、行、引、曲、吟?一八四 小说之名,于中国旧籍中,最早见于何书?(魏晋南北朝)戊编◎中华文化之融合经学一八五 *何谓四声?为何人所创?一八六 *试述古四声与今四声之差异一八七 何谓反切?一八八 魏晋六朝有何音韵之著作否?史学一八九 《三国志》之概略一九 《晋书》之概略一九一 《宋书》之概略一九二 《南齐书》之概略一九三 《梁书》《陈书》之概略一九四 《魏书》之概略一九五 《北齐书》之概略一九六 《周书》之概略一九七 《水经注》及《洛阳伽蓝记》作者何人?子学一九八 *《颜氏家训》为何人所作?一九九 *试述佛教之传入二 *佛教典籍可举出数部否?二一 试举两晋南北朝之神怪小说二二 《世说新语》为何人所作?二三 *何谓书法?文学二四 *“文”“笔”如何分别?二五 “文章原出五经”为何人之语?二六 何谓骈文?二七 五言诗第一个伟大作家为谁?二八 何谓正始体?二九 *建安七子何名?二一 *竹林七贤何名?二一一 西晋之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皆为何人?二一二 以悼亡诗有名者何人?二一三 以游仙诗驰名者为谁?二一四 *何谓诗与歌?何人为吟咏之祖?二一五 *陶渊明之杰作皆为何篇?其作品之风格若何?二一六 作诗开山水一派者为谁?二一七 何谓“子夜歌”?二一八 鲍照有何杰作?二一九 何谓竟陵八友?二二 何谓永明体?二二一 回文诗作者何人,因何而作?二二二 何谓诗之八病?二二三 《文选》为何人所撰?二二四 《玉台新咏》为何书?二二五 *《文心雕龙》为文家评论之宗,为何时何人所撰?二二六 *中国诗歌最早之批评书籍为何书?(隋唐)己编◎中华文化之鼎盛经学二二七 试言《十三经注疏》二二八 *三十六字母为何时何人所创?二二九 *何谓四呼?二三 何谓等韵?二三一 何谓“双声”“叠韵”?二三二 *《切韵》为何人所撰?二三三 《唐韵》为谁所编?史学二三四 《隋书》之概略二三五 《南史》《北史》之概略二三六 《新唐书》《旧唐书》之概略二三七 *何谓九通?二三八 *《史通》为何人所著?子学二三九 *试述儒释道三教之合流二四 *试述佛学之宗派二四一 *何谓书院?试举其名著者文学二四二 *试述中国诗之分类二四三 *试述近体诗之技艺二四四 律诗滥觞于何时,至何人始接近成立?二四五 何谓绝句?二四六 何谓四唐诗?二四七 *初唐四杰为谁?二四八 何谓燕许大手笔?二四九 沈宋皆为何人?二五 何谓文章四友?二五一 唐代自然派诗人有名者可得言欤?二五二 唐代诗人中喜描写边塞者为谁?二五三 李白杜甫之简单比较二五四 *试述杜甫何以为诗圣二五五 白居易之作品为何篇?二五六 唐代诗中有所谓“元白体”者,元白为何?二五七 晚唐诗人有名者为谁?二五八 何谓“香奁体”?二五九 何谓唐文三变?二六 试述唐宋八大家之姓名二六一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其主张如何?二六二 柳宗元长于何种文体?二六三 唐代古文于韩柳同派者尚有何人?二六四 何谓“三十六体”?二六五 《菩萨蛮》《忆秦娥》是否李白作品?二六六 温庭筠在词目前之地位如何?二六七 唐代小说之名作皆为何篇?二六八 试述敦煌古籍之发现二六九 何谓“变文”?二七 *何谓“大面”“小面”?二七一 *试述文学之伟大二七二 *试述中国艺术之旨趣二七三 *试述罢黜周公与国家丕变(宋元)庚编◎中华文化之渐衰经学二七四 *何谓宋学?二七五 *试述理学源流二七六 宋代理学可分几派?各派代表人物为谁?二七七 *试述朱子之学二七八 *陆象山学说如何?二七九 *试述朱陆之异同二八 *何谓“平水韵”?二八一 *《广韵》为何人所编?二八二 《集韵》为何人所编?二八三 《中原音韵》编者何人?二八四 《太平御览》为何时何人所撰?二八五 *《文苑英华》为何时何人所撰?二八六 *试举历代有名之类书若干史学二八七 《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之概略二八八 《宋史》之概略二八九 《辽史》《金史》之概略二九 《元史》之概略二九一 《新元史》之概略二九二 《宋史新编》之概略二九三 《元史新编》之概略二九四 《资治通鉴》内容若何?二九五 《续资治通鉴》以何人所作最为完备?子学二九六 何谓丛书?文学二九七 何谓“诗余”?二九八 何谓小令、中调、长调?二九九 词调之最短者为何调?最长者为何调?三 词与曲之区别?三一 何谓“鼓子词”?三二 何谓“传奇”?三三 何谓“杂剧”?三四 《花间集》之辑者谁氏?试言其内容三五 南唐二主为谁?皆擅长何种文学?三六 冯延巳之词如何?三七 何谓“西昆体”?三八 何谓江西诗派?三九 何谓苏门六君子?三一 何谓“诚斋体”?三一一 何谓“永嘉四灵”?三一二 *《沧浪诗话》为何人所作?三一三 宋词分几派?代表作者为谁?三一四 易安居士系何人?三一五 南宋词坛能继苏派者为谁?三一六 白石道人为谁?其词如何?三一七 宋代“话本”流传者尚有几种?三一八 《太平广记》为何书?三一九 何谓“平话”?三二 何谓“弹词”?三二一 *试述“曲”之类别三二二 元曲四大家为谁?三二三 《西厢记》有几种?三二四 《元人百种曲》为何人所选?(明代)辛编◎中华文化之靡漫三二五 何谓《永乐大典》?经学三二六 何谓姚江学派?三二七 *试述王阳明心学之旨归三二八 明末五先生皆为何人?三二九 *《洪武正韵》编者何人?史学三三 《明史》之概略子学三三一 《说郛》为何时何人所辑?三三二 撰《尚友录》者何人?文学三三三 何谓八股文?三三四 何谓“台阁体”?三三五 试述明代前七子及后七子之姓名三三六 何谓“公安体”及“竟陵体”?三三七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为何人所辑?三三八 南曲盛行于何代?三三九 试述元明有名之传奇三四 试述明代之有名章回小说三四一 试述明代之短篇小说(清代)壬编◎中华文化之偏盛三四二 《古今图书集成》之内容若何?三四三 何谓《四库全书》?三四四 *试述纂修《四库全书》之功与罪三四五 *试述清代之文字狱及其影响三四六 *清代朴学偏盛之缘由经学三四七 清代有名之汉学家为谁?三四八 清代汉学家之精神何在?三四九 “六经皆史”一语出于何典?三五 《皇清经解》为何人所汇刊?三五一 《古文尚书疏证》作者何人?三五二 试述《古文辞类纂》之分类法三五三 《书目答问》为何人所作?三五四 何谓“注音字母”?创于何时?三五五 试述《康熙字典》撰成之经过三五六 *历代文字增减数目表三五七 《佩文韵府》为何时何人所撰?三五八 《渊鉴类函》为何人所著?三五九 *《马氏文通》为何人所著?属于何类?三六 *试论义理、考据、词章三六一 *试述顾亭林在清代学术界之地位三六二 试述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之要点及其影响三六三 梁任公一生学术以何为最精?三六四 章炳麟在学术目前之地位如何?三六五 王国维在国学上之贡献如何?史学三六六 《清史稿》之概略三六七 何谓五纪事本末?三六八 *《三藩纪事本末》为何时何人所作?三六九 *试述《绎史》之体裁及作者三七 《东华录》为何书?三七一 *《文史通义》为何书?子学三七二 清代有名之宋学家为谁?三七三 清代颜李学派之根本精神如何?三七四 戴东原为何时人?有何著作否?三七五 《诸子平议》作者何人?三七六 著《古今伪书考》者为谁?指子部之伪者皆为何书?三七七 《四库全书提要》分小说若干类?文学三七八 清初骈体文之有名者为谁?三七九 清初古文家皆为何人?三八 何谓“桐城派”?三八一 何谓“阳湖派”?三八二 何谓不立宗派古文家?三八三 *曾国藩之文章与何派相近?三八四 《古文辞类纂》为何人所选?三八五 *《经史百家杂钞》为何人所辑?三八六 《续古文辞类纂》共有几种?作者何人?三八七 清初诗人以何人为最有名?三八八 *清代诗论有何派别,其旨如何?三八九 王渔洋之神韵说如何?三九 何谓江左三大家?三九一 黄景仁有何著作?三九二 郑珍为何时何地人?有何著作?三九三 金和之诗如何?三九四 黄遵宪之诗如何?三九五 清人所选诗以何书为很好?三九六 曾国藩所辑《十八家诗钞》,作者皆为何人?三九七 朱彝尊之词为何派?三九八 《饮水词》为何人所作?三九九 清代传奇作家,最负盛名者皆为何人?四 何谓“昆曲”?四一 何谓“二黄”?四二 清代有名之章回小说家为谁?四三 清代之短篇小说有名者皆为何书?四四 金圣叹为何如人?(一百年来)癸编◎中华文化之复兴四五 *吾国学术历代之所崇尚四六 *试述历代经说之变迁如何四七 *何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四八 *秦汉以来之能书者几何?四九 *历代名画家几何?四一 *试述中国学术与外国之影响四一一 *何谓白话文运动?四一二 *白话文运动之历史缘由四一三 *简述鲁迅对旧文化之态度四一四 *试述国学之现代梳理四一五 *优秀传统文化之阐释四一六 *试述古代文化于今何以为用?四一七 *试例述汉语为世界好看之语言四一八 *如何继承传统、继往开来?四一九 *试述中华文化之自信四二 *试述历史之盛世与今日之复兴跋鸣谢
摘要
序(节选) ……念我华夏文明,横亘世界五千年,悠悠长河,群星璀璨;诸子百家,竞相争鸣。迄乎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蔚然,大家辈出;其他学派,仍能绵延传续,经世致用之说,幸未湮没;黄老之学、孔孟之道、申韩之术、孙吴之谋,砥砺为用,各施其能,而成儒法互行,王霸兼用之局面。历史文献渺如烟海,汗牛充栋,遂致博大精深之外,糟粕亦存。故知讲论中国文化,必应先正其本、复清其源,剖判精粗、辨裁良莠,萃取精华、继承传统,方能弘扬我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完成伟大复兴基业。正文(节选)二○◎何谓甲骨文?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己亥,河南安阳县西五里有小屯,龟甲、兽骨忽发现其中,上有刻辞。屯在洹水之南,为殷商武乙故都;《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洹水南,殷虚”者是也。刻辞内,殷代帝王名号颇多,遂有人断为殷代遗物,称曰“殷虚书契”。契者,刻也;意即刻文于龟甲上也。或称“契文”,或号“殷契”。又因刻辞中皆贞卜之语(贞卜即问卜),故又名“殷商贞卜文字”。普通称“龟甲文”“甲骨文”或“龟甲兽骨文字”。 二一◎何谓“金石之学”? 金谓钟鼎彝器之属,石谓碑碣墓志之属。古人每喜于日用物器,镌文勒字,以备不忘。而颂功纪事,亦喜铭诸金石。三代之前则金多而石少,三代之后相反。秦始皇封泰山、瑯琊皆有刻石。东汉以降,碑碣之风尤盛。梁元帝集录碑刻,为《碑英》百二十卷,是为金石文字著录之始。顾其书不传。宋赵明诚等,始从事搜集,辑为目录(《金石录》等)。迄清代而大昌明,金石之学,称为专家。识文字之源流,订经史之讹阙,胥赖之矣。 五五◎何谓《大戴礼记》?何谓《小戴礼记》? 《古礼》二百四篇,与古文《尚书》等同出孔子壁中,汉戴德定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今唯存三十九篇。《小戴礼》四十九篇,为戴圣所编,今通称为《礼记》。(《隋志》谓小戴删定为四十六篇,马融益以《月令》《明堂位》《乐记》,乃成今本之四十九篇,其说亦不无理由;唯梁任公颇非之。) 五六◎大小戴《礼记》内容之分析 (甲)记述某项礼节条文之专篇: 如《诸侯迁庙》《诸侯衅庙》等篇。 (乙)记述某项政令之专篇: 如《夏小正》《月令》等。 (丙)解释《礼经》之专篇: 如《冠义》《昏义》等。 (丁)记孔子言论: 如《表记》《缁衣》等。 (戊)记孔门及时人杂事: 如《檀弓》及《杂事》之一部分。 (己)制度之杂记载: 如《王制》《玉藻》等。 (庚)制度礼节之专门考证及杂考证: 如《礼器》《祭法》《祭统》等。 (辛)通论礼意或学术: 如《礼运》《礼祭》等。 (壬)杂记格言: 如《曲礼》《少仪》等。(癸)某项掌故之专记: 如《五帝德》《帝系》等。 七○◎何谓六经、五经、九经、十三经? 六经之名始见于庄子,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乐经》亡于秦,不传,故汉多言“五经”。唐时以“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传”(《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诗》《书》《易》九书试士,故名为“九经”。唐及后蜀石经,并于“九经”外,刻《孝经》《尔雅》《论语》,号十二经。宋代补刻《孟子》,于是有“十三经”之目。 八一◎*孔门四配、十哲为何许人? 四配者,即于孔子庙配享者。唐太宗配享颜渊,玄宗并配曾子,宋神宗、度宗以孟子、子思皆配享庙堂。故后世始有四配之目。今孔子庙中,东配为颜子、子思,西配为曾子、孟子。 十哲,谓孔子之十大弟子,在孔庙祀典中列位者。“十哲”为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十人。后以颜渊配享,遂升曾子入哲;复后又以曾子配享,升子张为十哲之一。 一一○◎荀孟同出于儒家,其根本不同之点安在? 儒家之学,孔子以中庸为极则。孟轲则偏重于直觉。唯荀卿在儒家中别开生面,独树一经验派之旗帜。言人性则孟主性善,荀主性恶;论政则孟法先王,荀法后王;教人则荀重教训,孟贵自得。学问,则孟谓“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荀倡“隆师”(《荀子?修身》)。二氏虽同出于孔丘之门,而思想竟异趣如此,夫何故欤?近人冯友兰论荀孟之比较,极中肯要,兹录其言,以为解答:“詹姆士谓: 哲学家,可依其气质,分为硬心的及软心的二派。柏拉图即软心派之代表,亚里士多德即硬心派之代表也。孟子乃软心派的哲学家,其哲学有唯心论的趋向。荀子为硬心派的哲学家,其哲学有唯物论的趋向。……即孟子观之,如尽性则知天,及‘万物皆备于我’之言,由荀子之近于唯物论的观点视之,诚为‘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也。荀子攻孟子,盖二人之气质学说本不同也。”(《中国哲学史》)一一八◎试述《韩非子》重要之篇名及其文章之价值 《韩非子》中最重要者(一) 《五蠹篇》,用物观法证明其法治主义;(二) 《显学篇》,对于儒墨两派施以攻击;(三) 《定法篇》,批评申商之学; (四) 《难势篇》,专驳慎到之势治主义; (五) 《问辩篇》,攻击惠施、公孙龙等名家; (六) 《孤愤篇》,述纯正法家与社会不相容之故; (七) 《说难篇》,研究发言之方法及效率。 《韩非子》文章之价值,唐宋以来文人多能言之。其文最长处在壁垒深严,能自立于不败之地以摧敌锋,非深于名法者,不能几也。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