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修山:川渝地区明清墓葬建筑艺术研究

修山:川渝地区明清墓葬建筑艺术研究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 罗晓欢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26821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6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川渝等地明、清时期的民间墓葬、碑坊建筑的田野考察材料为基础,从建筑形制、雕刻彩绘装饰、墓碑亡堂、戏曲人物、乡绅与地方文人的碑刻书写、口传故事、以及乡村聚落形态等角度,讨论了川渝地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后裔,通过崇修仿木结构的石质墓葬建筑,并施加繁复的雕刻彩绘图像和碑刻铭文,实现其家族构建与来源地构建的历史。这些墓葬建筑及其雕刻装饰,不仅体现和延续了中国人对于先祖”敬和爱”的一般传统,更是川渝地区民风民俗、知识传承、社会治理和审美娱乐的独特表现,保留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图像及其观看、制作技艺、表达模式的最后传统。可以说,数百年来的家族墓地立体化地凝固和呈现了一个长时段的家族和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或者说是一部乡村社会经济和家族历史的立体书写,倘若详加探究,想必可以成为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新的面向。
作者简介
罗晓欢,男, 四川南江县人,艺术学博士,教授。现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论、民间美术、设计艺术理论与实践等的研究、教学工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西南地区明清民间墓群墓葬建筑艺术的田野考察和专题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在《美术研究》《装饰》《中国美术研究》《美术与设计》等国内艺术学专业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30余篇。
目录
序 小民的丰碑
前言
第一章 厚葬以明孝:建于地上的“地下之家”
第一节 宅之想象与建墓传统
第二节 墓葬建筑的形成和演化
一、从地下到地上
二、墓葬、祠堂、会馆三位一体
三、清代四川地区墓葬建筑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墓葬建筑的形制结构
一、单体形制的墓葬建筑
二、复合形制的墓葬建筑
三、群组形制的墓葬建筑
第四节 墓葬建筑的营建
一、石构件之间的连接
二、墓葬建筑“群而有分”的组合关系
三、墓葬营建中“风水”的神秘力量
第五节 互酬与归宿
第二章 务为观美:墓葬建筑的雕刻彩绘艺术
第一节 中轴对称的整体装饰结构
一、两柱一间的门户为中轴起点
二、象征阴阳两界的“透空花板”装饰
三、顶帽的圈层结构及其对“中”的强调
四、顶脊作为中轴对称的收束
五、拱顶碑帽的装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