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 字数: 1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美)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著;田然 译
  • 出版日期: 2014-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02403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部风靡全球的文学经典,一段简朴宁静的隐居生活,带您进入恬美素雅的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亨利·大卫·梭罗编著的《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与《圣经》等作品同时被称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优选经典”。
《瓦尔登湖》曾和《圣经》一道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 本书”之一。它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处。哈丁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本圣书。
作者简介
梭罗: 美国作家、哲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富有思想性,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
目录
经济篇
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
阅读
声音
孤独
访客
种豆
村庄

倍克田庄
更高的法则
禽兽为邻
温暖的木屋
昔日居民;冬日访客
冬日的禽兽
冬日之湖
春天
结束语
摘要
    倘若更谨慎地选择自己追求的职业,所有人大概都乐意做学生或者观察家,因为这两者的性质和命运令所有人都饶有兴趣。为我们自己和子孙积攒财富,成家立业或者为国家做贡献,甚至追求名和利,在这方面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但是在追求真理之时,我们却又都是超凡脱俗的,无需惧怕变革或者突发事件。*古老的埃及或者印度哲学家,掀起了神像的一角轻纱;那微微颤动的袍子,今天仍然被撩起,我凝视着往日的轻纱,它和过去一样地鲜艳荣耀,因为当初勇敢豪迈的,是他体内的“我”,而今天重新仰望着这个形象的是我体内的“他”。衣袍上没有半点灰尘;自从神圣显现以来,岁月并未逝去。我们实际上利用过的,或者说可以利用的时间,既非过去,又非现在,也不是将来啊。
    我的木屋和一个大学相比,不仅更适合思考,还更适合严肃地读书;虽然我借阅的书并不在一般图书馆的流通范围内,但是我却比以前接触到更多流通全世界的书本,并广受影响,那些书曾经刻在树皮上,现在只是偶尔临摹在布纹纸上。诗人密尔?卡玛?乌亭?玛斯特说:“书本的妙处在于坐着就能在精神世界里纵横驰骋。当我品尝深奥学说的甘露琼浆时,一杯酒,就足以令我陶醉不已。”整个夏季,我把荷马的《伊利亚特》摆放在桌子上,尽管我只能在休息时间偶尔翻阅他的诗篇。*初有众多的工作积压在手里,我有房子要建造,同时还要锄豆子,这就让我不可能有时间阅读更多的书籍。但我相信我未来可以阅读很多,这个想法支撑着我。我在工作之余,还读了一两本通俗易懂的旅游指南,但后来我自己就羞愧难当,我自问自己究竟是身处何地。
    学生阅读荷马或者埃斯库罗斯的希腊文原著,决不会招来狂放不羁或挥霍无度的危险,因为他阅读原著之后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效仿他们的英雄,自会在清晨大好的黎明当中阅读诗篇。倘若这些英雄的诗篇印刷成书――是用我们本国的语言翻译而成的,在这种道德败坏的时代,这种语言也会变成死文字。因此我们应该历经艰辛地探寻每一行诗和每一个词的蕴意,绞尽我们所有的脑汁,拼上我们所有的勇武与气力,来探寻它们的原意,探寻出比通常应用更深广的原意。
    当今那些出版社,出版了大量廉价而多产的翻译本,可并未使我们向那些古代的伟大作家靠得更近。他们的著作仍然无人问津,他们的文字仍然像以前一样被印刷得稀奇而怪异。花费了宝贵的少年光阴,来研习一种古代文字,即便只学会了几个字也是很值得的。因为它们是街头巷尾琐碎平凡中的精辟语言,给人一种永恒的启示和激励的力量。有的农民偶然听到一些拉丁语警句,并铭记在心,且经常提起它们,不是毫无用处。有些人曾经说道,古典作品的研究*后似乎都会让位于一些更现代、更实用的研究。可是有上进心的学生还是会经常去研读古典作品的,无论它们是用何种文字写成,也无论它们的年代如何久远。如果古典作品中没有记录下人类*高尚的思想,那又怎么会被称做古典作品呢?它们是独~无二的,永不腐朽的神迹谕词。如今对一些困惑的回答,就算是向苔尔菲和多多那求神占卜,也都不可能得到,古典作品中却能指点迷津。我们甚至也不必求助于大自然,因为她已经衰老。就是说读一本好书,在真实的精神世界中阅读真实的书,是一种高尚的历练。这种历练花费掉阅读者的心力精气,超过世俗**的任何训练。这需要一种锻炼,正如竞技家必须经历的一样,要终身不辍,持之以恒。书本是作者谨慎含蓄写下来的,读者也应谨慎含蓄地阅读。
    即使你讲话运用的语言跟原著相同,这仍然是不够的,因为口语与书面语有着明显的区别,一种是用来听的语言,另一种是用来阅读的语言。声音或舌音往往是变化多端,脱口而逝的,口语只是一种土语,几乎可以说是很粗野的,我们就像野蛮人一样,从母亲那里浑然不觉地学会。书面语却是口语的成熟形态和经验的凝结;倘若口语是母亲的舌音,书面语就是父亲的舌音,它是一种经过提炼的表达方式,它的价值不在于耳朵能否听见,而在于我们必须重新再来一次,才能学会运用它。中世纪时,有许多人能流利地说希腊语与拉丁语,但是由于他们出生的地区不同,他们难以读懂天才作家们以这两种文字写成的作品,因为这些文章不是用他们所熟知的那种希腊语和拉丁语写成的,而是采用精练的文学语言――他们还未学会比希腊和罗马更高级的方言。这种高级方言所写成的书卷,在他们眼中就是废纸一堆,他们爱不释手的倒是低廉的当代文学。但是当欧洲的许多国家,发明了他们自己的书面语,虽然一开始粗鄙浅薄,但表达明澈,这就足够让他们的文艺兴起了。于是*初的那些学问开始复兴,学者们也能够辨识来自远古时代的珍藏了。罗马和希腊的民众不能读懂的作品,在岁月流逝几个世纪之后,已经只有少数的学者能读懂它们了,到如今也只剩下少数的几个学者还在研习它们。
    P90-9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