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教伦理 传统形态与当代新诠

道教伦理 传统形态与当代新诠

  • 字数: 3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陈霞 著
  • 出版日期: 2023-08-01
  • 商品条码: 97875227240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1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讨论道家道德哲学。“德”与“道”是道家最重要的哲学概念。老子大量谈到道德,并追问道德的根基。“道”作为根基具有超验性、形式性、包容性、非强制性、普适性、实践性等特征。道教继承并转化了道家道德哲学,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劝导“头上三尺有神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承担了社会教化的功能。中篇以道教劝善书为例探讨传统社会的道教伦理。下篇从生态角度对道教伦理进行新的诠释。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是“道物无际观”。道家道教“无为而治”、“损有余补不足”、“承负”、“周穷救急”“贵柔守雌”“天地财富观”、“返璞归真”、立足于责任和义务的弱人类中心论等诸多有关人与自然的思考能够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思想资源。
目录
前言
上篇 从道家之“德”到道教之“教”
第一章 “惟道是从”之“德”
第一节 道家道德哲学的根基及其特征
一 关于道德根基的讨论
二 “道”作为道德的根基及其特点
三 “惟道是从”的形而上学性
第二节 道家之道的信仰特色
一 “道”作为终极的信仰对象
二 信仰对生命的安顿
三 信道的特色
第二章 “一,道也,设诚”:转向道教的教化
第一节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诠释开启道教成仙论域
一 分章断句、歧解字词
二 突破文本,引向宗教性诠释
三 通经致用,反映历史
第二节 《老子想尔注》的诠释将哲学文本改造成宗教经典
一 “托遗想尔,以训初回”——化哲理之书为布道之书
二 改动经文字词与曲解经文文意
第三节 中国宗教目前的首次跨越——道教的创立
一 五斗米道初创
二 五斗米道宗牧要素分析
第四节 成为道德宗教
一 仙道与人道的统一
二 仙道以道德为基础
中篇 劝善书:道教伦理的传统形态
第三章 道教劝善书的特点及思想渊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