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特有范儿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字数: 23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作者: 科技日报社
出版日期: 2020-10-01
商品条码: 9787115544100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展现科特派制度成果,体现政策亮点 细数政策亮点,展示科技特派员制度取得的辉煌成果。 (2) 探讨模式,彰显制度价值 阐释科技特派员的制度创新、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3)宣扬精神,营造舆论环境 倾情讲述长期奋战在田间地头的科技特派员在新时代答卷上书写的动人故事,真实展现那些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践行者的中国梦,弘扬任劳任怨、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4)以基层人物的故事反映大时代,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 聚焦科技扶贫扶智工作,通过基层人物反映大时代,放大宣传效应,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
内容简介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本书回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源起、发展的历程,综述该制度取得的丰硕成果,沿着“政策-人物-故事-精神”的脉络,选取20位扎根农村、精准帮扶农业科技发展的科技特派员典型,从奉献、坚守、务实、创新4个方面勾画出一幅幅他们服务“三农”的动人画面,宣扬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熠熠风采,并提供10段采访视频,生动鲜活地讲述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优选事迹。本书还进一步梳理出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卓有成效的创新模式,以传播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本书反映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突出作用,旨在激励和引导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简介
科技日报社,承担党和国家舆论宣传任务的中央主流媒体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在科技领域的宣传主阵地。多年来通过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等端口开设专版专栏专题,每年刊发扶贫报道逾百篇,深度报道和调研报告引发广泛关注,被搜狐网、腾讯网、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经济网、国际在线、中青在线等门户网站以及各地科技厅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
目录
综述篇
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马爱平
人物篇
奉献 数十年如一日 薪有尽而火传
手有茧,裤沾泥,一心扑在葡萄地——记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谢福鑫 高博
一生只为将农民从贫困中解放出来——追记“太行山的儿子”李保国 马爱平
叩头拜佛不如弯腰求土——记蔬菜产业杰出人物关慧明 张景阳
扎根深山老林,“濒危花”结出“富民果”——记福建农艺师苏海兰 谢开飞
退而不休,誓让荒山变“金山”——记油茶种植专家王友国 雍黎
坚守 初心写在田里 热忱遍洒山间
坚守近三十载,只为茶树满山栽——记“陕茶一哥”王衍成 付毅飞
这辈子只干养鱼一件事——记宁夏科技特派员王永利 王迎霞
扎根红色热土,“土秀才”种出“金疙瘩”——记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杜方平 代小佩
科技助农十余载,论文写在浙南深山里——记浙江科技特派员汪自强 江耘
“育种皇后”,鲜花的根深扎在泥土里——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青马爱平 杨仑
务实 讲实效鼓钱袋 致富路贴心人
竹木产业觅知音,外来客变身“娘家人”——记浙江龙泉科技特派员陈思宇 张盖伦
走遍181个县,把中药材写进扶贫“方子”——记四川中药材专家田孟良 盛利
当好喀什农民的贴心人,“甜瓜”博士帮乡亲们斩穷根——记维吾尔族科技特派员玉山江·麦麦提 马爱平
在甲鱼上做文章,为养殖户铺致富路——记江西省水产专家王菊华 寇勇
助推果业升级,成果留存百姓家——记福建落叶果树专家黄新忠 谢开飞
创新 高擎技术火把 照亮乡村振兴
授人以渔,“顶天”的科研“接地气”——记“菌草大使”林占熺 谢开飞
油茶产区的科研“发动机”——记“油茶博士”陈永忠 俞慧友
自学成才,水塘“捞”出富农宝贝——记范蠡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潘洪强 过国忠
钻进产业搞科研,育种创新暖人心——记湖北水稻专家游艾青 刘志伟
把国家科学技术奖种到田间地头——记山东林业科技专家王迎 王延斌
模式篇
在线互动:云、AI与“网红”,科特派有了新玩法 王延斌
院(校)地联动:为农户“治穷病”,给地方“开药方” 王延斌
市场拉动:从利益到精神,紧紧融到一起 王迎霞
平台驱动:扶智育人的“新战场” 谢开飞
机制撬动:让农民与科技手牵手、心连心 张景阳
产业推动:谁说只能下农田?跨界咱也玩得转 谢开飞
评说篇
科技特派员制度: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 谈琳
把创新动能注入田间地头 杨雪
谱写创新驱动乡村振兴新乐章 杨雪 马爱平 李艳
后记
摘要
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马爱平) 金秋,在云雾缭绕的梯田上,在挂满果实的果林中,农民们都可以看到熟悉的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1999年以来,数十万的科技工作者有了“科技特派员”这个光荣的称号,见证了一个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春华秋实二十余载,美丽田野绽放芳华。 科技特派员制度凝聚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升的农村工作机制重大创新。 发轫 当好“一号特派员” 1999年,科技工作者们有了一个新称谓——科技特派员,简称科特派。数十万的科技工作者开始与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9年7月1日,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驻南平市延平区溪后村科技特派员吴敬才,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延平区委宣传部部长张嘉明转发的“七一祝福卡”——“致奋斗在脱贫战场上的你”。 彼时,作为福建省首位科特派,吴敬才与溪后村已结缘20年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平作为闽北农业大市,其粗放型农业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雪上加霜的是,1998年6月,这里又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农业、农村受损严重。为破解闽北的“三农”发展难题,南平3000多名干部下基层,问计于民听心声。11月底,当时的南平市领导来到溪后村驻村调研,村民们提意见说,“平时干部下乡,就像蜻蜓点水,沉不下来,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于是,南平市决定选派农业科技人员下乡。1999年2月,南平市选派了225名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这些科技人员成为首批科技特派员。这就是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刚从德国进修完回国的吴敬才被派驻到溪后村,帮农民解决农业科技方面的问题,他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一号特派员”。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平调研,对南平科技特派员的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同年,习近平同志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在文章中,他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的新形势下,如何探索和尽快形成一套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工作新机制?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即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的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指出这一做法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自此,科技特派员制度迅速在福建省推广。 2002年,科技部在总结福建南平科技特派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宁夏等西北五省区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科技特派员制度从无到有,从福建走向了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 2004年12月,科技部、人事部梳理了各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科技特派员经验和农村科技创业模式,出台了《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秣马厉兵,前行的脚步因信念而坚定。 当年的吴敬才怎么也不会想到,20多年后,我国有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奋战在农业农村一线。他成了这数十万分之一。 “20多年来,我一直在八闽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深切地感受到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渴求。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就应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践行科技惠农的初心和使命。”吴敬才说。 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以科技成果为纽带,推动了各类要素的综合集成。 P3-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